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好在哪里?

仁者乐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面评了获一等奖的两首诗,当然是挑毛病的。致于是否有道理,每个人都会依个人学识与理解,做出自己的判断。喜欢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但一定要有理有据,逻辑关系严密,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这一次单说这诗好在哪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仍然不论格律,有人会不解,评古诗中的绝句与律诗为什么不论格律呢,如果不合呼格律要求还称“绝”与“律”吗?当然不能。既然在题目上称“绝律”,那作者不但懂得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在平庂粘对等等那是一定经过精心调整遣词的,如果这基本的都做不到,怎么会写“绝”与“律”呢?怎么敢去称自己的诗为格律诗呢!这是其一。其二,格律必定是技术问题,说通俗一点,它就是个公式,只要按要求套用,人人都可学可会。然而,诗的思想与艺术却是截然不同的,有道是方法可学,思想难教。天下的老师大师没有一个人去教你怎么“思想”,自自的所思所想,别人怎么教?思想这东西是通过综合学习,自身领悟形成的东西,是具有完全的自我性,别人代替不了。诗的思想性、艺术性也同样具有这种特性,要有自己的审美体验与认知。所以古诗词评论,我从不看、也不论格律问题,就象你与高中同学论小九九背的对不对,这是不是有点笑话。之所以写这么一段话,因为网上经常看到一些人专门分析别人诗词合不合呼格律的,装成很专业很有学问的样子,其实这本没有那么深奥,也没有更多探讨的余地,只要称“绝与律”,就一定是按格律要求来做的,不合乎的也就称作古风或古体诗也就罢了。最重要的还是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也是本人谈诗论词的初衷与想法。这看似有点跑题,也算是借题发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言归正传,看这首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句,俯看镜湖千顷明。起句直接点明诗意的出发点,统领全篇。“俯看”说明站在高处,“镜湖”说明水面很平,那一定是无风,所以有了“千顷明”。这一句就让我们看到了气势开阔、平静优美的一幅风景。而且让我们和诗人一样的感受到了那种心胸顿然开阔以及愉悦的情感,画面诗意感极浓,更是带有无限豪情在里面。第一句抓到了情与景的融合,不自觉的就会赞叹一声,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句,訇然奔泄万山惊。这一句写的是闸坝放水的情景,与第一句的情景是连贯的,虽然是另一幅画面,但意境上是递进的。上句写平静,而且是开阔的静,而这一句表现的是动,而且是激流奔腾的动,这里有水的动与静的内在联系,更有平静与奔腾的诗意联系。“訇然奔泄”准确表达了由静到动的转换,而“万山惊”这种拟人的手法又把水的泄流气势与山融合,因山是不动的,山元素的进入又产生了另一组动与静的强烈对比,也更突出水流的气势恢宏。最妙处是作者用了一个“惊”字,神来之笔,“惊”字在韵角,没有一点奏韵之嫌,反到更为真切自然。那水流的奔涌让人惊奇、让山惊奇是多么的自然。说山“惊”,山不会“惊”,但山“惊”了,这是诗意的想象,内在逻辑合情合理。更重要的是,也表达人“惊”,人“惊”也准确自然抒发了人对自然景观叹为观止的情感。“万山惊”与第一句的“千顷明”不单是景物上的一种呼应与联系,更是一种意境上的递进和开拓。所以我们自然会感叹,精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句,世间几个如君似。前两句已准确的把握了镜湖与泄流的内在特质,并借用景物诗意的表达出了这种境界,宽阔平境,气势宏大。这一句又是一个拟人化转折,用了“如君似”,“君”字是用于人的,但这里用于双相借代,借指“镜湖”,也代指“泄流”,这种借代概括得相当准确,“如君似”就是象你一样,下句回答了象什么的问题。就算我们牵强附会一下说,这个“君”字是带有“君子”含义的,“君子”的拓展含义就是极具正面性和光明性的,这种正面性与光明性也预涵了这首诗的意境与境界。也许作者在写作时并没有想到这么深,但是实际却起到了这种效果。所以这一句转的也比较自然顺畅,寓意深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四句,低处飞扬高处平。这一句无疑是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提炼与总结,而且上升到一个新层次,新境界,新高度,这正是来源于对前两句景物特点准确的把握和提练。“镜湖”既是高处的,也是低处的,这种高低的概念其实都是相对的,“低处飞扬”其实表述的是向下奔涌,水流低处无论什么样的地形地貌都会是平的,这是自然现象与规律,但人赋予思想情感内含,无凝是一种大境界。这种“低处飞扬高处平”的境界,与景物描写和谐一致,是情与景、情与理的和谐与统一。这一句是这首诗思想主题的绝伦之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首诗整体主题思想明确,意向连贯,用词生动准确,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起承转合逻辑严密。最重要的“高处飞扬低处平”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一种哲理。人生,当施展抱负与理想的时候,就当激流勇进,势不可挡;当需要总结沉稳的时候,就应当如平湖秋月,内敛而纳藏。这是人的大智慧,大境界,而这首诗恰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富有哲理意义的命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中不足,标题不准确,不是写坝,而应为湖或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安石 登飞来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飞来峰上千寻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闻说鸡鸣见日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畏浮云遮眼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只缘身在最高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苏轼 题西林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横看成岭侧成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远近高低各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识庐山真面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只缘身在此山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