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已越来越近,我却没有了昔日的激动,家乡的年味才是心中永恒的怀想。</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每逢此时,我就开始扳着手指头,数着还有多少天过年。因为只有等到过年,才能吃到美味和穿妈妈亲手缝的新衣裳。最记得妈妈给我做的那件有菏叶边的衣裳,甭提有多喜欢了。穿着新衣裳,我到处跑,生怕别人没看见,心里特别得意。此时,大人们也开始忙得不亦乐乎,杀猪、宰羊、蒸甜酒,打糍粑,做猪血丸子。糍粑是连接邻居们的情感纽带,体现了浓浓的乡情,有着浓厚民俗气息,采用传统手艺制作,打糍粑是一个力气活。邻居们相互帮忙,先用石磨打,打得越久越有嚼劲越香,然后再印出花样,好几种图样,有荷花,有小鸟,有小兔等等,美丽又好吃。大家忘记了一年劳作的辛苦,沉浸在喜悦之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猪血丸子可谓有名的家乡美味,历史优久,可蒸可炒,是下酒十足的好菜,也是招待客人和送礼最好的佳品,浓郁的腊香味,让人百吃不厌。</span>到了年关柴火灶上琳琅满目,挂满了猪血丸子及各种肉类腊味,应有尽有。一年的收成啊,户户尽显富有。尤其鸡菌,鸭菌,猪舌,干牛肉等等腊质品,是饭前的碟子菜,配上醇酒,令人回味。 </p><p class="ql-block"> 孩子父亲第一年去我家,见到此情此景,惊叹不已,可谓大饱眼福和口福,他们那里风俗略有不同,父亲更是欣喜不已,把老宅室内全部翻新一遍,还买来了席梦思,过年物质也是倾其所有,比往年丰富了很多,堆满了一屋子,为迎接父亲眼里的城里人(其实那山比我家的山更高哦,只是父亲不知道),视为贵宾。城里人来了,自然邻居也来凑热闹,看个究竟。于是就这么轻松过关,我的人生历程也就这样开启。大概七十年代的很多人都和我有着类似经历吧!催婚也成为农村年味的一部分,记得有一年我为了逃避,刚好同事也有同样心境,几个人约好,干脆过了年才回去。其中一个调皮的男同事打趣,要不租你去我家解燃眉之急,单位书记也跟着起哄,怎么就不可以?我说同事太高了,我可不想招来路人的高回头率,引起大家哈哈笑。选择值班,还有500元值班费,那时的500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何乐而不为?心想过了年回去就能忽悠敏感话题了,可当我初二回家时,还是来了好几个邻居,估计是来看个究竟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可是长辈们的心事,尤其在农村,婚姻大事是乡邻讨论的主要话题。</p><p class="ql-block"> 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想念家乡的年味,家家喜气洋洋,爆竹声此起彼伏,户户张灯结彩,欢乐声连绵不断,一片祥和的气氛。父亲三兄弟我们十二兄弟姐妹,三合院里热闹非凡。尤其争着抢爷爷奶奶到自己家过年,争到了就特别荣幸,没争到时满脸的不快。后来干脆爷爷到伯伯家,奶奶就到我们家,如此轮着来,就不用争抢了,主意是不错,可爷爷奶奶却被我们硬生生的分开过年,好在是一个三合院里。家乡的除夕团圆饭的时间是大年三十早上天蒙蒙亮,也叫岁末,也是辞旧,这一天灯火通明,平时节约的大人们也毫不吝啬了,把所有的灯开着,过年烧的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柴火噼啪作响,照得满屋红彤彤,寓意来年红红火火。大人们从晚上七,八点开始煮年家肉,做肉丸,包蛋饺等忙得热火朝天。每个家里要煮上十来斤肉,好大一盆,都是自己家喂的土猪肉,为正月招待拜年的亲友准备。小的们换上新衣这家窜那家,到伯伯家看看,又到叔叔家看看,再跑到爷爷奶奶那里瞧瞧,兴奋又激动,整个小院香味弥漫。闻着香真叫人难以忍住,妈妈为满足我们的味蕾,总会切上几块香喷喷的年家肉塞进我们的嘴里,好香啊!为准备丰盛的团圆饭大人们通宵达旦。天还没亮,我们在睡梦中被爆竹声惊醒,迅速穿衣起床和父亲一起去打鞭炮,此时,母亲端上了满满一桌热腾腾香喷喷的好菜,一家人在鞭炮声中举杯欢庆,好好吃上一口妈妈做的菜,好好喝上一口爸爸斟的酒,互相说着祝福词,爸爸总是第一个说,你们妈妈辛苦了,你们要好好学习,听妈妈的话,看着你们五双眼睛望着我要吃的,就是我一年最大的动力。妈妈说,向你敬年!我们举起杯敬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好一派幸福喜悦祥和的气氛。从年头忙到年尾,互相分享着一年的劳动收获和工作成果及学业成绩,把一年中最美好的事物化作记忆留到心底。初一早上叫年初,也是迎新,新年伊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美好的开端,希望的开始。一家人热热闹闹吃着美味,喝着醇酒,分享着新年美好蓝图。这两个早上是家乡年最重视的。美味佳肴特别丰盛,非常喜庆隆重,长辈们也事先交待我们互说祝福语,互道吉祥话。大家在一起满满情意,浓浓年味,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 时隔多年,对于我,家乡的年味也惭惭成为历史。但仍然想念家乡的年味,有母亲爱心美味和父亲的谆谆教导,有长辈们的关心疼爱,还有兄弟姐妹们在一起嬉闹说笑,大家坐在火炉旁磕着瓜子,吃着美食,品着浓茶听大人们讲着家族历史,感觉自己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吃完饭后就开始互相拜年,这家给几个高粱糍粑,那家给几个红薯糍粑,却是浓浓情义,其乐融融,这一切都已深深印在我的心底,难以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