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 石淑贤 1946年3月19日出生,2020年12月19日因病离开了我们,享年76岁。</p><p class="ql-block"> 耳边犹回响着母亲走之前电话里清脆明亮的声音。“从你们那回来,我心里高兴得很,三个娃都有房有车,日子过得滋润的,晚上做梦都笑呢,哈哈哈!”</p><p class="ql-block"> 我问母亲吃过午饭了没有?她说,“正吃着呢,英子做的羊肉泡馍,你吃不吃啊?给你喂一口,嘴张大,吃到了么,味道咋样?”</p><p class="ql-block"> “好吃,好吃”我答道。</p><p class="ql-block">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豁达、开朗、风趣而知足的人。</p><p class="ql-block"> 母亲走后的一年里,闲暇时——无论是上班途中,做饭期间还是晚上睡觉前,母亲的模样,每天都伴随着我,那一件件、一桩桩的往事,每天每天在我的脑海里一幕幕放映。</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煤油灯下,母亲一针一线地给我们缝补衣衫、纳鞋底,她坐在纺车前摇着吱吱的纺车,搓捻、纺线、育线、织布、裁剪、做衣裳,母亲样样都行。</p><p class="ql-block"> 家里有了缝纫机,灯泡光线暗了,母亲把旧报纸一折,挂在电线上聚光。她不是给这家帮忙做衣裳,就是那家有喜事,给绣几对枕头或几幅门帘。噌噌噌、噌噌噌,缝纫机针与撑子移动发出的绣花声十分悦耳动听,伴着我们入眠。</p><p class="ql-block"> 上中学时,每周三回家取馍。有一次母亲收工晚,馍还没来得及做好,结伴的同学先走了,等我收拾好干粮,天色已近黄昏,母亲喊上大黄狗一起送我到六七里外的学校。</p><p class="ql-block"> 夜色中大黄狗忽前忽后为我们娘俩壮胆。</p><p class="ql-block"> 上学时,母亲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p><p class="ql-block"> 工作后,母亲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好好上班。</p><p class="ql-block"> 我工作了以后回家的次数少了,每次回家母亲都会做我最喜欢的饭菜,支锅子、炸油饼、蒸包子、包饺子,走时再大包小包的带着。</p><p class="ql-block"> 结婚后,母亲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善待公婆。</p><p class="ql-block"> 婚礼那天母亲的眼泪总是擦不完。小姨告诉我,在回去的路上,母亲哭了一路。我想,母亲的眼疾是为我哭的。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母亲周年祭日眼看就要到了,可西安疫情形势虽然好转却还未完全恢复常态,各地管控措施仍较为严格,居民凭出入证进入小区,公共交通车辆全部停运营∴只有少部分因疫情工作需要的车辆凭通行证出行。西安来商人员均需居家隔离14天,向社区报备。近期恢复交通常态无望。</p><p class="ql-block"> 遥祭慈母,愿天堂没有疾病,一切安好。</p><p class="ql-block"> 您永远活在我心中,我爱您——母亲。</p><p class="ql-block"> 农历2021年12月15日</p> <p class="ql-block">1964年9月,母亲送姐姐上大学,在咸阳车站照像馆姐妹俩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1991年春节合影</p> <p class="ql-block">母亲姐妹三</p> <p class="ql-block">青海老爷山</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p> <p class="ql-block">和妹妹一家三口合影</p> <p class="ql-block">大团圆</p> <p class="ql-block">2020年9月,女儿结婚时随拍。</p> <p class="ql-block">登龟山</p> <p class="ql-block">2020年国庆期间,姨夫邀请母亲登龟山,赏城市全貌。</p> <p class="ql-block">终于登顶,留个念想。</p> <p class="ql-block">卧虎岭动物园</p> <p class="ql-block">观看动物</p> <p class="ql-block">谦谦定婚。</p> <p class="ql-block">回家时母亲炸油饼、蒸包子。</p> <p class="ql-block">2019年春节,合家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