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影:风荷敛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看不见的森林》2021我最喜欢的一本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如果给你一片森林,你能看见什么?如果给你一平方米的森林,你又会看见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英国诗人布莱克在诗歌《纯真预言》中写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从无限小的事物中探索整个宇宙,是大多数文化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悠远主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生物学家戴维·乔治·哈斯凯尔借鉴坛城沙画的意义和诗人布莱克“一粒沙中见世界,一朵野花中见天国”的哲学思想,在北美田纳西州东南部海拔约400米的森林中,圈出直径一米多的圆形区域,一片完全没有被人干扰过的原生林作为坛城,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观察这坛城里的岩石、草木、落叶和居住其中的栖息者的生活状况。频繁到访持续观察,绝不侵扰,如实的记录成一本林中自然笔记:《看不见的森林》,以实证精神和渊博的知识,优美的散文语言,博大的人文遐思,向我们展示了 一小片森林中无限的生命奇迹,从而清晰地看到了整个富有生机的地球生态。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森林中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在作者的专注观察下,透过这一小片土地看到了异常丰富有趣的世界,不可见之物显露原形,微小之物也有宏大的履历,生命的复杂与美得到了更清晰的展现。作者用质朴的语言陈述他观察到每一个细微现象,文字间流露出对每一个生命的脉脉温情,对自然与人类的热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看不见的森林》一书,出版于2012年,当年就获得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2013年美国国家学院最佳图书奖,普利策奖,非虚构类最终入围作品。译者熊姣在译后记写到:《看不见的森林》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从内容上来说,它是一位美国生物学教授开授的生态学课程,也是一部翔实的物候观测笔记;从形式上来说,它更像一部科教纪录片,由一帧帧流动的、色彩鲜艳的画面构成;而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它是丛林版的《所罗门王的指环》,也是写给成年人看的《少年哥伦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而我能阅读到这本书,得益于我的朋友小手老师,除了工作,他每年大部分的时间都沉浸在书海里,并且每读一本书,他都会写下一则读书笔记与书友们分享。他说:书中藏着比我所有经历和听闻过的生活更有趣的经历,它们像潮水一样拍打和涤荡着我,足可以让我忘掉书本之外,那个平行的真实世界带来的各种焦扰,让人沉静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小手老师写的《看不见的森林》读书笔记成功地吸引到我。他说:这是一本绝对值得读5遍的书,虽然地域极其有限,故事却异乎寻常的精彩;这些高度放大镜下的细节一旦披露开来,比人世更值得我了解和关注。并通过邮寄把这本书递到我的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于是整个8月,在作者的带领下,阅读变成了一次寻找大自然奥秘的探索之旅。我和作者一起走进森林,安静地坐在坛城旁的沙岩上一起体验,一起发现,一同沉醉在大自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场旅程对我而言,显得有些漫长和艰难,寒风中潜伏的地衣、苔藓捕捉空气中的水分、鹿的瘤胃、水蜥和蝾螈究竟是什么关系、春生短命植物短暂灿烂的绽放、日出时鸟们的集体大合唱、郊狼和森林共舞、风暴来袭时叶子的状态,萤火虫体内精巧的电子开关、地下隐秘的动物世界……这片森林中的坛城展现的景象,比我这几年走马观花旅行对自然界的所见所得更全面更精彩。</span></p><p class="ql-block">小手老师在书上的批注和百度为我的阅读提供了很多帮助,对一个喜欢自然风光旅游的人来说,欣赏大自然的美和了解大自然同等有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本森林观测笔记,是对林中生命的一首礼赞。故事从那年1月1日开始,作者每天都会穿越原始密林,坐在坛城边的一块岩石上,感受穿过密林的阳光、风雨和飘雪、蚊虫的叮咬,然后动辄几个小时趴在坛城里观察。这个世界的美丽,随着距离的拉近而增长,并展现在人类视觉局限的后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作者以一年时间为主线的43个独立笔记,以食物链为线索来为读者揭开藏在森林一平方米地域里的秘密。在每一个篇章里,作者带我们观察了一种生物或景象,解读森林里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他揭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森林中简单原始的生物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除了为森林提供营养来源,还为生态做了哪些贡献?第二个问题:常被我们忽略的昆虫和爬行类小动物 ,他们怎样在食物链中斗智斗勇?第三个问题:食物链顶端的哺乳动物和鸟类,他们和植物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归属于哺乳动物的人类又是怎样影响着自然界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与多数自然笔记不同,作者不以控诉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为己任,他更强调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心灵动力,鼓励人们去学会获得大自然赐予的美好礼物。因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原本就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他说:因为热爱自然便憎恶人类,这是不合逻辑的。人类是整体的一部分,真正爱这个世界,就也应该热爱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活泼嬉戏。我们最大的缺点是对世界缺乏怜悯之心,甚至对自己也不例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他潜心观察、科学求证的精神令人叹服,像林中动物一样用身体体验冷冽的气候,感受身体与严酷环境对抗带来的真实而剧烈的颤抖与恐慌;奉献2毫升血液感受被一只蚊子叮咬的全过程。 “极少有人用眼睛去看,极少有人用心去理解”。“一切生命都由同样的织物构成,如果我们认可生命在演化中的延续性,那么我们就无法再对其他动物的感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的躯体等同于它们的躯体,我们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这暗示着,毛虫的痛苦和人类的痛苦是相似的,正如毛虫的神经与我们的神经是相似的。我们没有理由认为,非人类的动物感受的痛苦就比人类要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他深入全面的思考,趣味横生的讲解隐藏在司空见惯表象下真实的原理。夏日夜晚,作者用手电筒照亮来时路,感叹着工业制造的低效光源和萤火虫这种生物奇迹之间的巨大差距,萤火虫不但用普通的原料制造光源,甚至研发出高效的节能机制。这是历经百万年才形成的成果,可灯光背后只有200年的思想史。很多世俗眼中原始低等的生物实则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每一个个体都饱含着千百万年来自然演化的无尽智慧。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只是个粗浅的设计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自然界的物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各种生物的协作下,大自然完成了完美的循环。在这复杂精妙、有着缜密运行法则的自然面前,每一环节及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同等重要,他们之间的紧密连接构成完整的生命共同体。</span></p><p class="ql-block">“观望自身,与观望世界并不冲突,通过观察森林,人类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当我们将目光从远处收回来,专注同一件事,月复一月,甚至年复一年,就能看到之前从未留心过的精妙之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自然文库:《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熊姣 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商务印书馆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出版时间:2014年4月第1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ISBN:9787100104685</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