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亲爱的南阳市第六十五小学校的孩子们,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一般来说是指正月初一,但按照我们的习俗,春节前后几天都算春节。今年的春节是在阳历2022年2月2号,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期间也有很多习俗,老师给大家总结了这么多条,看看你知道几条?</p> 二十三,祭灶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会吃不同的食物纪念,比如北京地区会吃糖瓜,而我们南阳人通常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会吃烧饼。</p> 二十四,扫房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前的活动主要以“除旧”为主,扫尘就是年前除旧的习俗之一,民间有句老话“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就是说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是打扫房子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会为了迎接新年进行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扫屋”,叫法不同,但都是大扫除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尘”与“陈”谐音,扫尘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除旧迎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你们也要积极参与到“扫房子”的活动中去哦!</p> 二十五,磨豆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你们知道吗?由于“腐”与“福”有相似的发音,所以做豆腐意味着“在新年收获幸福以及福气”。在古代,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主要还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民间是否如灶王所奏的情况,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传说归传说,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我们大多数家庭不具备做豆腐的条件,那么,在腊月二十五这天,你也不要忘记吃豆腐哦!</p> 二十六,割年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六,按老理讲"腊月二十六,割年肉",这天是所有孩子们的节日,终于可以吃到"年肉"了。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都比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条件稍微好点的,也不过是能吃上点窝头野菜什么的。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家里的劳力们纷纷开始杀鸡宰羊,没有养牲畜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孩子们,这一天,要多吃肉哦!</p> 二十七,宰公鸡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腊月二十七,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公鸡”。为什么要在二十七杀鸡?这其实还是取的谐音,“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民俗专家称,腊月二十七杀鸡也是有讲究的。杀好的鸡,不在当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时候也不能吃完,要一直留一点。因为,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节日期间,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见到鸡,这样才算圆满。娃娃们,大吉大利,今晚吃鸡呀!</p> 二十八,把面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腊月二十八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八的俗称、中国春节传统节日之一。 腊月二十八的中国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p> 二十九,蒸馒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叫小除夕,中国民俗文化。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p> 大年三十,年夜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此时也一定要赶回家团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家在大年三十到来之前,别的门饰可以不要,但一定要贴上一副红彤彤、喜洋洋的对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人的传统里有各种形形色色的饭局,但天字一号重要的当属大年三十晚上的这顿年夜饭代表着至高无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u>点击下方图片可观看春节由来小视频哦!</u></b></p> 年除一,迎新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春节是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孩子们,拜完年后,不要忘记你们的压岁钱哦!</b></p> 正月十五,元宵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中国人素有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p> 拜年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历史和文明的载体和缩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节寄托了我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春节的习俗也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值此新春佳节之际,<b><u>南阳市第六十五小学校全体教职工给您拜年了!祝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业进步,健康成长!祝家长朋友们阖家欢乐,万事胜意!</u></b></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END-</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策划:史 兵</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执行:政教处</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编辑:蒲 冉</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审核:郭成杰、李英正</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