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内敛的建国西路

八爪鱼

<p class="ql-block">上海建国西路,东起瑞金二路,西至衡山路,全长约2.5公里。东段于1912年由法租界公董局建造,名为“打靶场路(Rue du Champ de Tir)”。1920年以旅沪法侨名更名为福履理路(Route J. Frelupt)。1922年到1925年,逐渐向西延伸至贝当路(即现在的衡山路)。1943年改名南海路。1945年改名建国西路。百年来路名几经更改,历史的故事悠久远长。但是,建国西路不像武康路、黄金城道等网红马路那样名声在外。它很低调,优雅。数十栋市级、区级的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建筑沿街两侧而建。漫步在建国西路,美式的,法式的,西班牙式的建筑随处可见。历史仿佛可以触摸到了。</p> 步高里,法文“CITE BOURGOGNE”,1930年法商投资建造。巴金、胡怀琛、张辰伯、平海澜等著名人士曾先后居此。融合西洋联排房屋风格的步高里石库门建筑,中国传统文化浓郁。红墙砖瓦,厚黑的木门里面,往昔里是马桶竹杆搓衣板,厢房灶批间。百姓的生活就如同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滴滴答答,悠久流长。 步高里的马路对面,是建造于2000年的“步高苑”。两个“步高”差了70岁。小步高是更高,更新,更宽敞。但是,缺少了老步高的厚重感。 隐藏在独栋洋房里的“新中式”餐厅。 相当有意思的弄堂名字“垃都邨”,也有说法应该是“拉都邨”。当地的居民,究竟是“拉”还是“垃”,各执一词。查历史资料,隔壁的襄阳南路在1943年以前的名字是“拉都路”(Route R.Tenant de la Tour),以路名而取名弄堂名是很正常的。在《老上海百业指南》,也就是1948年的上海市行路图,“拉都邨”四个字,写得清清楚楚。因此,“拉都邨”应该是更正确。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垃都邨”,大家见怪不怪,也就这样了。 修钟表收旧货,现在不大看得到了。 马路对面还有一家旧货店。没有进去看看是什么旧货。 十字路口看到很有特色的窗户。 罗密欧和朱丽叶住在全家楼上。 门楼像一对双胞胎,一个大点,一个小点。 漫步在建业里的外面。 梧桐在寒风中。 建业里,建于1930年,有近200栋石库门。转一段百度百科:当年的建业里,弄口过街楼与石库门门楣、门柱颇具特色,所有房屋均设有护角石。全部里弄建筑的外墙均为清水红砖。西弄采用了徽派风格的马头墙,主弄与支弄间有砖砌半圆拱券门洞相隔,一些细部采用了西式的线脚装饰,甚至还带有装饰艺术痕迹。建业里的建筑山墙具有荷兰风格,但在墙顶敷有红色的西班牙筒瓦,整体跌落,如同中国传统阶梯状的马头墙、封火墙,另外在每级末端还有个微微翘起的“鼻子”。墙体用红色清水砖砌成,面向天井的客堂有中国传统的木质落地长窗。 但是,建业里的改造,有人用一句话总结了:真文物变成了假古董。仔细回味其中的含义吧。 一栋老洋房的门口。 很有造型的护栏。比现在流行的不锈钢防盗窗好看太多了。 在“懿园”门口稍微看看。 一个小店。 “茂龄别墅”,1941年建。小区16号曾是画家关良先生的旧居。带有西班牙风格。 用脚步丈量着建国西路,不经意间,迎面就会遇到一幢充满故事的建筑。老上海的市井生活和十里洋场的各国风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上海,就是有海纳百川的气概。 路经建国中路。这里有原国民党地方警察署旧址等一批老建筑。 短短的一段街楼,也蛮有味道。 高高的烟囱,说明房子里应该有壁炉。<div>建国西路生动、开放的形态,让街道成为人与人发生交流的场所,形成有“厚度”的城市界面。一座城市真正令人向往的地方,就在于其中内蕴的无数故事。建国西路,就是这样一条有故事,有内涵的马路。<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