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憶中的布列斯特

中华龙

<p class="ql-block">白俄罗斯共和国,简称白俄罗斯,位于东欧平原西部,东邻俄罗斯,北、西北与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交界,西与波兰毗邻,南与乌克兰接壤。</p><p class="ql-block">国土面积207,600平方公里,人口939.78万,首都明斯克,人民大多信仰东正教。</p><p class="ql-block">从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市至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市约310公里,两国边境只在路边设有标志,既无检查站,更无边防军人,与欧盟各国情况相同。</p> <p class="ql-block">我曾多次到过明斯克市。</p><p class="ql-block">明斯克市建有一环、二环两个环道,市中心的独立大街、列宁大街是主路。</p><p class="ql-block">独立大街串连着大小五个广场。西南端的起点是著名的独立广场,独立广场长450米,宽150米。</p><p class="ql-block">广场的北边是国家政府大楼,大楼前面耸立着7米高的列宁立像。</p> <p class="ql-block">政府大楼右边是建于1910年的圣西蒙和海伦娜教堂,市内最有名的天主教堂,因墙面通体红色,俗称"红教堂"。</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南面依次排列着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主大楼、地铁管理局大楼和明斯克政府大楼。</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停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主楼前。</p> <p class="ql-block">白俄罗斯的“克格勃”大楼和捷尔任斯基塑像。</p><p class="ql-block">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1877年9月11日—1926年7月20日),俄国革命家,曾为波兰裔白俄罗斯贵族,全俄肃反委员会(简称“契卡”)创始人,也是后来闻名世界的超级情报机构克格勃(KGB)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独立大街上第二个广场叫十月广场,广场北面是共和国宫,为边长100米、高45米的正方形白色建筑,总统宣誓就职仪式就在这里举行,平时为音乐厅。</p><p class="ql-block">广场上有个"零公里"标志,白俄罗斯是欧洲的地理中心,那么这个标志也意味着是欧洲的地理中心。</p><p class="ql-block">从明斯克市开车至布列斯特市350余公里,乘火车328公里。</p> <p class="ql-block">布列斯特州位于白俄罗斯西南部,是白俄罗斯六个州之一(粉色)。</p><p class="ql-block">该州有16个地区,20个城市,其中巴拉诺维奇市和平斯克市是该州较大的城市,9个大型城镇,2178个村庄,人口138.8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列斯特州的州府为布列斯特市(粉色最左处),人口30万。</span></p><p class="ql-block">布列斯特,其名称来自白俄罗斯语“别列斯塔”,意为“白桦树”。</p><p class="ql-block">别看布列斯特市并不大,但世界知名度较高,概因其在近现代发生过三次重大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一是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签署《布列斯特和约》。</p><p class="ql-block">二是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15分,德军在此打响了侵略苏联第一枪。</p><p class="ql-block">三是1991年12月8日下午4时,叶利钦、克拉夫丘克、舒什克维奇分别代表俄白乌三国签署协议,解散苏联,成立独联体。</p> <p class="ql-block">布列斯特市街景。</p> <p class="ql-block">布列斯特市一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布列斯特和约</b></p><p class="ql-block">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说:“俄罗斯的面积虽大,却没有一寸国土是多余的”。</p><p class="ql-block">那么,对土地如此看重的俄罗斯,有没有放弃过自己领土的经历呢?还真有,而且,老毛子对自己狠起来也丝毫不手软。</p><p class="ql-block">仅一个条约,当时的苏俄就损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最精华的土地、近5000万的居民,还赔了60亿马克。</p><p class="ql-block">这个俄罗斯有史以来以来对自己最狠的割让领土条约,就是著名的《布列斯特和约》。</p> <p class="ql-block">《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由14条正文、5个附件和7项补充条约组成。</p><p class="ql-block">主要内容有:</p><p class="ql-block">①缔约双方宣布停战。</p><p class="ql-block">②俄军全面复员,在签订普遍性和约之前,俄军舰驶回俄港口或立即解除武装。</p><p class="ql-block">③俄国放弃对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利夫兰和爱斯特兰的管辖与主权。</p><p class="ql-block">④在缔结普遍性和约和俄军全面复员之前,德国将继续占领德军于和约签订前夕在上述地区以东所占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⑤俄军立即撤出阿尔达罕、卡尔斯和巴统地区(该地区实际由土耳其兼并)。</p><p class="ql-block">⑥俄国承认乌克兰、芬兰独立,立即从芬兰、乌克兰和奥兰群岛撤军,保证同乌克兰立即签订和约并承认乌克兰同德、奥、保、土之间的和约。</p><p class="ql-block">⑦俄国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p><p class="ql-block">⑧德国承诺不干涉苏俄内政,不从芬兰方面进攻俄国。</p><p class="ql-block">这个苛刻的和约,不仅使苏俄丧失了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万居民,而且在被占领区有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p> <p class="ql-block">十月革命胜利时,欧洲大战正酣。由于德国不断地进攻,威胁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形势相当严峻。</p><p class="ql-block">为了巩固革命成果,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决定尽快与交战国缔结停战协定,以换取时间处理千头万绪的国内问题。</p> <p class="ql-block">1917年11月下旬,苏维埃俄国不顾英、法、美等国的反对,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与德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双方在前线实现了停火。停战后,双方又于12月上旬开始签订和平条约的谈判。</p><p class="ql-block">俄国要求停战的原因,德国了解得十分清楚。因此,德国在谈判中提出了割地赔款等许多苛刻要求。由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这些要求全被苏维埃俄国所接受。</p><p class="ql-block">列宁指出:“我们缔结单独和约,就能在目前可能的最大程度上摆脱两个彼此敌对的帝国主义集团,利用他们相互之间的敌视和战争——这种敌视和战争阻碍它们勾结起来反对我们——取得一定时期的行动自由,来继续进行和巩固社会主义革命。”</p> <p class="ql-block">1917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3个年头,此时,交战的双方都已精疲力竭,位于西方战场的沙俄尤其严重。本来国内就矛盾重重的沙俄,经过惨烈的三年世界大战,到1917年时已接近崩溃的边缘。</p><p class="ql-block">此时的沙俄,对德国的作战不断失败,而国内则由于沙皇的残酷统治和剥削,国内暴乱不断。最终,内外矛盾激化之下,2月革命爆发,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p><p class="ql-block">但是很快,由于内部的矛盾,俄国在俄历10月再次爆发了10月革命,由列宁等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新生的苏俄政权成立之后,并非一劳永逸,而是面临着内忧外患。在沙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苏俄,不但因为战争和沙俄的盘剥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同时,还面临着国内国外反动势力的共同进攻。因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岌岌可危,随时可能被扑灭。</p><p class="ql-block">1917年12月3日,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克兰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苏联共产党内严重的分歧。</p> <p class="ql-block">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季维诺也夫、索柯里尼柯夫、斯大林、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员支持列宁;</p><p class="ql-block">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中央委员布勃诺夫、乌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p><p class="ql-block">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即不战不和),中央委员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越飞支持托洛茨基。</p> <p class="ql-block">1918年1月2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会议。60人出席的会议上,赞成布哈林主张的32人,赞成托洛茨基主张的16人,赞成列宁主张的仅15人,列宁的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通过。</p><p class="ql-block">1月24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会议,重新表决签约的问题。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通过,列宁的主张仍然没有被多数所接受。</p><p class="ql-block">1月30日,布列斯特谈判恢复。作为外交人民委员(即外交部长)、谈判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临行前与列宁约定:如果德国下了最后通牒就让步签约。结果德国果然向苏俄下了最后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宁电报询问对策,列宁立即复电坚持:接受德国条件,立即签约。</p><p class="ql-block">但是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列宁的建议,而是发表了拒绝签约的声明,率团离开布列斯特。结果,德国开始对苏俄大举进攻。</p> <p class="ql-block">1918年2月18日,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苏俄中央委员会举行紧急会议。会上,列宁的主张又被以6 : 7的票数否决。随后,中央又连夜开会,经过激烈争论,托洛茨基转而支持列宁,会议结果以7票赞成、5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列宁提案。苏俄政府连夜通知德国方面,同意签约。</p><p class="ql-block">但是,德国在得到通知后仍没有停止进攻,并于2月23日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苏俄党中央又召开有15名委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中,大多数委员表示不赞成列宁的主张。</p><p class="ql-block">列宁只得提出,如果这种空谈继续下去,他就要辞职,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员会。布哈林对此毫不在乎,斯大林也未发生动摇。</p><p class="ql-block">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宁的意见,但为了防止列宁辞职和党的分裂,他的态度发生变化。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4票弃权。结果列宁的主张以7票赞成、4票弃权、4票反对获得通过。</p> <p class="ql-block">迫于无奈之下,1918年2月24日,苏俄政府再次重启了谈判。而这次,德国的胃口更加惊人,德国提出了苏俄割让100万平方公里土地,赔偿60亿马克的要求。在列宁的坚持之下,苏俄政府最终同意了德国这一要求。</p><p class="ql-block">1918年3月3日,苏俄和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在布列斯特要塞中正式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从签字的那一刻起,意味着苏联失去了东欧地区芬兰、乌克兰、波兰、立陶宛等经营了数百年的精华地带;丧失了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的70%、工业的54%和铁路的33%。</p><p class="ql-block">可以说,自从这《布列斯特和约》签订之后,苏俄已经不是损失惨重可以形容的了,完全可以称得上伤筋动骨。如果这一条约真正的付诸实施,意味着苏联虽然仍将是世界面积第一大国,但彻底失去了工业强国的地位。苏联从此之后只能成为一个欧洲二流国家。</p> <p class="ql-block">列宁称这个和约为“不幸的和约”,是苏俄向帝国主义的一次妥协和退却。尽管是“不幸的”,但和约的签订给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带来宝贵的喘息时机。</p><p class="ql-block">不过,也许新生苏俄政权的运气真的无与伦比,也许列宁真的高瞻远瞩,敏锐的发现了国际矛盾,圆满完成以时间换空间的外交策略。</p> <p class="ql-block">《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让德国人暗暗得意,他们认为俄国人的退出战争,意味着从此同盟国的兵力比起协约国占据了优势。</p><p class="ql-block">因此,和约签订后不久,德军就从3月21日起连续发动了三次西线攻势,企图一举击败英、法军队。但是,事与愿违,德军连连受挫。打到9月间,协约国军队全线反击,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美国军队的加入协约国作战,更是让德国雪上加霜。而从9月底到11月初,同盟国的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先后战败投降,又让德国更加孤立。</p><p class="ql-block">战争引发了德国国内的革命,声势浩大的工人总罢工和士兵武装起义,逼得不可一世的德皇威廉二世被迫在11月9日宣布退位,逃往荷兰,德国无力再战,两天后签订停战协定,宣布投降.</p><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灾难,它长达四年多,卷入战争的有三十三个国家,人数超过十五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直接上战场的约有七千万人,死伤三千多万,各交战国的经济损失约两千七百亿美元。</p><p class="ql-block">一战停战协定签订后的第二天,苏维埃政府宣布,废除不平等的布列斯特和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布列斯特要塞</b></p><p class="ql-block">布列斯特要塞是沙皇俄国和苏联的重要军事要塞。</p><p class="ql-block">1833年开始从布列斯特城区修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部建成。苏德战争期间,苏、德两军在该要塞进行过多次激战。</p><p class="ql-block">1965年,布列斯特要塞被授予“英雄要塞”称号。在要塞遗址上建有历史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并塑有抵抗的战士群雕和高大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2002年4月7日我们参观布列斯特要塞遗址。</p><p class="ql-block">由于布列斯特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成为兵家争夺的要地。</p><p class="ql-block">11世纪,基辅罗斯占领了此地,1319年被立陶宛占领。1569年,布列斯特归属波兰立陶宛王国。</p><p class="ql-block">1795年并入俄罗斯。20世纪初,沙皇俄国在布列斯特旧城位置建造了俄国第一流的要塞,为了建造要塞,把原来的布列斯特城搬迁到要塞东3公里处。</p><p class="ql-block">1917年12月,俄国为了结束战争,在此和德国进行谈判,后来签定了布列斯特和约,红色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布列斯特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1919年2月,波兰占领了布列斯特。1920年苏俄进攻波兰,8月夺回了该要塞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同月波兰军队打败了苏俄,又重新占领布列斯特。为此苏俄一直耿耿于怀。</p><p class="ql-block">1939年,德国侵略波兰,苏军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发动了“西白俄罗斯解放进军”,苏军与德军在布列斯特会师,已经占领该要塞的德军古德里安部根据协议从这里撤退,双方还在此地举行了欢庆典礼,自此,布列斯特及其要塞又成为苏联领土。</p> <p class="ql-block">要塞中央堡垒被德军打得千疮百孔的霍尔姆门。</p><p class="ql-block">布列斯特要塞开始修建于1833年。经过多次扩展修筑,形成一个庞大的筑垒防御工事,它由布格河和人工运河分割开的四个独立小岛组成,中心城堡位于整个筑垒地域的中心。</p><p class="ql-block">中心堡垒西南是捷列斯波尔要塞,正南方是沃伦要塞,北方则有科布林要塞作为屏障。各个要塞四周均有河流包围,要塞之间用桥梁连接。</p><p class="ql-block">沃伦要塞和捷列斯波尔要塞是布列斯特要塞的主要屏障,其中捷列斯波尔要塞被建造在布格河的岸边,内中包括许多旧沙俄时代的教堂和修道院,这些建筑物是整个要塞防御工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部的科布林要塞是原来的旧布列斯特城,这里街道密布,有许多早期石头建造的坚固建筑物。</p><p class="ql-block">要塞堡垒最重要的防御工事被建造在中心堡垒,在这个中心岛屿堡垒的外侧,由坚固的大约两公里的兵营构成环型营垒,营垒墙壁有两米厚,内含大约五百个炮塔,可以为一万两千人提供必要的粮食和弹药物资。</p> <p class="ql-block">营垒墙壁密布火炮发射口和步枪射击孔,在中心堡垒的中央耸立着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古里米设计的圣尼古拉大教堂,该教堂从1856年开始修建,历时23年建造完毕,不但是中心堡垒最高的建筑物,也是一个异常坚固的火力支撑点。</p><p class="ql-block">中心堡垒通过城门和桥梁与其他三个辅助堡垒相连,其中通过布莱特大桥连接北部的科布林要塞,通过捷列斯波尔门和一个巨大的索桥连接着布格河西岸的捷列斯波尔要塞;通过霍尔姆门和一个可开闭的吊桥连接南部的沃伦要塞。</p><p class="ql-block">科布林、捷列斯波尔和沃伦要塞环绕着中心堡垒,为中心堡垒提供保护,各个堡垒的外侧都有坚固的城墙环绕,城墙上被建造有许多炮台,而且还辅助建造有很多棱堡,各个要塞四周被运河或河流环绕,只能通过桥梁与外界联系。</p> <p class="ql-block">德国总参谋部在制订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作战计划的时候,对布列斯特要塞进行了周密的考虑和侦察,根据希特勒的设想,德军入侵苏联的部队将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其中中央集团军群的任务是越过布格河,占领明斯克,直指莫斯科。</p><p class="ql-block">在考虑中央集团军的主攻方向上,德国总参谋部对布列斯特要塞不是没有顾虑。因为中央集团军群配备有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所以布列斯特北部茂密的森林显然不适合坦克的快速推进,而布列斯特南部一眼看不边的普拉特沼泽地带就更不能考虑,只有布列斯特这个咽喉要地才是坦克纵队突破的有利位置。</p><p class="ql-block">经过德国空军的详细侦察,德军发现苏军在要塞的工事修建工程进展缓慢,而且要塞没有能力阻止要塞外的交通要道,更不可能对要塞北部仅数公里的华沙-莫斯科铁路和布列斯特火车站构成威胁。因此德军制订了用配备重型火力的步兵部队围困和消灭要塞守卫苏军,而装甲部队从要塞北部迂回前进的战术。后来战斗开始的状态表明,德国总参谋部的预见是非常准确的。</p> <p class="ql-block">德国总参谋部把攻克布列斯特要塞的任务交给了第45步兵师,该师的前身是奥地利军队中的第4师,德国和奥地利合并后被德军改为第45步兵师,1939年波兰战役中,第45步兵师配属德军伦斯特元帅指挥的南线集群,在炎热的天气里,13天徒步行军400公里,平均每天前进30公里,而且整个战役中仅有158人阵亡,给德国总参谋部留下很深的印象。</p><p class="ql-block">1940年法国战役中,第45师强渡法国恩河,第一个进入巴黎,立下赫赫战功。</p><p class="ql-block">1941年夏天,这个部队被配属给德军第二装甲集群第12军,在巴巴罗萨第一天里给予第45步兵师的任务就是迅速拿下布列斯特要塞。</p> <p class="ql-block">6月22日凌晨,布列斯特周围和国境线其它地方一样寂静,在要塞内的苏军部队是:</p><p class="ql-block">苏联西部特别军区第四集团军第28步兵军第22步兵师和第六奥尔洛夫红旗师的7个步兵营、一个侦察营和两个炮兵营,另外还有第十七红旗布列斯特国境守备总队、第33独立工程建筑团和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第132营的一部,人数大约在7000-8000人。</p><p class="ql-block">苏军第28步兵军及其下属的第22师和第六师指挥所均在东3公里的布列斯特城内。</p><p class="ql-block">6月22日是星期天,许多中高级指挥员象往常一样,纷纷乘火车到明斯克或者北方的维尔纽斯度周末去了。</p> <p class="ql-block">凌晨3时15分,猛然轰鸣的炮声打破了夏夜的宁静,苏德战争爆发了。</p><p class="ql-block">在布列斯特要塞对岸,德军集中了12个炮兵营和重炮重点轰击布列斯特要塞,同时,经过周密计算时间的德国空军俯冲战斗轰炸机也准时越过边境开始对布列斯特市和堡垒进行轰炸。</p> <p class="ql-block">在持续一个半小时的火力急袭下,德军密集的炮火集中轰击了要塞的大桥、城门、炮台、军火仓库、医疗救护站、食品仓库、军营和军官宿舍。</p><p class="ql-block">每间隔四分钟就持续进行十分钟的炮击,在德军的炮击下许多苏军军需仓库被摧毁,最重要的是各个堡垒的供水系统遭到破坏而丧失功能。</p> <p class="ql-block">第一批抵达中心堡垒的德军士兵惊讶地发现,尽管经过德军强大的火力打击,中心堡垒四周的营垒仍然完好无损,即使是500毫米火炮发射的重达一吨的炮弹对堡垒造成的破坏也不是十分理想。</p><p class="ql-block">隆隆的炮声和剧烈的爆炸声只是将守卫堡垒的苏军从睡梦中唤醒,使其能够迅速进入战斗位置。</p><p class="ql-block">第一批攻入中心堡垒的德军很快被清醒过来的苏军实施的逆袭而挫败,守卫者一举将德军赶出了中心堡垒。</p> <p class="ql-block">6月22日夜晚对留在布列斯特要塞的苏军官兵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记忆,中心堡垒苏军还保留有电台,尽管他们想尽办法,都不能和上级指挥部取得联系。</p><p class="ql-block">他们不知道,整个苏联国境线都爆发了大规模战斗,6月22日白天从要塞北部耀武扬威地通过的德军装甲集群已经迅速推进到数十公里外的苏联境内,而且锐不可当。</p><p class="ql-block">整个苏军西方面军的联系都是一片混乱,就连莫斯科的苏军总参谋部都无法和西方面军司令部取得联系,就不用说远在国境线的这个小小的部队了。</p> <p class="ql-block">战争爆发后的一周里,堡垒的守卫者从战斗开始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在军事指挥员和政工人员的指挥和激励下,要塞守卫者机动灵活地和德军周旋,平均每天他们要打退德军六~七次进攻。</p><p class="ql-block">在北部堡垒,妇女和儿童(约300个家庭)都参加了战斗,几天前还在学校里读书的少年有的帮助战士们从弹药库运送武器弹药和食物,有的负责观察德军的动静;妇女们照顾伤员,为机枪弹盘装子弹,有的甚至拿起枪直接参加了战斗。</p> <p class="ql-block">1941年6月27日,德军开始使用重型臼炮有计划地在炮兵观察员的指引下炮击苏军占据的地区,德国空军也协同炮兵向要塞投掷重型航弹。</p><p class="ql-block">29日上午,一枚重达1800公斤的巨型航空炸弹被德国空军投掷在科布林堡垒,巨大的爆炸造成的震荡甚至在三公里外的布列斯特城内都能感受到。</p><p class="ql-block">猛烈的炮火准备整整进行了两天,中心堡垒和科布林堡垒许多建筑物被摧毁。</p> <p class="ql-block">6月30日,在德军绝对优势火力进攻下,布列斯特要塞绝大多数地区被德军占领。</p><p class="ql-block">守卫在白宫的苏军在白宫被德军航弹命中后只有两人幸存,这两个人是库瓦林少尉和列兵沃尔科夫,这两人在废墟中坚持战斗了一夜,在30日敌人的进攻中双双阵亡。</p> <p class="ql-block">中心堡垒的指挥员、身负重伤并且精疲力尽的祖巴乔夫大尉和团级政治委员福明在德军总攻后被俘,福明被德军当即枪决在中心堡垒的霍尔姆门外,祖巴乔夫大尉在1944年死于纳粹汉密尔堡集中营。</p><p class="ql-block">这天中心堡垒战斗的最后地点发生在西北壁垒,战前这里是苏军工程兵营房,残余苏军聚集在这里,试图向一河之隔的北部科布林要塞东部壁垒突围,苏军第九国境守备队的科兹瓦托夫中尉率领几个战士自愿留在最后掩护战友撤退,最后英勇战死,突围的苏军也被德军击溃在运河岸边。</p> <p class="ql-block">7月12日,扎夫里洛夫少校聚集了一小部分苏军在西北壁垒的外工事继续战斗,在这里扎夫里洛夫耗尽了自己所有的弹药,但是他四处寻找武器和食物,在东部壁垒的残垣断壁中又坚持了11天。</p><p class="ql-block">1941年7月23日,德军终于抓获了负伤并且异常虚弱的扎夫里洛夫少校,他后来被送到战俘营并且活到了战争结束,1945年4月被苏军从纳粹集中营解放出来。</p> <p class="ql-block">整个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苏军付出2000-2500人阵亡的代价,另外有一大批官兵被俘,但是他们也带给德军重大伤亡。</p><p class="ql-block">资料显示,在1941年6月22-30日,三百万德军一线攻击部队一共阵亡了8886人,仅在布列斯特要塞,德军第45步兵师就阵亡了462人〔包括80名军官和军士,另有1000余人负伤〕。</p><p class="ql-block">保卫战迟滞了德军步兵的进军速度,造成大批德军步兵无法及时参加别尔斯托克-明斯克战役,使许多苏军部队能够从德军的包围圈中突围撤退。</p> <p class="ql-block">德军在布列斯特要塞内没有能够获取一面要塞守卫苏军单位军旗,在最危险的时候,第393高射炮兵营的罗第昂·塞门约克少尉和另外两个战士将自己部队的军旗埋藏在科布林堡垒东部壁垒西边一个废墟里。</p><p class="ql-block">十五年后,塞门约克回到布列斯特,找到了埋旗位置,将那面光荣的旗帜挖掘出来,它被陈列在布列斯特要塞纪念馆中。</p> <p class="ql-block">要塞陈列馆展品中有:当年要塞保卫战时用过的苏军建制部队军旗、各种轻重武器、官兵们的衣物、水壶、钢盔和照片等。</p><p class="ql-block">还有先烈们写在墙上的遗言:“我们不会屈辱地死”“我将会死去,但决不投降”等。</p><p class="ql-block">在教堂的墙壁上,也保留着“我们3个俄罗斯人,伊万诺夫、斯提潘契科夫和朱泰耶夫,我们守卫着这个教堂,我们宣誓决不投降。1941年7月。”</p> <p class="ql-block">战后,要塞进行了多次整修,先是将发掘出的800多具阵亡苏军官兵遗骸集中掩埋并建成无名烈士墓,1956年在要塞原工程兵营房处建起布列斯特保卫战博物馆,1971年9月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30周年时修建了“布列斯特要塞英雄”群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别洛韦日公园与签约苏联解体事件</b></p><p class="ql-block">别洛韦日国家森林公园大门。</p><p class="ql-block">2002年4月8日我们一行参观别洛韦日公园。</p> <p class="ql-block">别洛韦日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4.5万公顷,系欧洲最大、最古老的原始森林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遗产。</p><p class="ql-block">林区景观优美,动植物种类繁多,许多为世界珍稀品种。夏季为旅游、度假圣地。</p> <p class="ql-block">14世纪以前,人类就通过河流穿越这片森林,道路和桥梁都是后期出现的。</p><p class="ql-block">15世纪时该森林成为波兰—立陶宛国王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沃的财产。为保护这片森林出现的第一份文件可追溯到1538年,西格蒙德一世下令盗猎欧洲野牛者死刑。1541年,森林成为皇家猎苑。</p><p class="ql-block">1639年瓦迪斯瓦夫四世宣布解放所有居住在森林中的农民,作为交换,他们自愿成为皇家守林员。</p> <p class="ql-block">1795年瓜分波兰后,沙皇保罗一世将所有守林员贬为农奴,并将他们交给多个俄国贵族与将军。由于保护区废除,使得猎人得以进入这片森林,15年内欧洲野牛的数量由原本的500头下降到不足200头。</p><p class="ql-block">1801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重新恢复保护区,并雇用少数农民来保护动物,欧洲野牛的数量在1830年代恢复到700头。然而在1830年—1831年爆发了十一月起义,保护令再度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1860年亚历山大二世参访这座森林,并且宣布欧洲对野牛的保护必须恢复。由于沙皇的命令,当地人杀光了所有欧洲野牛的天敌——灰狼、棕熊与猞猁。</p><p class="ql-block">1888年沙皇成为整片原始森林的拥有者,比亚沃韦扎森林再度成为皇家猎苑。沙皇开始向欧洲各国寄送欧洲野牛作为礼物,同时从帝国各地输入鹿、驼鹿等其他动物在森林内繁殖。</p> <p class="ql-block">1915年8月德军攻占此地,9月25日前至少有200头野牛被杀,之后德军发布了禁猎令。然而德国与苏联士兵、盗猎者与强盗仍然不断杀戮,直到1919年2月此地被波兰占领,然而最后一头欧洲野牛已经在1月份左右被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比亚沃韦扎森林遭受了巨大损失。</p><p class="ql-block">1921年波苏战争后,比亚沃韦扎森林的核心区域被宣布成为国家保护区。1923年的调查发现全世界的动物园只剩下54头欧洲野牛,其中没有一头在波兰。1929年波兰官方从多个动物园购入4头野牛引进森林繁殖。到1978年波兰的欧洲野牛数量增加到206头。近年来增加到300余头。</p> <p class="ql-block">驻白俄罗斯武官林宇及夫人陪同我们参观。</p><p class="ql-block">1932年大部分森林被划为国家公园。1939年苏联出兵占领波兰东部,比亚沃韦扎的波兰当地人被苏联放逐,由苏联守林员取代,然而1941年德国人占领这片森林,苏联人又遭到放逐。</p><p class="ql-block">1941年7月森林成为波兰与苏联游击队的藏身之处,德国当局处决了大批被怀疑支援游击队的当地人。1944年7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个地区。德军撤退时摧毁了旧比亚沃韦扎狩猎庄园。战后这片森林被波兰与白俄罗斯所瓜分,波兰一侧的国家公园在1947年重新恢复。</p><p class="ql-block">1979年“比亚沃韦扎国家公园”在波兰成立,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1992年世界遗产名录又将白俄罗斯境内的“别洛伟日斯卡亚原始森林”纳入世界遗产范围中。2014年原始森林扩大遗产保护区的面积,总面积大约1418平方公里、缓冲区约有1667平方公里,并正式更名为“比亚沃韦扎原始森林”。</p> <p class="ql-block">公园中的餐厅。</p><p class="ql-block">菜单中有蒸、炖、烤野牛肉,询问服务员:“野牛不是保护动物吗?!为什么还能上餐桌?”</p><p class="ql-block">人家回答“淘汰老弱牛,才能维护种群发展,淘汰下来的牛做成美食,既能吸引游客,又能增加公园经费,岂不一举两得”!</p> <p class="ql-block">林中野牛为欧洲最大动物,世上稀品,壮者体长3.5米,高2米,重1000公斤,寿命25-30年。</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头欧洲野牛的完整标本。</p> <p class="ql-block">公园负责人玛莎耶娃向我们介绍森林保护区的情况。</p><p class="ql-block">她说:森林里现有野猪、野鸡、野牛等1万多种大小动物;有松、柏、橡、白桦等900多种植物,一半以上的树木有100年以上的历史,有的甚至有300年到600年历史;此外,森林里还有227种鸟类,24种鱼类。</p> <p class="ql-block">森林严禁砍伐、破坏,所以树木长得高大、茂密,树下布满了厚厚的腐叶和朽枝,脚踩地面软绵绵的。</p> <p class="ql-block">二月份,一场百年不遇的飓风袭击了公园部分地区。</p> <p class="ql-block">被飓风拦腰折断的600年大橡树。</p> <p class="ql-block">大片树木被飓风折断或连根拔起,林中一片狼藉。</p> <p class="ql-block">公园养殖的欧洲野马。</p> <p class="ql-block">走到“别洛韦日”森林深处,有一个叫作“维斯库利”的村庄,此名意为“您从哪里来”,据说是出自猎人们相遇时的问候语。</p><p class="ql-block">1960年,酷爱狩猎的赫鲁晓夫在这里建造了豪华别墅作为夏宫。古巴领袖卡斯特罗、朝鲜领导金日成、以及东欧各国领导人都来过这里。勃列日涅夫则喜欢把在此狩猎到的熏野猪腿送给自己的亲信。</p><p class="ql-block">1964年10月前,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及其同僚曾在此地借狩猎之名制订推翻赫鲁晓夫的计划。巧合的是,27年后,在这里又策划了解散苏联、推翻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计划。</p> <p class="ql-block">1991年12月7日,俄白乌三国领导人及工作人员来到维斯库利别墅。</p><p class="ql-block">克拉夫丘克此行的目的就是打打猎,并与俄罗斯谈石油、天然气问题。因此他到白俄罗斯后,就到树林里寻找猎物。无论叶利钦,还是舒什科维奇,心里都没有底,特别是叶利钦,他不知道三国能签署一个什么样的协议。</p><p class="ql-block">匆忙签署白俄罗斯领导人舒什克维奇是一位技术型干部,他并不是玩政治的高手,他对三国在这样一个别墅里签订一个重要的文件也没做好准备。因此这处别墅,就是休闲度假,并没有工作的房间。</p><p class="ql-block">但斯拉夫人有一个特点,任何事情都是说干就干,变化比计划还要快。三国敲定要签署这份协议时,甚至连打字机也没有,也没有办公用品,于是派飞机到莫斯科取传真机,还有一些需要的日常用品,不得不向别洛韦日保护区的管理机关借用,包括打字员。</p> <p class="ql-block">此时戈尔巴乔夫已经得到白俄罗斯克格勃的汇报,他如果採取行动,立即抓捕俄白乌这三个领导人,此时苏联历史将改写。</p><p class="ql-block">但戈尔巴乔夫显然不会这样做,他的目的就是解散苏联,因此他乐意见到俄白乌三国签署一个解体协议,那样的话他就不会有责任了。</p><p class="ql-block">其实戈尔巴乔夫在叶利钦出发前,已经与叶利钦谈妥了,如果苏联解体,让他下台,叶利钦必须保证他的退休生活及一切保障。</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选择别洛韦日作为东斯拉夫三国领导人会晤的地方呢?</p><p class="ql-block">有一种说法是,三国领导人担心被戈尔巴乔夫下令逮捕,一旦遇险,他们可以借助森林的掩护逃往波兰。</p><p class="ql-block">“维斯库利”是一栋两层小楼。进门后是一个约60平米的前厅,里面有几根石柱。往里走就是餐厅。</p><p class="ql-block">1991年12月7日,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凯维奇的会晤主要在餐厅里举行。他们边吃边谈,从下午7时直至半夜,初步达成协议。</p> <p class="ql-block">别墅前厅左侧是一个台球室,里面摆着一张圆桌和几把椅子,别洛韦日博物馆馆长说,1991年的那个夜晚这里并没有这些桌椅,它们是后来增添的。</p><p class="ql-block">当时摆在这里的是几张长方形桌子。12月8日上午,俄、乌、白三国代表团就是在这个台球室的几张方桌上继续修改关于苏联解体的有关文件,直到下午三点多钟才完成。</p> <p class="ql-block">1991年12月8日下午4点,所有签署协议的工作都已经准备好,别墅的大厅里,临时拼凑了三张桌子,作为签署文件所用。</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span style="font-size:18px;">举行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等文件的签字仪式。</span>宣告三国退出苏联,成立独联体。</p><p class="ql-block">摄像机、照相机也开始对着三国领导人拍摄。</p><p class="ql-block">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苏联,1991年12月26日正式解体,一共存在了69年。</p><p class="ql-block">维斯库利别墅就这样成为苏联解体的历史见证地。</p> <p class="ql-block">当签完字后,叶利钦、克拉夫丘克、舒什克维奇商议,由谁给戈尔巴乔夫打个电话,把这件事向戈尔巴乔夫通告一下。</p><p class="ql-block">最后叶利钦给戈尔巴乔夫打了电话,戈尔巴乔夫接到电话后,他对会议结果显然不满意,这意味着他不久就要下台。但叶利钦告诉他要面对现实,戈尔巴乔夫知道木已成舟,于是与叶利钦讨论起他的退休待遇了。</p> <p class="ql-block">有苏联人认为,俄白乌签署的这个协议无效,且违法。</p><p class="ql-block">戈尔巴乔夫说:“有人问我,为何不动用武力,不逮捕别洛韦日协议的参加者?要知道用武力就意味着走上流血的道路。而我期望各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会采取的立场,都失算了。”</p><p class="ql-block">后来,戈尔巴乔夫说出实话:“对这些苏维埃所做的决定,以及他们蒙骗民众的做法,使我无权取消别洛韦日协议。”</p><p class="ql-block">这是戈尔巴乔夫的真实想法,他实际就是变相认可这个协议。</p> <p class="ql-block">叶利钦还不忘就别洛韦日协议与美国总统老布什通话。</p><p class="ql-block">老布什当然高兴,一个曾经与美国争霸而且令西方国家痛恨的苏联终于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历史是人类的教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历史睡了,时间醒着;世界睡了,你们醒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