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来不做空过客(六)

心静

<h3>张家界是1982年国家批准的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它的景色美不胜收。但是外人不会知道。1969年8月4日,毛主席亲自批准了“6984工程”。它是为战略核潜艇“09”工程配套的通信工程,担负着中央军委指挥战略核潜艇的重任。“6984工程”选址就在张家界旁偏僻的深山——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为了实施“6984工程”,军委调动陆、海军工程部队参战,还投入了数万民工,开山、筑路、打山洞。海军司、政、后调集几百人组建了6984工区,工作条件极为艰苦。命名为6984工程。</h3> <h3>1970年盛夏,几十名西军电干部、教员和毕业的学员,来到湘西,参加“6984工程”的建设。博生的好友王历生回忆:“从西军电毕业,我与博生分配到湖南慈利,参加6984工程建设。我们一起扛毛竹,爬上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山顶建工棚;一起攀悬崖,清除树杈,开辟架设实验天线的通道;我们早出晚归,天天的中午饭就是一壶冷开水和两个冷饼子。那艰苦环境里的日日夜夜,仿佛就在昨天。”</h3> <h3>2020年10月,驻守在湘西大山深处的海参某保障大队南北山分队的先进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和军队10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举办南北山精神情景报告会,从“峥嵘岁月”、“平凡至伟”、“誓言无声”、“礼赞忠诚”四个篇章,通过故事讲述、情景表演、音乐渲染、视频展现等多种形式,带领官兵穿越历史、回到过去,引导官兵抚今追昔、坚定信仰。</h3> <h3>博生回忆说:“湘西在历史上是极端贫穷的,四十年前我们来到这里时,没有路,老百姓没有见过汽车,他们的生活极为困苦。” 博生他们进山是坐船,大家下水拉纤才到达部队的所在地。当博生调离湖南回北京时,他说:“当年我挑着行李,登上摇摇晃晃的破长途汽车离开武陵山时,心想永远不会再回来了,那里极端贫乏和艰苦的生活,给我留下太深太深的印象……后来,几十年的军旅生涯,部队这座大熔炉锤炼了我,使我懂得了许多,我明白了我的脚步就是从那座大山走起的。”“退休后,越发想念那座大山,那条山沟,那个艰苦的工程,想把这个故事留下来,我写出了长篇小说《长空二号工程》”。</h3> <h3>2009年,博生与王历生等老战友商量决定,以“回家之旅”纪念“6984工程”四十周年。随即开始行动,准备了写有“6984工程老兵回家”的横幅,制作有水兵和潜水艇图案的纪念胸牌,刻制了“六九八四工程军旅生涯回顾游纪念”的中国印。消息像闪电一样射向四方,报名如潮水般涌来,电话铃声不断响起。由于联系名额、吃住行的限制,我们租了两辆大轿车,报名两天只能截止,不得不挥泪劝退大批战友,最后还是有战友自驾跟着来。</h3> <h3>“回家之旅”开始了。两辆大轿车,数辆小车,浩浩荡荡的车队出发了。队伍先到了江垭小镇,这是当年从水路进山的必由之路。在镇边的小山坡上有一座不高的烈士碑——6984工程死难烈士纪念碑。仅这里就安息着四十多位牺牲的民工。老兵们抬着花篮,怀着沉重的心情,排着队伍缓缓走上去。安放好了花篮,花篮条幅写着“为6984工程死难烈士永垂不朽”“6984工程老兵敬献”。老兵们为烈士、为曾经并肩战斗的民工战友默哀。三十多年了,你们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有一个强大的海军,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天崩地裂乱石飞,壮士征战几人回?横卧疆场君莫泣,武陵见证英名垂。”我们仿佛看到了工程中大塌方的场面,巨石飞舞,烟雾滚滚,数十位民工顷刻倒下,后面的又冲上去……他们前仆后继为国防工程拼命干着!眼前又出现临行时的大雪“玉龙搅起漫天雪,百万银花祭英灵。为雪甲午民族恨,一腔热血洒武陵。”三十年过去了,我们老兵没有忘记你们,从天南海北回来祭奠你们了!</h3> <h3>车队翻山越岭,沿着峭壁,穿过道道隧洞,来到工区旧址。山谷的冷水溪部分已经被新建的水库淹掉了,可巍峨的南北大山依然矗立着。山间云雾中依稀可见银线飞渡。老兵们纷纷去寻找旧时的印象……茅草工棚、土家木板楼没有了,旧石头板房拆掉了,代之是新的楼房,漂亮的球场。这里已经是座现代化的兵营,新一代年轻的战士驻守在这里。老兵拉着“回家”的横幅照相留念,与驻守在这里的年轻士兵合影留念,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合影的队伍,照呀,欢笑着!老兵侵浸在欢乐的回忆中,许多人久久不愿离开……</h3> <h3>老兵赠送给部队的礼物:一件是全体老兵签名的“老兵回家”条幅,一件是以“6984工程”为背景的小说《长空二号工程》,第三件是三十九年前为组建这支部队进山人员在韶山的合影。并向部队表明这次老兵回访有三不,不在部队吃、住,不向部队要车,不会影响部队正常活动,只是回去看看。部队领导很通情。近百名老兵互相不熟悉,一路上服从纪律,听从指挥,组长负起责任,体现了令行禁止的军人姿态。所有活动有条不紊,紧张有序,每个老兵兑现了再当一天“兵”的承诺,体现了老兵应有的素质。</h3> <h3>在离开张家界的火车上,博生流泪了,回想这次活动的前前后后,能这么成功,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应该归功于全体老兵们,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为有这样的战友感到骄傲,博生给几位组织者发出短信“我们回家之旅获得极大成功!”我这是第一次到博生的老部队,坐车进入大山弯弯曲曲的盘山路,穿过7个滴着水的隧洞,有的山路特别窄而险,大轿车要前后错几次才能拐弯通过,汽车开到最后一个隧洞时,部队大门就固定在隧洞出口。参观了整个工程之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震撼!太震撼了!他们当年付出了多大的艰辛和牺牲!太悲壮了!我几次感动的落泪!</h3> <h3>因为2009年去的人太多,没能上南北山,2011年我们又一次来到老部队,终于登上了南山,看到了南、北山之间架起的天线,工程浩大,占地面积比贵州的天眼大太多了,真是壮观!我站在南山顶上,遥望对面更高的北山,心在滴血,当年博生和他的战友明知上山的危险,前面还有牺牲的战友,他们抬着长长的竹竿,是怎样的毅力支持着他们爬上这千米高山,练就了一身的正气!</h3> <h3>2019年“6984工程”五十周年。博生和王历生、谈关华等战友在北京组织了一个纪念活动。</h3> <h3>大家从各地来到北京,老战友、老领导欢聚一堂。参加人员有:王东山、郭永良、刘谓滨、李清明、居崇俊、谈关华、杨庆云、陈燕生、周芙蓉、铉甲亮、王双、陈伯安、张玉松、谈义新、陈殿宝、刘明远、张毛古、姬德旺、钱云发、王励生、李博生。</h3> <h3>我们做了本纪念册,送给大家留个念想!</h3> <h3>博生赋诗一首:身退故乡,初心不忘,五十聚会拉呱。饮酒醉心鼓,笑语说回故,思上云霞。拥抱同学战友,往事不需夸!这样的聚会也许是最后一次了!明天1月18日,谨以此文悼念博生周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