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您好!</p><p class="ql-block"> 寒假将至,春节将临。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泰和四中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不平凡的2021年,我们一起走过。充满期待的2022年,悄然已至,在“双减”背景下,为确保每一位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我们诚挚地希望您加强对孩子的关心与指导,与孩子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p><p class="ql-block"> 根据市县教育局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现将放假时间安排如下:</p> <p class="ql-block">放假时间:2022年1月19日(七年级10:20 八年级10:30九年级10:40实行错峰放学,家长不得入校,校外保持距离等候)</p><p class="ql-block">开学报道时间:</p><p class="ql-block">老师:2022年2月14日(正月十四)到校</p><p class="ql-block">学生:2022年2月16日(正月十六)报到</p><p class="ql-block">2月17(正月十七)正式上课</p><p class="ql-block">(若有变化,以县教育局通知为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严格落实“双减”要求</b></p><p class="ql-block">一是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双减”政策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双减”工作要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寒假期间的书面作业一般每天平均用时小学不超过90分钟,初中不超过120分钟。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在寒假期间务必做到“三个一律、三个严禁”(即一律不得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一律不得举办学科培训班、特长班、奥赛班、提高班等,一律不得将校园、校舍出让给其它教育机构举办各类培训班;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违规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违规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让学生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春节假期,防止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p><p class="ql-block">二是积极开展寒假托管服务工作。有条件的义务教育学校要积极开展学生寒假校内托管服务工作,编制寒假托管服务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好人员调配、服务内容安排、经费保障、安全管理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好“一校一案”,确保寒假放假前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学校要在放假前,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寒假托管服务实施方案和服务特色,向社会和家长公示托管服务内容,使家长、学生了解有关安排,自愿选择参加。各学校合理安排托管服务,积极会同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提供学生寒假托管服务。</p> <p class="ql-block"><b>一、疫情防控安全</b></p><p class="ql-block"> 广大师生员工切实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养成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常通风、公筷制、少聚集”等良好的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①全体师生,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前往需履行报备手续。</p><p class="ql-block">②加强针到期的老师、学生、前往医院进行接种,做好个人防护。</p><p class="ql-block">③春节期间省外返泰人员、跨省出行人员需提前3天主动向单位、乡镇、社区(村组)报备旅居史。按“应检尽检”原则,所有省外来(返)泰人员在抵泰后24小时内开展1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未出前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p><p class="ql-block">剂满180天未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人员,可就近到接种点接种。</p><p class="ql-block"> 再次提示您: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不举办不参加无防控措施的聚集性活动,在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立即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防电信诈骗</p><p class="ql-block"> 不轻信任何电话、短信、微信的转账信息,不向别人透露个人及家长的信息和隐私。</p> <p class="ql-block">三、交通安全</p><p class="ql-block">1、不可以在马路上横冲直撞,不可以和他人拥挤推搡,更不可以在路上爬车、追车、强行拦车或砸车。要选择正规的交通工具,不坐“三无”车辆,不坐超载车辆。</p><p class="ql-block">2、在车厢内要扶好或做好,不能追逐打闹,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窗外。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更不能在路上学骑车。</p><p class="ql-block">3、骑车时最好走自行车道,靠边行驶,双手不能离把,不能撑伞骑车,不能骑车带人。要和其他车辆拉开距离,特别是小轿车、公交车等等,切忌一味争先。</p> <p class="ql-block">四、消防安全</p><p class="ql-block">1、年终岁末消防隐患增加,家长要加强孩子的看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野外用火。家里的火柴、打火机、煤气、酒精等等易燃易爆物品都不能碰。避免火灾的发生。</p><p class="ql-block">2、发生火情后,不要记挂着家中的物品,应该第一时间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着腰避开烟雾,往开阔的地方逃生,不乘坐电梯,不要跟人群拥挤。</p><p class="ql-block">3、条件允许的话,一旦发现火灾,力争将火灾消灭在初期阶段,学会根据不同的火情使用相对应的灭火方法。</p> <p class="ql-block">五、食品安全</p><p class="ql-block">1、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p><p class="ql-block">2、饭前、便后要洗手,使用干净的餐具,食用健康的食物,不和别人共用碗筷杯碟。在吃东西前,要一闻二看三品,如有异常,应该立即停止饮食。</p><p class="ql-block">3、放假期间也要坚持规律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按时食用,不暴饮暴食,也不要节食。油炸类、膨化类食品要尽量少吃,发育期的孩子要均衡膳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p><p class="ql-block">3、生吃瓜果一定要洗干净,不喝生水,不随便吃野菌、野果、野菜,避免食物中毒。</p><p class="ql-block">4、要去正规的商场购买合格的食物,最好不要去地边小摊购买食物。学会辨认食品的QS标志,不要购买三无食品饮品。选择饮料或食物前,要看清楚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确保食材新鲜洁净。</p> <p class="ql-block">六、心理健康安全</p><p class="ql-block">1、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p><p class="ql-block">2、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p><p class="ql-block">3、保持阳光、积极向上的心理。多进行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p> <p class="ql-block">七:网络安全</p><p class="ql-block"> ⑴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不要把自己及父母家人的真实信息,如姓名、住址、学校、电话号码和相片等,在网上告诉其别人。⑵不要阅读"儿童不宜"的网站或网站栏目。⑶根据与父母的约定,适当控制上网时间,一般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每天不超过2小时。⑷不要受约,不要与网友见面。</p> <p class="ql-block">八:安排好假期生活</p><p class="ql-block">⑴制定寒期活动计划表。在征求父母意见后,制定好寒期生活安排计划表,使我们的寒假生活富有层次性和次序性。⑵安排好假期的学习活动,可以利用寒假期间要求家长配合自己完成一些社会实践活动。⑶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大家可以利用寒假时间学习一些新技能,加强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⑷读读课外书。选好你要看的书,精读,领会。这有利于我们在读书中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考,⑸分担家务劳动。假期里我们可以主动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这不但能减轻父母的劳累,而且对于锻炼自我的劳动能力、自理能力。</p> <p class="ql-block">最后,衷心祝全体老师、家长、孩子们虎年快乐,万事如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泰和县第四中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15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主编 : 肖永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审 : 刘中华 戴利伍 张应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 : 周良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