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万里衡阳雁,振翅到鄯善 </p><p class="ql-block">湖南援疆 2021-11-28 20:4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秋冬交替,头顶的天空有大雁掠过,我问大雁去哪,大雁说“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p><p class="ql-block"> 时间是一条金河,轻轻地在指尖溜过。在鄯善县二中援教,本学期时间已经过半,期中考试后在试卷讲评时,有一道默写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题目是: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其中“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哪两句话中也出现过?答案是:“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p> <p class="ql-block"> 课后有几个学生到我办公室围着我,有学生问:老师,大雁为什么飞到衡阳就不再南飞了?我还没来得及解答,又一学生抢着问:大雁飞行时为什么有时排成“人”字,有时排成“一”字?还有学生七嘴八舌在问有关衡阳雁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我为此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主题就是红石榴情怀与雁阵效应。</p><p class="ql-block">话说湖南南岳衡山七十二峰,方圆八百里,以衡阳回雁峰为首。位于衡阳城区的回雁峰,相传秋末冬初,北雁南飞,至此而止,遇春而回,故得其名,这造就了潇湘八景之一“平沙落雁”。</p> <p class="ql-block"> 回雁峰山虽不高,但名气很大。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如唐代诗人王勃“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描绘,雁群被寒意惊扰而发出鸣叫,鸣声到衡阳之浦而止;北宋词人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之慨叹,边塞的大雁在寒风萧瑟、满目苍凉时振翅南飞,戍边将士徒生思家思乡之情,徒增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宋代文学家王安石“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之吟唱,都为回雁峰增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 大雁成群结队往南迁徙,它们飞越千山万水,飞越崇山峻岭。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即雁群这一飞行阵势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为它们在飞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便于在漫长的旅行中保存体力,一段时间后,它们交换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解疲劳。同时,排队飞行,可以相互照应,防御敌人,避免掉队。美国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在《作为生物的社会》讲述了这一原理。</p> <p class="ql-block"> 不管怎样,领头雁最辛苦,必须具备严密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必须有乐于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雁阵精神,又称“雁阵效应”。“雁阵效应”带给我们启示:靠着团结协作精神,才使得雁群凌空翱翔,完成长途迁徙,到达目的地。雁阵如此,援疆事业亦如此,惟有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才能跑好援疆“接力棒”。</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各民族就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我所援教的鄯善县二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各族学生心中播下“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种子,促进各族师生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有幸成为鄯善县二中的一员,我愿做一只北归的大雁,为衡阳教育援疆工作,为建设美丽鄯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主题班会在歌声中结束,同学们唱起:晴朗的天空是格外的美丽,大地上飘着动人的气息,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作者 魏书会</p> <p class="ql-block">争当“四者”模范 </p><p class="ql-block">青蓝携手共进,师徒齐展风采</p><p class="ql-block">湖南援疆 2021-11-30 21:00</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有效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近日,鄯善县第二中学开展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让师徒同登台、“青蓝”齐上阵,各展教学风采。</p>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开学初,鄯善县第二中学隆重举行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来自衡阳市一中的援疆老师何志刚作为师傅代表发言,他表达了自己作为师傅的责任,同时也表态,将把湖南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全方位指导徒弟发展。会上师徒签订了结对协议,徒弟为师傅敬拜师茶。</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组团式”教育援疆工作,根据鄯善县人民政府请求,衡阳市教育局于9月6日精心选派了易卫辉、何志刚、魏书会、郑宏、李二中、周鹏飞等6名骨干教师赴鄯善县第二中学开展教育援疆工作。</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加入,给该校增添了新鲜血液,他们主动承担起师傅的责任,带头上示范课。援疆老师魏书会的语文课《香玉》,构思精巧,“导学案”的设计条理明晰,知识讲解到位,内容含量大,板书美观,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援疆老师郑宏的地理课《海水的运动》,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利用图表,形象直观。</p> <p class="ql-block"> 该校共推出24堂公开课,老师们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听课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徒弟们在师傅的示范引领下,也纷纷登台竞技,师徒携手,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 作者 刘年红 魏书会</p> <p class="ql-block">情倾鄯善显大爱,心系二中为圆梦</p><p class="ql-block">湖南援疆 2021-12-18 23:27</p> <p class="ql-block">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给一件风衣钉纽扣。钉好后,一边把风衣放进行李箱,一边叮嘱:“儿啊,新疆风大,冬天特别冷,你一定要穿厚实啊!”</p><p class="ql-block"> “爸爸,你从新疆回来,一定要带好多好吃的东西给我吃,你说话一定要算数,我们拉勾勾。”一个天真稚气的小孩扑到一个中年男人的怀里撒着娇。</p> <p class="ql-block"> 这位被家人的关怀与依赖环绕着的人,叫做李二中,是衡南县一中英语教师。</p><p class="ql-block"> 启程去新疆鄯善县第二中学支教前,同事、亲友都劝他:“你家里上至八旬老母,下至五岁幼子,中间还有一个正在读高三的大儿子,哪一个都离不开你啊!”</p><p class="ql-block"> 克服重重阻拦后,2021年9月,李二中毅然踏上了援疆之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为“二中”之名,他觉得自己与鄯善县二中有着千丝万缕的缘分。同事们也经常调侃他,一中的“二中”跑到二中来支教。他经常说:我就是“二中”,“二中”就是我,我爱二中不就是爱我自己么?</p> <p class="ql-block"> 隔离结束之后,李二中迫不及待地来到鄯善县第二中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援疆老师李二中在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了增加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也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习语言学科的良好习惯,他主动要求教务处给他增加英语早读,并坚持亲自领读。他教学生学唱英文歌曲《China is my land(中国是我家)》,并且教学生把歌词改成新疆,改成鄯善。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他手把手教学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之后,他坚持每周听徒弟张淑丽的课,及时与她交流探讨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学校推出的公开课上,他精心设计了一堂作文课——《How to write a letter of advice(如何写建议信)》,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并且希望李二中能够多分享其后盾单位——衡南一中的相关校本教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为“二中”之名,他觉得自己与鄯善县二中有着千丝万缕的缘分。同事们也经常调侃他,一中的“二中”跑到二中来支教。他经常说:我就是“二中”,“二中”就是我,我爱二中不就是爱我自己么?</p> <p class="ql-block"> 他还说:“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几座大山压在身上。诗和远方并不是诗里画里那么美好,现实困难其实挺多,当面临选择的时候,总是要承受一些,牺牲一些。”</p><p class="ql-block">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李二中舍小家、为大家,大爱无疆的精神在延续,他与鄯善二中结缘的故事也将继续演绎下去。</p><p class="ql-block"> 作者 魏书会 李二中</p> <p class="ql-block">援疆新闻 </p><p class="ql-block">衡鄯联谊庆元旦 石榴情深迎新年</p><p class="ql-block">湖南援疆 2022-01-05 12:26</p> <p class="ql-block">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2021年12月31日,年末收官之交,在衡鄯两地学生共同唱响的《明天会更好》中,“衡鄯同心,共庆元旦”联谊活动拉开帷幕。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吐鲁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林亮亮,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成员刘仁色、李进军、蒋长富等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启航学校与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阿曼夏学校师生们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让两地观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湖南教育资源优势,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推进吐鲁番市教育优质、和谐发展,湖南省教育援疆品牌——“红石榴”·“1+1”湘吐同心工作室将鄯善县阿曼夏学校与祁东县启航学校连在了一起,也让湘江儿女和火洲人民像红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密切相连。</p> <p class="ql-block"> 据悉,2021年,吐鲁番市鄯善县教育局与衡阳11所名校签订《“红石榴”·“1+1”湘吐同心工作室协议书》,“红石榴”·“1+1”湘吐同心工作室是指开展“1所湖南省优质学校结对帮扶1所吐鲁番市受援学校”“1位湖南优秀教师结对帮扶1位吐鲁番市青年教师”“1名湖南学生及家庭联系1名吐鲁番市学生及其家庭”等一系列多层次“1”对“1”帮扶行动。</p> <p class="ql-block"> 衡阳市委副秘书长、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成员、鄯善县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蒋长富表示,“未来,衡阳名校将继续为对口共建的鄯善县学校传经送宝,结对后相互加强交流交往交融,全方位推动湖南教育援疆工作。”</p> <p class="ql-block"> 蒋长富代表衡阳市向鄯善县教育局捐赠助学金50万元。</p> <p class="ql-block"> 援疆干部、鄯善县教育局副局长王涛向阿曼夏学校送上东莞市国欧贸易有限公司从千里之外运来的5万元爱心物资。</p> <p class="ql-block"> 爱心支教团团长付红梅与鄯善县鲁克沁镇阿曼夏学校党支部书记刘建签订帮扶协议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吐鲁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林亮亮对老师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希望师傅们能切实承担起责任,履行好义务,认真做好“传、帮、带”;二是希望徒弟们要以师傅为榜样,虚心求教,积极进取,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希望师徒双方树立“互帮互学、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意识,大胆创新,敢于实践,精益求精。</p><p class="ql-block"> 作者 魏书会 梁小娇</p><p class="ql-block"> 摄影 蒋红</p> <p class="ql-block">新疆教育电视台专题报道了《衡鄯联谊庆元旦,石榴情深迎新年》。</p><p class="ql-block"> 记者 张华</p><p class="ql-block"> 通讯员 魏书会 梁小娇 蒋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