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红袍<br><br>瑞海刘教授是那种和我来往不多,但又是特别能谈得来的人。他风趣幽默对人热情,我每次和他打电话,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br><br>十几年前,我在一个小药厂上班,从事蛋白晶体结构的研究,主要 是分析药物与靶点的结合状况,在分子水平上为新药设计提供实验 基础。 我经常去康乃尔大学,使用那里的高能量同步加速器, 收 集 X-光衍射数据,再通过一系列傅里叶数据演算,从而得出高分辨 率的分子结构。使用大学的设备不用花钱。我们的公司小,从大老 板到小老板,各个精明抠门,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 只是苦了我这 样的小技术员,从我家开车到康乃尔大学,需要五个多小时,去了 以后马上就工作,直到第二天的上午,很是辛苦。<br><br>尽管如此,我几乎每次都要拜见刘教授。我们都是同一年从哈医大 毕业的。他后来又在哈医大读了硕士学位, 然后就来到位于小镇 伊萨卡的康乃尔大学读 博,当教授,从来没离开过,是食品营养方面的专家。我第 一次见到他,是在他的办公室。那一天,我刚从半地下的同步加速 器实验室出来,十几个小时的连续工作,有些疲惫,精力不太集 中, 眼睛都睁不开,一副半睡半醒的样子。 他办公室给我的第一 印象是,书多,茶叶罐子多。他见我盯着一个精美的茶叶罐子有些神情恍惚,便介绍说,这是大红袍茶,采自福建武夷山的三棵百年老树,每年产茶只有一斤, 这是其中的二两,咱们中午吃饭, 就 喝它了。<br><br>随后他带我参观了他的实验室, 看他的学生做实验。 实验里有很 多水果:苹果,梨,桔子,菠萝等实验材料。他告诉我水果里里外 外都是宝,纤维素,维生素,抗氧化剂都是人体必需的,尤其是果 皮千万不要扔掉。我能理解吃苹果皮的好处,但不太清楚菠萝皮怎 样个吃法,教授没告诉我。<br><br>中午他带我去了一个中餐馆,要了一壶白开水,放入了他带来的大 红袍茶,几分钟后,茶香溢出,果然是好。教授又说,当年尼克松访华时,毛主席送给他半斤大红袍,以示隆重,史上有“半壁江山”之说。我一听到毛主席, 脑子一下子清醒了许多。 接着, 他又大谈茶的学问,茶有红茶绿 茶龙井普洱茶,南茶北茶观音乌龙茶,讲的头头是道,句句是理, 不停地劝我吃这个吃那个,吃什么都对吃什么都有营养。我有点担 心他会不会让我把茶壶盖子也啃一下。后来有几次吃饭,他的太太 李同也来了。李同也是哈医大毕业的,心灵手巧,为人和善。 她 做的松江小肚, 堪称一绝,同学们戏称,世界上最好的松江小肚不在哈尔滨的肉联厂, 而是在纽约州的康乃尔。 李同的父亲李学军是组织胚胎教研室的知名教授。我真正喜欢上了学医, 还和她父亲 讲的一次课有关。他一边讲解胎儿心脏的发育过程,一边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图。只见两条心内膜管,胚胎 21 天开始,发生融合,打 个结,不到一个星期,就有了心室心房的样子,我感到特别的神 奇。 而在那以前,我的志向是当工程师。只是因为家庭出身不好,政审不过关,不让报考工科院校。<br><br>2006 年夏天,六班的齐进张怡琳夫妇请我们和其他同学去他们家 做客。那时他们住在纽约上州离加拿大不远的一个叫水城的小镇 子。他们的房子很大,房子后面,是自家的有两个足球场大的湖。 酒足饭饱后,大家围绕着湖边的小路散步,回忆起了学生时代,青葱岁月,主楼的琉璃瓦屋顶,生化楼前的丁香树,感叹时光流逝, 青春不在,羡慕刘教授当年不禁是学霸,还有时间处朋友。 教授轻描淡写,漫不经心地说,其实没什么,我们什么都没干,我就在八号大教室前面的小树林里拉过她两次手。 李同一听有些急了,不对吧,我记得你只拉过我一次手。众人大笑,又开始追问不舍。不过那另外一次与何人拉手至今还是个谜。<br><br>后来我回国工作了一段时间,我们几乎失去了联系。 这十几年,是教授事业发展的黄金期,发表了二百四十余篇论文, 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过 99 次以上, 在农业科学(包括营养与食品科学)领域内,排名第三。同时他担任多个学术杂志的主编或编委。他的研究范围也扩展到食品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方面的作 用, 尤其是针对肿瘤,衰老和炎症疾病的作用。 毫无疑问,他是 哈医大毕业生中的佼佼者。<br><br>不久前通过同学徐柏杨,我们又联系上了,我又提起了十几年前第一次去他办公室的情景。教授说我办公室的茶叶罐子更多了,我 送你一罐大红袍吧。 几天之后,我就收到了包装精美的大红袍,看 样子还是采自武夷山那三棵老树。<br><br><br>Jan. 16-17, 2022<br>仲仁<br><br><br>(谢谢刘瑞海的好茶。谢谢徐柏杨,齐进,张怡琳等同学的协助此文)</h3> <h3>使用加速器收集蛋白质晶体数据</h3> <h3>Watertown NY</h3> <h3>茶馆</h3> <h3>靠山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