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师直一校五年级毕业合影。(摄于1974年8月19日连珠山镇)</p><p>前排左起吴彦,郝秀芹,张荣光,郑远芹,张文革,褚长河,文学军,,宁光琦,胡志云,郑新峰。</p><p>排二排左起王海燕,刘华萍.幸超美,徐丽萍,陆明(上海知青)刘峰(北京知青)忠雁营,陈丹,江志华,刘伟,段清。</p><p>第三排左起郭海林,甘牧,刘亚林,雷印忠,王玉瑶,何宏胜,胡建平,陈实,徐XX(向东)徐兴胜,【赵斌】</p><p>第四排左起刘念,李茹,殷志梅,张双红,宋红华,徐胜利,田青,王艳,张双燕,卢显杰。</p><p>最后一排左起滕立峰,刘军,于仁湖,国光,迟平,何克勤,孙强,朱志铭,王国宝,崔元超,李吉宁。</p><p>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今生今世能走到一起,相识、相知、相爱是苍天给我们的缘分,这个缘分是北大荒、黑土地,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是密山北大营、八一农大、连珠山镇,这个缘分紧紧把我们凝聚在一起。在北大荒这片黑土地上,我们曾经的怨恨,我们曾经的喜欢,我们曾经的嬉戏,我们曾经的打闹,我们曾经的相互起外号,已成为凝聚我们情感的故事。</p> <p>管局子弟学校九年一班全体师生名单(照片)</p><p>第一排左起:陆耀敏,张文革,林玉芹,刘华平,郑远芹,张龙光。</p><p>第二排左起:田青,韩荣,吴彦,王小玲,李茹,刘继财老师,王锦,徐胜利,徐丽萍,辛超美。</p><p>第三排左起:文学军,刘艺和,姜谦俊,胡志云,梁春生,刘伟,雷印忠,段清,郭海林,胡建华,褚长河。</p><p>第四排左起:迟平,江志华,甘牧,孙強,赵得勇,汪建华,李吉宁,朱志铭,宁光琪,郑新峰。</p><p>最后一排左起:国光,陈实,赵得猛,何克勤,李景发,王国宝,赵斌,崔元超,刘亚林。(段清整理)</p> <p class="ql-block">1975年6~7月份师部在西岗36团举行文艺汇演,一校、二校,还有下面团里学校的宣传队参加。</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一校参加汇演回来,在主席像前拍纪念照片。</p><p class="ql-block">照片前排:左一顾大业(拉二胡)左二钱晓峰(琵芭)左三刘念(手风琴)左四杨艳(杨琴)左五钟玲(月琴)最后xxx。</p><p class="ql-block">后排左一,申中国(笛子)他哥叫申先国(小提琴,鲜族人)左二邝飞(琵芭)左三李吉宁(小提琴)左四林海(二胡)左五刘伟(小提琴)最后邝仲(二胡)</p><p class="ql-block">据李吉宁回忆:他哥叫申先国(小提琴),他们家是朝族人,我最开始对朝族人生活的实际了解是通过去他们家是知道的。那个时候有一段我经常去他们家,与汉族人的家不一样,一进门就是灶台,灶台直接连着炕,进门就脱鞋上炕,屋里都是做饭做菜的味道。给我感觉,他们家人总是那么多,喝酒、唱歌、跳舞。</p><p class="ql-block">在西岗汇演咱们学校专门有两个器乐节目,一个是《红小兵积肥忙》,是于德清老师创作并编配,这个曲子的总谱我现在仍完好地保存着;还有一个曲目我忘了,是一个民族乐曲,在这个节目里我不是拉提琴,而是打小铜锣。那个时候放学天天练汇演的节目,就在段清你和陆老师、郭海林及他弟、妹照相的背景教室平房。</p><p class="ql-block"><br></p> <p>这张照片摄于1978年春⬆️左起王国宝,崔元超,【赵斌】,孙强,段清,汪建华</p> <p>左起第一排李景发,朱志铭,国光,段清,奋斗,向东。</p><p>第二排孙強,迟平,【赵斌】,王国宝,雷印忠,崔元超。(摄于1978年春)</p><p>备注:向东的和奋斗的这两人是跟着我学画画的!</p> <p>左起孙强,国光,王福生(向东),迟平,郭海峰(郭海林弟弟),雷印忠,郭海林,段清。(摄于1978年)</p><p>备注:照片背景是奋斗化工厂办公楼及青年宿舍,王福生(向东的)住在我家对面平房,这小子开始想跟我学画画我没有答应他,他就天天拿石头砸我家玻璃,出于无奈只好收下这个不听话的徒弟[坏笑]</p><p> 陈喜悦等几个向东的同学是1978年编入到咱班的,原来他们班就在咱们班隔壁的教室,刘宝珠是他们班的班长。我2016年8月回密山大梁子带我见到了刘宝珠,他当年是瘦瘦的、黑黑的,现在胖滚滚,啤酒肚,剃的光头,脖子挂着项链,十足的黑社会老大。他们没到咱班之前,大家都认识。</p><p>陈喜悦家我记得在幸福楼,那天照相谁张罗的我真是忘了,我记得那天褚长河刚给我理的发。照片里的同学谁还有印象?</p><p>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都有共同名字:密山县、北大营、裴德八一农大、连珠山镇、北大荒,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这些名字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p> <p>左起雷印忠,迟平,孙強,国光,最后面的是段清(摄于1978年)</p><p>这张照片背景是连珠山镇最繁华的地段,也可以称之为商业街,相当于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它是连珠山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街道。</p> <p>这张照片左起孙强,郭海峰(郭海林弟弟)郭海林,王福生(奋斗)迟平,雷印忠,段清,国光,胡志云。(摄于1978年春)照片背景是奋斗化工厂和青年宿舍楼。</p> <p>照片前排左起雷印忠,迟平,段清,后排左起朱志铭,孙强。这张照片是在赵德猛家后院果树下拍摄的。(摄于1978年春)</p><p>拍摄这张照片时,和同学们约好第二天去赵德猛家拍照,我在家开始准备拍照使用道具,一套65式军装(四个兜干部服)武装带,领章帽徽,五四手枪枪套,五四手枪子弹5发(这些东西都是父亲珍藏的)包裹五四手枪用的红布。赵德猛告诉我他家有一支五四手枪模型(按现在的话叫高仿)有枪套和子弹配套齐全。当赵德猛拿出五四手枪(高仿)时简直和真枪一模一样,无论从枪的外观,重量,颜色都可以以假乱真,看得我目瞪口呆,他家是真有货呀,记得他家还有一辆德国产的自行车,我们同学几个骑自行车去兜风,返回途径看守所那条大道时因为有个下坡外带个急转弯,郭海林带着我开始紧急刹车因用力过猛手刹线突然断了,车失控撞到路边的大树上,当时自行车大梁被撞的严重变形变成了一个拱形,而赵德猛骑着他那辆德国造的自行车也撞到了树杆上,但奇迹出现了,人家那辆德国造的自行车完整无损。你说气人不气人,还是人家德国造的锰钢质量过关,真是不比不知道差距所在。</p><p>书归正传,还说在赵家照像的事,道具有了,开始拍照,每人轮流换上了军装,配上领章帽徽,一颗红心头上戴,两面红旗挂两边,腰中束上武装带再挂上五四手枪(用红布包裹着放入枪套中再别上五发子弹)活脱脱一位威武的人民解放军干部形象,我们开始做了各种造型的摆拍,那天过足了当兵的瘾!每人照的确实不错,我那张穿军装的照片是我最满意的一张,洗出来以后大家互相交换留记念,可惜的是我那张也交换出去了,当时沒有留底,遗憾至今。但现在手中有迟平的照片,孙强那张也不知弄哪去了.。</p> <p class="ql-block">这些队员都是在校生,为了培养后备力量师部决定把他们抽出来在宻山北大营集训半个月!作为师直代表队参加全师篮球大赛,参赛队伍总共有十三个代表队,经过大家团结协作,勇敢拼搏师直代表队最终荣获全师第一名的好成绩,队员有牛学斌,王跃武,于志超,焦文旭等等。</p><p class="ql-block">后排左王耀武,焦从旭、Xx、Xx、于敏、邹X、XX、赵X、于志超。后二排左三牛学斌、赵明雨,徐力、左振斌,Xx、张建平。前一排左郭霞、李秀芝、黄玲、何芳、大左的老婆、马建民、X,田XXX</p> <p>他是向东的,现在手中仅存留的两张照片之一。</p> <p>左起张双红,李颖(李茹妹妹)张双燕,后面是李茹。(摄于1977年)</p><p>备注:这张照片很有意思,按常规我们都是在毛主席雕像正面拍照,而这张照片恰恰相反是在毛主席像的背面拍照的,稀罕!</p><p>(照片左边是师直一校教舍)</p><p>这张照片很清晰,又勾起了很多回忆,就在水泥厂门口不远。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太阳已经移到西边了,毛主席像面朝东,所以在塑像背面拍摄。姐妹对姐妹,很有纪念意义。[强]</p><p> 照片的左边是师部的食堂,咱们学校在主席像身后的左边,右边是操场,操场的南缘不远是两座“赶英” “超美” 的石灰塔。房山头往里拐(向北)约300米就是你和陆明老师、郭海林和他弟弟你们四个人拍那张合影地方,也是咱们到连珠山开始上小学的校址(刘峰老师班主任),也是寒假老杨头收粪、发粪票的地方,也是你刻印假粪票的那个时候。这栋平房再向东,挨着这栋平房,是一处单门的小平房,是师部制作冰棍的地方,这个小平房的后面就是李茹妈妈当园长的师部幼儿园。我妈妈、元超的妈妈、邝丽邝飞的妈妈都在幼儿园上班。这栋小房子延路再向东,就是师部的百货商店,再向东就是师部的小书店,我的很多音乐书、文学书、美术书,哲学书就是在这个小书店里买的,那个时候放学,我隔三差五都要进书店里看看。</p><p> 毛主席挥手对的这条街就是一条商业街,集连珠山镇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商贸街,那时师里好多重大活动都是在这条街举行,每次接到毛主席发布最新指示的喜讯后人们在这条商业街游行,红旗招展,鞭炮齐鸣,擂鼓宣天,好不热闹。记得当时撤销三十六团时,三十六团组织全团男女老少到师部抗议游行示威,马车,拖拉机占满了整个一条街,师部大门口增设了全副武装的哨兵(兵团战士)好一度紧张😓</p><p> 据何宏胜回忆:三十六团,是王震将军的点,当时五八年老转业官兵不服,把师部大院给围了,是徐副师长指挥的,警卫连做好了一级战斗准备,都上了刺刀。要知道,三十六团的原名叫850农场,是开发北大荒的第一农场。建于一九五六年,是由铁道兵转业官兵组成的。第一任场长叫于德清,原铁道兵大校政委,老红军。虽然850农场是开发北大时的第一个农场,王震将军的点,但是军队却不管那么多,还是把它撤了。要如果说十万官点然让北大荒了开发北大荒的第一把荒火,那么真正让北大荒改变面貌却是兵团时代。</p><p><br></p><p><br></p> <p>这张照片左起张双红,卢显杰,李茹,张双燕,这四位同学在小学时就建立了无产阶级感情,可以用形影不离来形容,虽然分别祖国各地,但这种革命感情一直保持到至今,按现在流行的话叫“闺蜜,”我们同学都称呼她们是“四人帮”[坏笑](摄于1977年冬,背景大厦) </p><p> 我家刚搬到连珠山时候住的平房有前后院,前院后院都种栽着沙果树,我父亲为了种时令蔬菜把沙果树都砍掉了,前院种上了地黄瓜,架黄瓜,菠菜,韭菜,豆角,茄子,西红柿真是应有尽有简直就是一个蔬菜小基地,自给自足。自从种上了菜后每天早上天不亮父亲就把我打发起来去我家西侧公共厕所积粪,等待它发酵后施肥到蔬菜地里,那味道足的直刺鼻子(你们懂得的)再拉上水菅开始浇灌地,顺着地垄一行一行浇透它,不是吹嘘那蔬菜长得绿油油的,每天当吃上新鲜的黄瓜,西红柿时候再累也值了!也许是那时干农活累的,个一直再没长[偷笑]</p><p>我家后院养些家禽,什么鸡,鸭,鹅成群成队的,早上放它们出去,鹅在前面领队,鸭子跟其后排着整齐的步伐欢快的唱着歌直奔大厦附近的水沟……</p><p>放学到家第一任务就是给鸡,鸭,鹅准备一天的伙食:剁菜,拌面夫子名副其实的公社饲养员。出了我家后院门隔一条小道对面又是我们家种的苞米和向日葵的地,大约有三分地(苞米长的高,还是白苞米,大寨品种)我家地头有一条水沟,越过水沟就上马路(沙土路)也就大厦门前那条大马路直通密山县城……</p><p>因为我家隔壁是王部长家,也就是王小伟,王焱家,他家沙果树每年到结果的时候,硕果累累,长势喜人,果树分枝顺着他家杖拦越过我们家后院,我就顺手摘下先尝为快, 那沙果酸酸的,甜甜的,美美哒[坏笑]</p><p>那时师里还额外分配每家每户一亩地在山上,每逢星期天家家户户都到山上忙碌着自留地,尤其到了秋收季节,一派繁忙景象。</p><p> 据李吉宁回忆:这张照片背景用树枝夹的“杖子”,是我家种的菜地,里面每年种西红柿🍅 、辣椒、黄瓜、茄子🍆 、豆角、小白菜、韭菜、沿着杖子的地边种的是🌻 。 </p><p>每年春天翻地、背垅、播种,夏天锄草中耕,秋季收获,我</p><p>一样不落地参与。</p><p>夏秋季做菜的时候,随时到这两块菜地里现拿,吃的是新鲜!看到我家当年的菜地。我家单元门口还有一处压水井,现在这口井没有了。大厦唯一的一处压水井。冰溜子堆起来的坡,需要技术水平高才能滑。附近对面平房的住户常用这口井吃水。</p><p> 甘牧:看来这个位置是拍大厦的绝佳地点,基本上以大厦为背景的,都是这个视角。每次都能看到我家,好亲切啊!记得师部统一給每家建了一个院子带棚,可以种菜收储。大厦西扇那面是有一排,似乎其它地方没见到过。不是每家都有了?压水井,有印象。冬天那片是咱们划单腿驴的地方,很热闹啊!</p> <p>这张照片拍摄于74年师直属学校某届运动会开幕式现场(师直一校小学)走在队伍最前的是领队张双红,张双燕姐妹俩。跟在她俩身后的是大鼓,小鼓,腰鼓,小号,方队等队伍……</p><p>运动场上空漂浮着气球🎈出现在队伍的后面的厂房是四师直属水泥厂。</p><p>经典时刻之:</p><p>朱志明前导指挥,崔元超打大鼓,李吉宁打大旗,段清,汪建华,宁光琦吹小号。吴彦,张荣光郑远芹腰鼓队等等。</p><p>我们班是艺术群体,明星荟萃。</p><p>每逢重大活动,走在全校最前面,穿着最典型的蓝裤子、白上衣盛装,高擎指挥棒,指挥最强规模校鼓乐队指挥就是朱志明班长。</p><p>这是至今在我头脑里印象极其深刻的指挥形象,是最帅的指挥、最棒的学生、最美的小伙。</p><p>论指挥校级鼓乐队,最经典的形象就是朱志明班长,没有之一,只有唯一。</p><p>我记得在119师侦察连新兵排的班务会,我们谈学校生活,我还谈过我们的经典时刻。</p><p>印象太深刻了。</p><p>好多好多回忆……。</p><p>我们那个时候的学校生活,班级群体,太美好了!(秦岭峰回忆)</p><p> 其实我们班在全校中是较典型的集体,无论是在全校的文艺,体育等各项活动中,都有自己的独到的一面,如李燕芬老师时,我们班的大合唱,朗诵,舞台等较鲜明,張双红,张双燕,赵得勇,赵得猛。双双登台,文学军和诸长河一对搭档。这些都是亮点。早上好!这张照片你还保存着,非常珍贵!</p><p> 运动会开得很热闹,我们刚到475是1972年,那时一到冬天,运动场就改为溜冰场,奋斗化工厂有一架装有一个大水槽的冰撬,有专人负责维护冰面,后来师部搬来后就没有人管了。后面水泥厂的厂房,和我画的那张速写一样,我也是站在这个位置画的(翁家澎回忆)</p><p><br></p> <p>这张照片前排左二是我母亲段润玲(抱孩子)后排左三是师商业科王林家属,左四李砚琴(崔元超母亲)其余的大部分是知青。(摄于1974年,师直幼儿园部分员工合影)</p><p> 备注:这张是师直属机关幼儿园,这才是一小部分员工,这个幼儿园的人数有不到20人也差不多,连级单位(幼儿园书记称指导员)李茹他妈是指导员,崔元超他妈是舞蹈音乐老师,年轻一点都是知青(北京,杭州,天津,哈尔滨)老一点的就是四师家属。崔元超他妈毕业于天津师范学院,高级幼儿教师,(唯一有证,有学历的)</p> <p>这张照片前排左三是我母亲段润玲,左四李茹母亲(指导员)左五李砚琴(崔元超母亲)第四排右一邝老师家属,左一,左二食堂伙夫。其余年轻的大部分是知青(北京,杭州,天津,哈尔滨)摄于1975年,师直幼儿园部分员工合影)</p><p>据李维亚回忆:我妈当时在师家属的加工厂(好像是做衣服的)。二排右二跟我妈长得有点儿像,我哥说她姓朱,他爱人叫王洪义是师部的厨师,也是和我家从长春到黑龙江的。我们两家还挺好,我家一来客人都是把王洪义请来炒菜。记得和我妈在加工厂上班的有小娜的妈,金部长的家属,白令旭的妈,郑林海的妈妈,王国宝妈妈,甘牧妈妈。我还没印象师部有幼儿园,我妈在长春一直在16军幼儿园,不知道到密山之后转工作了,我哥说我妈嫌小孩儿闹的慌,那个加工厂就在大厦,离家近。@君羊 @东方和平 对!我母亲也姓段,我父亲段润发,我母亲段润玲(同辈同村的)据我父亲讲:当时申请结婚登记时部队没批准,原因是不允许近亲结婚,部队派人外调,了解情况后才批准结婚。</p><p> 李茹父亲李同勤在师直印刷厂任厂长,我那时经常找李厂长帮忙把我自巳装订的速写本进行裁剪。没少麻烦人家。</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76年1月,背景是哈尓滨北方大厦宾馆。</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和这个会议都是具有历史性意义,也是兵团四师三大部师(司,政,后)首长最全的一张照片。(四师师首长在此宾馆传达中央军委关于建设兵团撤销重要会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李加里常委,</p><p class="ql-block">朱万祥常委,</p><p class="ql-block">金培槐部长,</p><p class="ql-block">谢景文常委。</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张和副师长,</p><p class="ql-block">张斗副政委,</p><p class="ql-block">童徳山副政委,</p><p class="ql-block">王琪副政委,</p><p class="ql-block">李义坦政委,</p><p class="ql-block">焦颖副政委,</p><p class="ql-block">姜克忠师长,</p><p class="ql-block">牛思惠参谋长,</p><p class="ql-block">杨清海副师长,</p><p class="ql-block">徐维臣副师长,</p><p class="ql-block">邹志强副师长,</p><p class="ql-block">朱崇明主任。</p><p class="ql-block"> 朱万祥是38团的副团长,好像是上海(或山东的)青年;谢景文是38团政治部副主任,上海青年。李加里是44团副政委(北京青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屯垦戍边来聚首,一张命令撤兵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完达密虎乌苏里,从此再无铁字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邹小平</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童徳山副政委,</p><p class="ql-block">韩东升副政委(原41团)</p><p class="ql-block">李义坦政委,</p><p class="ql-block">姜克忠师长,</p><p class="ql-block">杨青海副师长,</p><p class="ql-block">邹志强副师长。</p><p class="ql-block">后排左李加里常委,</p><p class="ql-block">朱万祥常委,</p><p class="ql-block">朱崇明主任,</p><p class="ql-block">张和副师长,</p><p class="ql-block">王琪副政委,</p><p class="ql-block">焦颖副政委,</p><p class="ql-block">牛思惠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张斗副政委,</p><p class="ql-block">徐维臣副师长,</p><p class="ql-block">金培槐部长,</p><p class="ql-block">谢景文常委。</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76年1月哈尓滨北方大厦宾馆。</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首长们的表情都比较凝重,他们也即将面临选择,这是一张“散伙照”是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见证(四师师首长在此宾馆传达中央军委关于建设兵团撤销重要会议)</p> <p class="ql-block">1975年四师文教办北京知青马焱(借调)油画(李斌画)</p> <p class="ql-block">1975年6月四师干部科副科长郑善德儿子郑林海(李斌画)</p> <p class="ql-block">1975年冬四师干部科干事林起主儿子林涛(李斌画)</p> <p class="ql-block">林浩,李斌画于1977年12月2日</p> <p class="ql-block">段清,李斌画于1977年12月2日。</p> <p class="ql-block">林浩,李斌画于1978年5月18日。</p> <p class="ql-block">罗智慧,李斌</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一赵德勇,左二焦崇生,右一赵德猛。</p> <p class="ql-block">1967年林浩和母亲,妹妹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四师干部科干事林起主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迟利,迟平,迟军。</p> <p class="ql-block">李斌去兵团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李斌(上海知青)</p> <p class="ql-block">沈嘉蔚离开上海去北大荒(建设兵团)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沈嘉蔚(浙江嘉兴知青)</p> <p class="ql-block">沈嘉蔚(浙江嘉兴知青)</p> <p class="ql-block">富安辰</p> <p class="ql-block">孙强(北京)</p> <p class="ql-block">张岱忠</p> <p class="ql-block">段玉梅</p> <p class="ql-block">吴彦</p> <p class="ql-block">段清</p> <p class="ql-block">謝景文(上海知青)原兵团四师党委常委。"粮食不过黄河不探亲,不跨长江不结婚”精典口号。</p> <p class="ql-block">张观仪老师(上海知青)</p> <p class="ql-block">李春阳(李吉宁妹妹)</p> <p class="ql-block">诸荣娣,上海知青,原师后勤部商业科(管局产品管理处)。</p> <p class="ql-block">田仲华田仲华,北京知青,原师后勤部供应科(管局为财务处)。</p> <p class="ql-block">赵五一(北京知青)68年在四师35团”72年调入师卫生科助理员。(照片摄于1967年)</p><p class="ql-block">《段副政委带我们种玉米》🌽我是1971年在裴德医院医训队毕业后分到四师机关后勤部卫生科的。师部机关在八一农大时,办公楼前有很大一块空地。在农业学大寨的时代,分给司政后三家种玉米,看谁家种的好。后勤部段副政委带我们年青人去种地,随着苗的生长,三块地的玉米苗各显不同,政治部的玉米长得像笔杆,司令部的开始长势很好,比后勤部的高出一截。段副政委带我们在地里研究分析后,带着我们施肥、壮苗、松土。虽不如司令部的玉米长得高,但粗壮,那段时间下团回来就常到玉米地里看苗。一成为后勤部年轻人下班后的关心的话题。秋后,后勤部的玉米大获丰收,得了第一。段副政委在带领我们种玉米中,和蔼可亲,以身传教,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p><p class="ql-block">@赵五一 说起种地勾起我很多回忆,72年我家刚搬到连珠山时候住的平房有前后院,前院后院都栽着沙果树,我父亲为了种时令蔬菜把沙果树都砍掉了,前院种上了地黄瓜,架黄瓜,菠菜,韭菜,豆角,茄子,西红柿真是应有尽有简直就是一个蔬菜小基地,自给自足。自从种上了菜后每天早上天不亮父亲就把我打发起来去我家西侧公共厕所积粪,等待它发酵后施肥到蔬菜地里,那味道足的直刺鼻子(你们懂得的)再拉上水菅开始浇灌地,顺着地垄一行一行浇透它,不是吹嘘那蔬菜长得绿油油的,每天当吃上新鲜的黄瓜,西红柿时候再累也值了!也许是那时干农活累的,个一直再没长[偷笑]我家后院养些家禽,什么鸡,鸭,鹅成群成队的,早上放它们出去,鹅在前面领队,鸭子跟其后迈着整齐的步伐欢快的唱着歌直奔大厦附近的水沟……放学到家第一任务就是给鸡,鸭,鹅准备一天的伙食:剁菜,拌面夫子名副其实的公社饲养员。出了我家后院门隔一条小道对面又是我们家种的苞米和向日葵的地,大约有三分地(苞米长的高,还是白苞米,大寨品种)我家地头有一条水沟,越过水沟就上马路(沙土路)也就大厦门前那条大马路直通密山县城……因为我家隔壁是后勤部副部长王建华的家,也就是王小伟,王焱家,他家沙果树每年到结果的时候,硕果累累,长势喜人,果树分枝顺着他家杖拦越过我们家后院,我就顺手摘下先尝为快, 那沙果酸酸的,甜甜的,美美哒[坏笑]那时师里还额外分配每家每户一亩地在山上,每逢星期天家家户户都到山上忙碌着自留地,尤其到了秋收季节,一派繁忙景象。 ——段清</p> <p class="ql-block">陆咏梅(上海知青)</p> <p class="ql-block">陆永梅(上海知青)师司令部计划科,(管局基建)</p> <p class="ql-block">车玉华(哈尔滨知青)师直学校语文老师。</p> <p class="ql-block">范文英宁波知青,兵团四师四十团(8511农场)副政委,返城后曾任浙江省厅级干部。</p> <p class="ql-block">65年兵团四师四十团北京知青李慧娟。</p> <p class="ql-block">兵团四师四十团李慧娟(北京知青)与王淑清(双鸭山知青)合影(摄于1 9 6 8年)</p> <p class="ql-block">钟勇(北京知青)师宣传队</p> <p class="ql-block">宫晓东(北京知青)师宣传队</p> <p class="ql-block">楼为华(上海知青)原四师电影站放影员。</p> <p class="ql-block">马焱老师(北京知青)师直属学校老师</p> <p class="ql-block">吴翕清四师公务班公务员</p> <p class="ql-block">刘万超(牡丹江知青)师宣传队</p> <p class="ql-block">刘万超(牡丹江知青)</p> <p class="ql-block">赵明宇(原四师保卫科干事)</p> <p class="ql-block">刘克成在四十三团机炮连当文书时照片,1970年</p> <p class="ql-block">刘克成在四师水泥厂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吴树岭(哈尔滨知青)68年拍摄于43团团部照像馆,43团卫生队卫生员后调入师卫生防疫站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师部警通连警卫班战士苗胜国(上海知青)</p> <p class="ql-block">师部警通连公务班长刘国安(上海知青)</p> <p class="ql-block">师部警通连首长公务员李强德(上海知青)</p> <p class="ql-block">师部警通连首长公务员李强德(上海知青)</p> <p class="ql-block">师部警通连警卫班战士郎胜(北京知青)</p> <p class="ql-block">鸡西知青夏阳生。</p> <p class="ql-block">师部警通连首长公务员小马(右一,齐市知青)左一男孩特别像雷锋。</p> <p class="ql-block">赵明字与张慈忠在师部〈农大)后山合影</p> <p class="ql-block">赵明宇与李强德在师部(农大)后山顶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师部警通连警卫班战士苗胜国(上海知青)</p> <p class="ql-block">潘玉华(上海知青)张春丽(北京知青)</p> <p class="ql-block">刘玉华(哈尔滨知青)张春丽(北京知青)</p> <p class="ql-block">于志强,于志刚,于志超</p> <p class="ql-block">朱嘉明(1972年)</p> <p class="ql-block">昨晚整理我保存的《走向未来》丛书,共80种。几乎每本书的题目都是精彩的,相当比重文本的选题和内容,即使四十年之后,并未陈旧过时。例如《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信息革命的技术源流》,《人的创世纪》,《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昨天今天明天》。近四十年前,筹备这套丛书的几次会议历历在目。如今,第一任主编包遵信先生已经作古。惜哉。金观涛先生,唐若昕先生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我的好友戴士和和他央美同学设计了如此震撼的封面,是出版业历史绝响。那时,我们都年轻,相信科学和知识影响未来,甚至决定未来。《走向未来》丛书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理想的,正在远去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朱嘉明和宋耀良(连珠山)</p> <p class="ql-block">楼为华</p><p class="ql-block">致友人书:仔細读了你凌晨书写的微信,非常欣慰。从中感覺到,你的成长和精进,同時也感谢你的理解和懂得。我有那种,把所有事情都自己扛的习惯,这给我带来快樂也造成崩潰,助人為樂的同時,也会使自己落难,把人救出火坑,自己却掉入坑中,无法自拔,被救之人却扬长而去,把雨伞送人,自己成了落汤鸡,遭人耻笑,世上行得春风,未必都有夏雨,世事如此,我痴心难改,这也许就是所謂的天注定。我想用告家人书,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向往和决断,确实,如果不再下狠心,梦想将成一枕黄梁,毕竞我巳奔七之人。满肚子的心酸事不把它变成一纸荒唐言,似乎于心不甘,一个人的生命,走向末端之时,应该对自己和后代,乃至这个世界有个交代。我不是想创什麼辉煌,实际是想表达和回顾,向后人叙说,我是谁,我来自哪裡,我想要什麼,或者我在寻找什麼?这一生的追求,失去和得到,在我灵魂深处汹涌澎湃,堵在我心头,难受!不让它奔腾出來,就无法闭上双眼,也难以上天堂。我深知,对于一个在商场跌打滚爬三十余载没碰过笔墨,只有小学文化的我来说,握笔潜行,无疑是在心灵的炼狱中煎熬,要比经商挣钱,更难上加难,一个近七旬老翁,重走文青之路,前途真的漫漫,可是,我的命,由天不由我,天命注定我别无选择,我从来都是高调把自己逼上绝路,不成功便成仁,八三年在西宫影评,提出举办刘晓庆系列活動,难度之大,匪夷所思,八八年,在手无分文时,高调在西宫宣布,承包建造仿古文化商业街,在众人笑話中,用空麻袋背米,一炮打响,大获成功。九一年,出狱不久,赴北京半日时装公司,接手出口俄罗斯羽絨服外贸订单,一周内组织货源,整理打包,在俄國飞机抵達前,送到机场,堪稱奇谈。九三年在白玉兰渡假村,举办桃花节系列活動促销,创上销售高峰传为佳话。九七年,再闯京城,克服艰难困苦,完成先锋粮农上市,无法复制。二千年,临危赴山東邹平,出任西王集团掌门,使企业频临破产到大展宏图,从不到一亿营收,五年创至三十多亿,并再次在香港上市,成江湖传奇。二零零五年,再返北京,执掌嘉华控股拨开重重困擾,完成与万通集團的整合,与冯仑结盟合作,为嘉华集團十年证券投資,创下硕果累累,像天方夜谈。二零零八年,自创弟兄农庄和天画影业,也都生机无限,前景美好。我的人生,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累并快樂着,像打不死的小强,一路亡命奔波在江湖,上帝保佑我,完成了人生中一件件,常人无法想像的狂举,创造了自己的人生奇迹,让曾經羞辱耻笑我的人无语,让坚持看好鼓勵我的人欣喜,让我的家人们过上好生活,让巳经离异的前任得到安慰,让能够找到的好友分享收获,这三十年来,我永不停歇,向一切,我所感覺到,遇到的弱勢群体和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点燃我微弱的烛光。我来自一个穷人的家庭,良善是我們家族传家宝,当我看到,我幼小尚不懂事的女兒,把要去买冰辊的拾元钱,跑去放到路边乞討的老人手中时,我感到良善的基因不会被财富所转变。我永遠是一个傻傻的穷小子,并乐于成为低端人群的一员。享受江湖的良善和仁义,不羡庙堂权势的荣耀和傲慢。写作是为了记录,把人世间良善和良知,江湖中的义人和仁举,自己相遇相识的人和事,如实叙达,同时,把自己以往羞于出口的一切好事,坏事,臭事,都坦诚告訴后人,成功背後的艰辛和羞辱,光彩后面的污泥和至暗。在我們走向天堂面對上帝之前,我們必須洗尽在人间的污泥浊水,母亲把纯洁无邪的婴儿降生人世,我不能藏着任何不洁不诚实的污泥,去见我的圣母和先祖,用文字作最后陈述,既是自我救赎,也是沉默已久的呐喊,希望庙堂和江湖都能了解,一个穷小子的心路历程,听到他对于星球安宁,人类和平,生命自由,环境友好,民众富康,国家正义的诉求。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终点,不管我的终点在何地何时,我都會义无反顾的一路狂奔,笑着告别昨天,今天,消失在没有明天的未來。这也是我对你和友人们的告白,在现实中的今天与大家的疏离,只为在心灵和未來永遠与你們同在!</p> <p class="ql-block">四师军务科科长宁子海和妻子。</p> <p class="ql-block">沈辉(原四师供应科科长)</p> <p class="ql-block">杨锡凰</p> <p class="ql-block">四师供应科科长沈辉和妻子杨锡凰。</p> <p class="ql-block">我阿爸,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首批入朝,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疆场上战士们一腔热血,双腿跑赢敌军的战车,持枪击败敌方的飞机大炮,最终赢得抗战胜利[胜利]。 期间,老爸表现出色,三次荣立三等功,直至1958年随部队从朝鲜撤回。而今,我90+阿爸坚持写抗战回忆录,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拳头],正是这些最可爱的人用信仰和生命捍卫了和平,才换来祖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向抗美援朝老战士致敬!㊗ 我威武的老爸,帅气的老爸开心快乐,健康长寿!。 ——李维亚</p> <p class="ql-block">宣传科科长迟中则和妻子。</p> <p class="ql-block">四师宣传科科长迟中则全家福,迟利,迟平,迟军。</p> <p class="ql-block">四师副师长杨清海全家照</p> <p class="ql-block">1976年冬</p> <p class="ql-block">1976年海龙与朱嘉明,沈特元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6年四师宣传科</p> <p class="ql-block">76年四师政治部同事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76年兵团撤销后四师政治部全体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宣传处的部分人员(1976年冬)</p> <p class="ql-block">兵团撤销后师政治部宣传科同事合影留念(76年)</p> <p class="ql-block">兴凯湖农场鹿圈五个鸡西知青,上左李钢军,王洪波(后在师部生产科)李铁军(李钢军哥哥)下左刘克成,下右吴树岭(后来到师部卫生所卫生员)</p> <p class="ql-block">这张在兴凯湖里的照片,是当年我们承办兵团各师计划汇总会的留影,也弥足珍贵(苗金华、老窦、何振江处长、赵洁生。</p> <p class="ql-block">这张在兴凯湖里的照片,是当年我们承办兵团各师计划汇总会的留影,也弥足珍贵。苗金华、老窦、何振江处长、母松华,赵洁生。</p> <p class="ql-block">师司令部计划科陆永梅(上海知青)和荒友在田间地头(左二)</p> <p class="ql-block">73年夏四师物质科合影左起:吴子南,张志强,赵洁生,王刚明,朱宗楷,窦久春。(摄于连珠山奋斗电影院)</p> <p class="ql-block">四师后勤部副部长王建华,物质科赵洁生。</p><p class="ql-block">赵洁生:王部长是非常可敬可亲的老领导,也是平易近人,和我们打成一片的专业干部(他懂医),但修水库、建大礼堂、到湖北建化肥厂等重担都压给他,而丝毫没有怨言,成天乐呵呵地,给我的印象和教益实在太深了,只是离别我们太早啦!我退休前(2011年初)专门去大连看望慈祥的孙大姐和小炜、小虎,至今时常会惦念起点点滴滴。愿他们全家平安!岁月有期,情谊无价!</p> <p class="ql-block">1974年,哈尔滨斯大林公园。赵洁生、王部长、李树棠、王家焯、李学成、(李树棠是王部长的好友,哈尔滨文化局的一位领导,也是山东胶东人,右二王家焯,司令部基建科副科长。湖南湘潭人,和毛主席老乡)有时师里人去哈尔滨出差住不上旅馆(计划经济啥都紧缺),就住在老李家,(他家在南岗邮政街,夫人叫迟世梅,两个儿子)对我的很好。</p> <p class="ql-block">赵洁生(师物质科)金友国(33团本地青年)吴翕清(师公务班公务员)</p> <p class="ql-block">前面右一刘万超,后排左起保卫科赵明宇,中间作训科小武,牡丹江知青,后被送去上大学,右边干部科小孟,宁波青年,锻练时有点象体操运动员。</p> <p class="ql-block">时间应該是七四年或七五年。当时派驻三十八团的还有一个队驻一连,队长是保卫科的副科长。总领导是政治部仇副主任,我和刘参谋跟仇副主任驻团部,后来仇副主任决定我们一起去了二十一连,和连队同吃同住同劳动,住宿舍我门自己烧炕。师部派驻三十八团二十一连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和该连领导班子在连队的合影留念。前排右起张黎献、李斌、付军凯、连队付指导员、李昆工作组成员、连队指导员知青。后排左起黄诚干事、刘凤庭生产科参谋,以后是管局局长、于连长后是某团副团长,农场的书记、呉润泉副科长、两位副连长、我。缺少干部科林起主,后是管局组织部长,管局领导班子成员。</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虞迅的遗物,他去世前在我杭州会所住了近一百天,因身体确实不适,返回上海看病,后住院一个多月后逝世,我发动上海数十位战友给虞迅送行。尽了最后一份心意,小虞早逝给我们敲响警钟,务必多多保重。</p><p class="ql-block"> ——楼为华</p> <p class="ql-block">大约1977年左右,物资处全体同志在连珠山镇原大厦前合影。</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苗金华(杭州)、谢宝中(北京)、王星白、邵昌X(上海)、厉润恒、母松华(哈尔滨)、李俊民、刘振岭(牡丹江)</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赵洁生(杭州)、何振江、王健华、笪长庆、薛传山、窦久春。</p><p class="ql-block">其中薛传山、厉润恒赵洁生的入党介绍人。</p> <p class="ql-block">前排第一是杨锡凰。三排右一张淑云。这是70年工作队进入眉山机械厂结束后在密山后山</p> <p class="ql-block">70年在密山集解场和厂领导一起合影,前排第二是杨锡凰,第四张淑云</p> <p>左起张斗副政委,王琪副政委,邹志强副师长,张和副师长。照片背景珍宝岛,摄于1976年6月10号。</p> <p>三十六团首届庆功授奖誓师大会留念(摄于1978年2月)照片中我看到秦岭峰的父亲秦焕文政委,左起第二排第八位。</p> <p class="ql-block">那个政委貌似叫姜元昌,也在大连貌似活到100岁。最后一排中间的最高的大长脸的就是我们团的姜政委。右边黑衣服的是57团张宝林,后来到我们61当厂长,我爸干书记两个人的名字就想兄弟,他叫张宝林,我爸叫张宝晨(认识一个兵团六师的朋友,此照片由他提供的)</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摄于1975年初春,四师徐维臣副师长,在水泥厂检查化肥生产车间的生产进度。</p> <p class="ql-block">1975年春水泥厂干部职工,在铁道专用线火车皮上,抢卸化肥生产原料磷矿石。</p> <p class="ql-block">四师保卫科全体干部(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43团现役军人合影留念!中间团长符仲望,后牡丹江管局副局长,北京监狱管理局局长。非军人右一符仲望(管局副局长),右二刘清和(场长),右三万金泰(书记)。</p> <p class="ql-block">这两张珍贵的照片,它摄于1976年3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司令部,后勤部全体官兵合影。当年中苏关系紧张,冲突不断。中央决定在黑龙江成立生产建设兵团六个师,执行“屯垦戍边”任务。调派了三千现役军人,五十万知识青年投身兵团。是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献给兵团,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四师后勤部全体人员合影名单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第一排左起:章连根,母松华,程纪云,李标明,陈海鹏,张天然,李俊民,张云其,吴翕清,李学成,高建,王林,赵洁生,刘振岑,张洪晨,祝文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第二排左起:潘乐山,陆忠汉,张振锁,李风春,王侦杰,宋恩祥,杨昌道,王建华,金培槐,颜进,计海秋,段润发,笪长庆,范布睢,沈辉,徐先秋,于广栋,徐春清,封日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第三排左起:高连贵,曹德仁,金有国,沈金海,田仲华,夏顺体,诸荣娣,赵五一,王立凡,沈力青,潘立灵,张玉春,吴庆丰,林宝堂,杨立翔,辛德仁,王福忠,毕跃武,唐来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第四排左起:赵家齐,王兴伯,矫恒安,董振芳,杨仲伟,张荣环,岳永明,谢宝中,贾跃先,夏德文,徐勤叙,夏明福,闫本吉,王复仗,䆬久春,张国华,陈德梯,贺长海,苑兆德,冯为民,何承德。</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师蓝球队全体队员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右起:1、罗干事2、韩金兰3、田向荣4、李 静5、付云霞6、张秀璞7、田巧弟8、梁 宁9、赵卫平10、?11、孙志新12、吴凤茹</p><p class="ql-block">后排右起1、周 栋2、左振滨3、史继全4、沈彪鹏5、赵延武6、王克正7、王玉生8、傅启明9、李新民10、?11、孙士西12、马胜利</p> <p class="ql-block">四师四十团(8 5 11农场)女篮球队员。</p> <p class="ql-block">洪立新原39团广播员后调入师部广播站播音员。照片中男性北京知青马焱。</p> <p class="ql-block">四师四十三团知青部分照片。</p> <p class="ql-block">68年陆明(上海知青)年仅15岁,离开上海奔处黑龙江建设兵团4师34团(858农场)陆明老师的外婆三十年代从事幼儿教育工作,陆明老师的母亲也是教育工作者,教育世家。陆明老师是我们师直小学时期的美术,音乐老师(遗传基因)记得上音乐课时陆明老师脚踏风琴,边弹边唱,手脚并用,动作优美,同学们立马被这种氛围所感染,很自然地与老师的拍节唱起来。因此大家都喜欢上她的课,那时少儿歌曲都是跟着陆明老师学唱的。陆明老师开朗活泼,多才多艺,是不可多得的才女。她也是我的美术启蒙老师,她教会我们画幻灯片,在小小玻璃片上涂鸦绘画,再用糯米纸轻轻敷一层,保持画面不染色,达到永久保留。记得当时画的“收租院”我们美术组几位不但要画幻灯片还制作幻灯播放机,并肩负起讲解员和幻灯片放映任务,在全校放映,受到学校师生的好评和喜爱。那时每逢星期天组织我们美术组几位同学去郊外写生,带上面包,汽水等食物,和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岁的老师在一起别提有多兴奋了,她长着一张很可爱的娃娃脸,与我们一起玩耍,要多开心有多开心,和活泼可爱美丽漂亮的陆明老师在一起度过了美好少年时代。陆明老师从小受外婆基因遗传,耳闻目染,家学渊源。75年陆明老师因在学校表现出色被保送到上海师范大学幼儿教育学院美术系读书(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从事老本行幼儿美术教学,八十年代初赴美留学,毕业后留在美国哥伦布从事幼教至今。据陆老师说,她妈妈在上海市某中学当老师同时担任班主任,68年轰轰烈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为了能给妈妈减轻心里上压力,背着妈妈偷偷地去报名北大荒建设兵团(刚满十五岁)临走时在上海火车站妈妈为她送行时,妈妈哭的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那场面令她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施建英(上海知青)四师四十三团。</p> <p class="ql-block">施建英与谢念林</p> <p class="ql-block">青春芳华的岁月!</p><p class="ql-block">激情燃烧的岁月!</p><p class="ql-block">珍藏!珍贵!珍惜!</p> <p class="ql-block">这张大喇叭的照片是43团宣传股的谢念林、姚莫诩、张宝玲。</p> <p class="ql-block">四师四十三团宣传股张宝玲,谢念林(北京知青)姚莫诩。</p> <p class="ql-block">四十三团井通连</p> <p class="ql-block">四师卫生科全体,后排王桢杰副科长和宋恩祥科长,,贺昌海(上海知青)前排张玉春,赵五一(北京知青)</p> <p class="ql-block">当年为解决兵团缺医少药,卫生队伍业务能力差的问题,师里依靠裴德医院原有的卫校教学资源,开办了第一期医训队,由于当时中苏形势紧张,以及文革抓革命促生产的大气候,并为建设医院三线,学校选址办在完达山老林中,在山上挖地窨子做教室和宿舍,成就了我们不一般的医训队生活。1970年冬,医训队的领导和学生们在学校大门口合影,身后就是我们的半地下室教室,隐蔽吧,符合战备要求。</p> <p class="ql-block">四师卫生战线学大寨会议,1976年召开。</p> <p class="ql-block">大约1977年左右,物资处全体同志在连珠山镇原大厦前合影。</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苗金华(杭州)、谢宝中(北京)、王星白、邵昌X(上海)、厉润恒、母松华(哈尔滨)、李俊民、刘振岭(牡丹江)</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赵洁生(杭州)、何振江、王健华、笪长庆、薛传山、窦久春。</p><p class="ql-block">其中薛传山、厉润恒是本人的入党介绍人。</p> <p class="ql-block">邹小平,石庆光、金东平、仇战健、富安辰、刘宏宇、富强(富安𠩐的侄儿)摄于沈阳中山广场。</p> <p class="ql-block">赵洁生,李学成(97年11月23日)</p> <p class="ql-block">钟勇</p> <p class="ql-block">钟勇</p> <p class="ql-block">宫晓东</p> <p class="ql-block">宫晓东(北京知青)我熟悉他,那时在演出队是一号男主角,演出队这些男孩女孩子们拉帮结队的常常去后勤部副部长忠臣(后任四十四团副团长)家去蹭饭(演出队驻地离忠副政委家只隔两趟平房)忠副部长妻子人长的漂亮,好交际自然和演出队一帮年轻演员们打的火热,宫晓东就是她家的常客,我又和忠副部长三儿子三营是同班同学我俩的关系老铁,一来二去我和宫晓东也就熟了,自从他调到解放军二炮文工团后再也没有联系,在四师铁群里又和他巧遇,宫晓东还是演出队张元鹏的伯乐,四师演出队下团慰问演出时宫晓东一眼看好团演出队的演员张元鹏,然后把张元鹏调到师演出队,宫晓东在二炮文工团站稳脚跟后又把张元鹏从师演出队调到二炮(后来调到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任副导演)这件事是张元鹏亲口告诉我的。</p> <p class="ql-block">左起:金克明、三位待确认、李斌、李加里、朱万祥、潘玉华、赵洁生、史高正、张 楠(加里之子)</p> <p class="ql-block">左面宫晓东、许明哲、许志忠、***,后排刘大力、侯永青、张元鹏、周永亷、任京志、姚居亚、田向荣,中间楼为华、朱嘉明、张春丽、王志乐、李加里,前排崔可法、侣海林、刘万超、郭以谨、范明荣。共二十一人。(2022,10,1)</p> <p class="ql-block">四师演出队暨管局演出队人员名册</p><p class="ql-block"> (1 9 7 0 ~1 9 7 9)</p><p class="ql-block">领导及男演员名册</p><p class="ql-block">孙淑芬(已故)吴润泉(已故)霍德富(已故丿车龙三(己故)范国栋(己故)冯云𡰪,刘丕中,农中南(已故)崔可法,王春荣,范元恒,姚惠民,孙世俊,叶彬,徐林强,刘学义,朱英华,虞正民,魏春雨,付军凯,宫晓东,钟勇,王仲年,芦笙(已故)刘学斌,刘万超,徐秋林,张元鹏,刘广海,谭𨒂华,王泽义,于来庆(二狗己故)郭嘉鸿(己故)高原,马国华,李洪发,徐乐生,袁铭新,满开勇,高英珠,张宁,孟富伦,王晓辉,金友发,侯永清,金先敏,陆东风,张联生,关克俭,陈兆雄,祝普海,张文𤋮,陈本范,王宝福,将春生(己故)李锐奇,陈强,周承林,毕武胜,陈宜宾,孟晓斌,许明哲,富安𠩐,朱承𨩙(己故)徐文祥,王玉才,冯长生,龚彪,石昆喜,张健,张理建,石永昌,吕崇实(己故)(7 3名)。</p><p class="ql-block">女演员名册</p><p class="ql-block">吴融,黄桂兰,宋佳(已故)宋健,柴明,于曰世,王晓渤(己故)翁思东,熊蓓翎(已故)任京志,马玉辉,洪淑梅,王玉兰,高晓梅,苗慧萍,王淑芳,刘白雪,孙晓茉,张羡生,张慧华,赵丽华,侣海林,桑淑霞,李丽荣,肖玉敏,赵淑芬,姜云,周永廉,赵凯歌,李桂琴,张子军,张慧萍,朱丽敏,刘天云,林玉华,马兰,李颖,李岘,赵丽,狄红,许曼虹,唐仕娟,方玮,陈英,殷淑兰,黄玲,杨鲜华,孙雪英,张爱军,丛英,车玉梅,范明荣,詹志英。(5 4名)。 </p><p class="ql-block"> (2 0 2 1年4月5日统计)</p> <p class="ql-block">1976年《当号角吹响的时候》话剧己确定入选进京汇报演出,先是唐山地震,后是毛主席逝世,最后是政治原因,所以未能成行,留遗憾!</p> <p class="ql-block">独幕话剧《当号角吹响的时候》最初剧名《春英》编剧晓范,四师宣传科干事范国栋(己故)</p><p class="ql-block">剧中人物从照片起左往右小田(陈强扮演),老连长(张元鹏扮演),郭春英(余曰世扮演),刘大志(宫晓东扮演),小罗(宋健扮演),还有一位人物这张剧照里没有,宋连成(崔可法扮演)这个角色是演反面人物。</p><p class="ql-block">当时师宣传队还演过独幕话剧《夜闯完达山》《枫叶红了的时候》《第二次握手》《北大荒人》等优秀剧目,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和喜爱。电影《北大荒人》编剧:范国栋。</p> <p class="ql-block">于曰世</p> <p class="ql-block">宫晓东</p> <p class="ql-block">张元鹏</p> <p class="ql-block">宋健</p> <p class="ql-block">陈强</p> <p class="ql-block">张元鹏</p> <p class="ql-block">崔可法</p> <p class="ql-block">这是张元鹏在《北大荒人》扮演的车向阳。</p> <p class="ql-block">《北大荒人》剧照。从左往右高健民(陈强扮演),江志红(许明哲扮演),车向阳(张元鹏扮演),黄燕子(洪淑梅扮演),黄老清(陈兆雄扮演)。</p> <p class="ql-block">这是话剧《北大荒人》的剧照,编剧晓范,照片左为黄老清(陈兆雄扮演)右为高健民(陈强扮演)。</p> <p class="ql-block">这张剧照也是《北大荒人》的剧照,人物比较多。从左往右1群众(候永清扮演),2群众(刘光海扮演),3车向阳(张元鹏扮演),4群众(),5江志红(许明哲扮演)6群众(谭延华扮演),7高健民(陈强扮演),8黄燕子(洪淑梅扮演),9群众(于来庆〈己故〉扮演),10纪庆山(崔可法扮演),11黄老清(陈兆雄扮演),12大学生(黄玲扮演),后面两个左群众(蒋春生〈己故〉扮演),右群众(马国华扮演)。</p> <p class="ql-block">《北大荒人》全体演职人员。</p> <p class="ql-block">黄玲在练功。</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舞蹈队练功的照片,左边是洪淑梅,中间是黄玲,右边的是王玉兰。</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去牡丹江演出,白天去镜泊湖游玩的照片,左起蒋春生(己故),陆东风,刘光海,张元鹏,马国华。再下一排第一二个我想不起来叫什么名字了,第三个是王玉兰,再往下是马兰,钟勇,第三个也叫叫不出名字了。如果你需要其余几个人的名字我可以再问一下别人。</p> <p class="ql-block">兵团四师演出队部分女演员</p><p class="ql-block">从后排左边:洪梅,刘天云,赵凯歌,王玉兰,朱丽敏。</p><p class="ql-block">中间左起:牛立新,林玉华,马兰,殷淑兰,陈英。</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马玉辉,余曰世,张慧萍,宋健。</p> <p class="ql-block">四师四十一团战友业余宣传队</p> <p class="ql-block">2005年四师演出队建队35周年在北京聚会。</p> <p class="ql-block">2015年四师演出队建队45周年在密山聚会。</p> <p class="ql-block">2018年四师演出队在北京聚会。</p> <p class="ql-block">2021年四师演出队京津两地人员在北京聚会。</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7日四师演出队在北京聚会。</p> <p class="ql-block">从最后排开始,第一排左起宫晓东,候永清,金先敏,马国华,周永廉,任京志,陈强夫人,范明荣,钟勇,刘广勇(洪梅丈夫),陈强,徐林伟,王泽义。第二排左起张元鹏,余曰世,丁相海(余曰世丈夫),范元恒,陈兆雄,刘万超,许明哲,侣海琳,龚彪,龚彪夫人。第三排左起孙世俊,王晓辉,张健,赵凯歌,富安辰,张岩(徐林伟夫人),洪梅,王香玉。</p> <p class="ql-block">2 0 2 4年1 0月1 9日</p> <p class="ql-block">四师四十一团战友业余宣传队</p> <p class="ql-block">四师四十一团战友业余宣传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