<p class="ql-block"><b> <u>心有绸缎 白衣逆行</u></b></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9日,忽如其来的疫情让西安按下了暂停键。疫情是一场大考,检验着我们每一个人。这一次,是我的城市病了!</p><p class="ql-block"> “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钟南山院士的话一直激励着我,赋予我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越是危难时刻,越是重任在肩。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是一名急诊人的初心。永夜不知长几许,君须记,家国怎可凭天意?奔赴战场,援驰西安,我决然递交了请愿书。</p> <p class="ql-block"><b> <u>厉难吞志 医道铸新</u></b></p><p class="ql-block"> 1月8日,接到紧急通知,由县医院4人,妇保院,中医院各2人组成的8人院前急救医疗队立即出发。面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危险,我们不仅勇于披坚执锐,而且激荡着一往无前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到达酒店还没来得及收拾行囊就接到工作任务:急救转运高热病人……为争分夺秒救治病人,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工作帽、护目镜等仅用了2分钟,穿戴完毕彼此检查、相互鼓励后迅速出发。因路途遥远,我们边走边电话做流行病学调查、询问病史、安抚病人。患者发热难受,一遍一遍地催促……“呼救就是命令”,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迅速给予患者急救处理后安全将患者送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已是凌晨三点了,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p> <p class="ql-block"> <b><u>抗疫先锋 安全护卫</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患者的心率快速下降,如果不做紧急处理,很快就会心脏骤停……”“快,给予氧气吸入,肾上腺素……”这样的惊心动魄,与死神抗争的场景无时无刻不在上演,高压力、高紧张的状态是日常,随时出诊抢救病人更是习以为常,我们时刻待命!</span></p><p class="ql-block"> “支援西安,变的是工作场所,不变的是使命、责任和担当!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救护和转运……”,”120急救的患者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未知因素和危险因素同时并存,必须严把防护关……”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小组成员每天都在相互提醒,梳理转运流程,进行反复培训。每次接到任务,我们都会详细询问患者情况,分析研判风险,快速决策,确保所有人员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 <b><u>微光萤火 汇聚成烛</u></b></p><p class="ql-block"> 凌晨,从西安急救中心回到酒店。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两点一线。隔着玻璃看着眼前的城市,开始发呆。暮色退去却不见熙来攘往,大道宽敞也不见车水马龙。这和我印象中那个热闹、繁华的西安完全不一样。本应该憧憬万物复苏、春花绽放的,可是想着这座城市曾经的喧嚣与现在的沉寂,我的情绪莫名有些低落。</p><p class="ql-block"> 来到西安已近半月,对这里的事、这里的人也多了一份了解。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人民更是英雄的人民。不管是接送我们上下班的司机,还是做保洁后勤的志愿者;不管是酒店的厨师,还是医院的钳工电工……他们众志成城的行动,乐观向上的心态似乎证明着,在病魔面前,这座城市从没有屈服过。</p><p class="ql-block"> 不管多苦多累,不管多晚多忙,他们也从来都不会忘记对我们医护人员说一句“谢谢,辛苦你了!”“谢谢”是我在这儿听到频率最高的话之一,它不是表面上的礼节,而是真诚的,动人的心声。听到这些话,我的内心绽开了朵朵鲜花,眼前闪耀着战“疫”胜利的熊熊火炬……疫情之下生命显得愈发的脆弱,而我作为急诊人却能守护万千家庭的健康幸福,此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人。道阻且长,虽千万“疫” 吾往矣!</p> <p class="ql-block"> 疫情面前,人性的光辉如同寒冬里的火炬,总是给人以温暖和力量。他们努力着,默默地奉献着,虽然看不清他们口罩下的脸庞,看不清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但是因为有他们、你们、我们而风雨无惧,永不言弃;因为有他们、你们、我们而共克时艰、携手并肩!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声,也是全国人民的心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