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和发改委评选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中,陕西唯一入选的是石泉县老街。<div> 石泉老街位于陕西省石泉县城南部,全长1千米。清末民初时的石泉由于紧邻汉江,水运比较发达,是南来北往客货集散地。历史上曾经是商贾云集、繁荣富裕的商贸一条街。随着县城规模扩大和城市中心北移,老街低矮的房屋结构、陈旧的木板门面房和落后的排污设施满足不了现代人追求宽敞舒适、清洁卫生的生活要求,老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石泉县城老街及东、西城门楼经过2007年~2008年的修复,重现明清时的建筑风貌。</div> 石泉县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城“周围三里三分,高三丈三尺”。成化十七年(1481)毁于洪水,正德十三年(1518)补修城垣并开凿护城河,万历六年(1578)和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两次重修。清道光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1844~1849)修葺、完善城墙格局。时有东、西街(今合称“石泉老街”),东、西关,瓮城子,西关尾子等六条街道和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及瓮城;东城门上设有魁星楼,其余城门上亦有建筑。抗战时期的1940年代曾加固城墙。八十年代,随城市扩建,大部分城墙及附属建筑被陆续拆除。现残存南城墙200余米,东城墙20米,以及东、西、南城门等,总占地面积约1050平方米。城垣墙体大部分以片石立砌而成,局部以片石45度斜砌或水平横砌而成,片石间掺杂碎石;三种砌法的墙体互为弥补,可能体现了城墙的断续修葺和沿革,或是工匠工艺不同所致。城门台座为内实夯土,外甃青砖,墙面与城墙墙垣迥异,盖因功用有别,取材截然不同。(摘自网络) 石泉县城新貌 在石泉县城河堤中段下面,有一个叫红石包的地方,那里的石缝中,有多股泉水涌出,泉水清冽,长流不息,石泉县就因此而得名了。“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因县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径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 石泉现存古县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洪水侵扰“寻筑寻圮”。后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第六次重建,历时四年方告阙成。城高一丈五尺,周长二里又二百五十二步,东、西、南三门和西门瓮城门楼分别镂石镌刻“远瞩金州”、“雄临汉浒”、“秀挹西江”、“城西屏障”匾牌,北门整修炮台,东门魁星楼高三层,气势恢宏。其后百余年间又三次补修,增高城垣、开挖壕沟、加固城防,真可谓“城高池深、固若金汤”,经历了无数次兵燹匪患的冲击,保全了千年县城的历史风貌。(度娘提供) 石泉老街是清至民国时期石泉县主街道,呈东西走向,两端各置城门一座。街道以石条掺碎石墁铺,总长约500米,宽4.2米。原街道两侧分布有县衙、商铺、油坊、铁匠铺、染布坊、客栈、民居等,为当时石泉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八十年代,县域经济重心北移,老街渐失往日繁华,原房屋多有拆除或改建。2009年,地方政府划拨专款对老街进行维修保护。现街道两旁保留有梁氏民居等44处具有清至民国时期风格的民宅和店铺。(度娘提供) 遇见了一座城,回顾一段尘封的历史。石泉老街 ,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旧城西门城门上有“秀挹西江”四字,据说是嘉庆年间旧题。孤陋寡闻的我不大理解字义,问了一下度娘:挹有汲取、承受的意思,这时用的是它的引申意,意同美不胜收的“收”,收取的意思。网上搜到“秀挹南山”、“秀挹三江”、“秀挹”、“秀挹南峰”、“秀挹西江”和“秀挹西南”等等。“秀挹”是常用的词,风景最为优美的意思。 当地政府按照修旧如旧、重现历史的原则,利用仿古建筑的修复手法,较好的恢复了原貌,使其成为一条仿古商业休闲步行街。修复后的老街古朴幽静,沿街是统一建筑风格的青砖灰瓦、飞檐吊角的门面小楼,基本保留了明代建筑的特点,与东西城门、禹王宫等古建筑相映交辉,浑然一体。 修复前的老街西门(互联网下载) 石泉自古就是陕南山区的一个交通驿站,水旱码头。北上长安、南下金州、西去汉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过去的老街(互联网下载) 老街长约一千米,宽只有四到五米,是石泉历史上最繁华的一条街道。汉高祖九年,石泉建县,古城“安阳”。明成化十七年,因“城南石隙多泉,经流不息”而得名“石泉”。 老街的大南门面临汉江,五十多米外从窄窄的大南门巷进去是以前的大南门,已被河堤挡住无法通行。过去南门里边还有一座泗王庙,逢节庆唱唱戏,很是热闹。旁边的小南门早已被洪水冲毁,修河堤时已将其掩盖。<div> </div> 废弃的老大南门,门上题刻为”“雄临汉浒”。(当地朋友拍摄) 废弃的老大南门(当地朋友拍摄) 跨年代的餐馆、古代的县衙、上世纪的新华书痁、照相馆,就象穿越剧一样,让人在现代的繁华街道和上世纪的旧城原貌以及古代商贾云集的闹市之中恍惚游离。 天下衙门朝南开 有谁吃过这吊罐煮的饭食吗? 过去的石泉电影院 老城东门 老街东门上题刻着“远瞩金州”(金州即现在的安康) 2008年9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石泉老街及城墙”为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