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年味【1】

每条路上都有风景。

也说年味。<br><br> 年又将至,常有人感慨:年味越来越淡了!听多了也就暗自思讨:什么是年味?细想之下,惊出一身冷汗:感叹年味淡的人,都已经人至中年。<br><br> 一.关于文化。年味淡了?是传统意义大众文化开始分散了!<br><br> 感叹年味淡的人群年龄大都是60、70、80年代的人,年龄越大越充满着人生自由度受限和物质资源匮乏的记忆,很多年里过年时节的生活大都捆绑在大以单位、小以家族或家庭为主的群体当中,看灯会猜灯谜、喧天的锣鼓、广场上临时的游乐会、叫买的小贩、街道上门口边放鞭炮等等是过年的标签,绝大多数人没有太多个性化选择的途径,万人空巷出街游乐集体化的人群聚集热闹劲形成红红火火过大年的印象也由此而来,慢慢固化成了具有共同仪式感和印象接近的年与年味的记忆。<br><br> 而00后们从有记事起过年的氛围便已与现在状态接近,日常生活已经够丰富多彩,没有太多衣食住行的发愁,那些过去只有过年才有的热闹繁华与周末或其他节假日里骡马市的喧嚣也没那么大的差异,对他们来说年味的浓淡除了夜景灯光、布置陈设增加了更多红色元素的装饰之外在性质上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时至今日,年轻人生活的多元化和选择的丰富程度已远非三四十年前可比,尤其是年轻一代富足宽松的生存环境使得他们长于自我表达,以大众化的群体意识吸引他们达成长辈们对过去年代的生活认知以图获得相同的兴趣从而聚集在一起变得困难,今天长辈们对年轻人个体的尊重和年轻人自身个体意识的崛起使延续或强加前辈们的思想有了伦理上的难度,5G到来之后这种趋势还会不断强化,诸如B站上拜年狂欢祭或其他个性化规模的小众化群体活动会越来越多,因此,在充分尊重个性选择前提下精神世界的影响力将会超越形式成为人群聚集的分水岭,当00后们对过年的感觉和一个以中国红为主题的购物节相当时,以80年代以前为主体人群记忆中的传统年味可能真的是变淡了。<br><br> 人们对年味变淡的感慨,更多可能是担心后辈的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接受的逐渐弱化,尤其是在前辈们眼中集中体现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年—那些自己成长过程中一岁岁一年年积攒起来的时光节点成为生命中的标志性回忆—却眼睁睁看着它慢慢淡去心中是有多么的不忍,就像一件美好的事物从自己的手中逐渐流逝、消失一样难舍与不甘。<br><br> 中华的民族文化和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传承演进而来的传统文化和裂变交杂的亚文化,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生生不息,想要越来越多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年有中国味,精神文明建设的确任重而道远,把曾经被唯经济至上的价值观冲散的中华优秀文化,在凝聚华夏民族与国家感的共同认知中,那些无用之用,将终成大用。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