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下午,网师园中,暖阳微风,梅香袅绕,空气清冽,游人不多,正是古典园林冬季胜日。百花凋零之时,几棵蜡梅当起了主角,枝柯扶疏,花色亮丽,爽心怡人。 虎年将临,走进殿春簃前小院子,想当年网师园里曾豢养着画虎大师张善子的虎儿,殿春簃前即是虎儿安葬地。今天靠墙立着题写的墓碑:“先仲兄所豢虎儿之墓”,落款为“大千张爰题。”碑文字迹,意气神韵称绝。款下有印章两方:“张爰之印”、“大千居士”。<br><br> 周日下午与大儿一家去东山寻访嘉树堂,听说里面有两棵苏州最古的300多岁的蜡梅。嘉树堂是私人住宅,大门紧闭,越过围墙,可以见到高处树梢点点亮黄。正要遗憾离开,上天不负至诚人,来了几个年轻人,看来与堂主约好的,他们敲开了大门,有人出迎。我们自述慕蜡梅名特意从苏州而来,也得以进去。庭中两棵蜡梅,都砌有花台,花台上各丛生着6、7棵树干,应该是老树孳生的,不算粗,但比网师园蜡梅高。花开得正盛。 11月份对三位来自上海的新冠阳性者的流调,带红了苏州一批宋代文化古迹,东山紫金庵便是一处,紫金庵有南宋民间雕塑名手雷潮夫妇塑的“精神超忽,呼之欲活”的罗汉像,一直颇有名。孙女未去过,正好顺便过去瞻仰。冬日紫金庵本来是寂寥无人的,今天门前停了不少车,这大概要归功于苏州市有关人物疫情防控的高超艺术吧。<br>进得山门,远山苍翠,近处丹橘挂枝头,更有大片南天竺,嫣红的籽粒洋溢着暖意、生机。殿堂内罗汉塑像造型准确,姿态生动,容貌各异。有的在凝想,有的在假寐,有的在讪笑,有的在愁思,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太湖之滨,偏僻乡野,竟然能留下这一堂艺术瑰宝,宋代确实是中国文化发达的鼎盛时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