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灯的美篇

心灯

<p class="ql-block"> 青春在扶贫路上闪光</p><p class="ql-block"> ——金山镇蒲家山村扶贫专干吕鑫扶贫工作先进事迹</p><p class="ql-block">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甘谷县金山镇蒲家山村扶贫专干吕鑫,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奋力推动蒲家山的脱贫致富工作,她把青春献给了蒲家山的扶贫事业,她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贫困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p><p class="ql-block"> 吕鑫,女,汉族,1989年7月出生,甘肃甘谷人。自2013年11月参加工作以来,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2018年被镇党委、镇政府评为全镇“优秀扶贫专干”,同年又被推荐评选为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p><p class="ql-block">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扶贫工作的自觉性</p><p class="ql-block"> 做为一名贫困村的扶贫专干,她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她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扶贫政策。通过学习使她深刻认识到扶贫工作是党和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她深知贫困村的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消除贫困、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任重道远,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脱贫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是一个长期的奋斗攻坚过程。因此,在工作中,她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扶贫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和金山镇党委、镇政府的扶贫工作部署,时刻奋战在扶贫第一线,当好扶贫政策的“宣传员”、致贫原因的“分析员”、精准扶贫的“服务员”,为蒲家山的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应有的成绩。</p><p class="ql-block"> 二、 竭诚尽职,进取担当,用实际行动推动扶贫工作</p><p class="ql-block"> 蒲家山村位于金山镇东梁,距镇区5公里,全村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438户1970人,耕地面积4324亩。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42户1168人;经过5年的脱贫攻坚,至2018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由最初的59.28%降至1.68%,经县级初验、市级复核、省级第三方评估考核后确认,蒲家山村实现整村脱贫。</p><p class="ql-block"> (一)规范程序、齐备资料。驻村伊始,为了准确掌握蒲家山村的现状,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足膝长谈,开展认真细致的摸底工作,对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生活状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做到心中有数。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有关要求,认真填写贫困户相关表册,健全完善贫困人口各类管理台帐,做到户级资料、村级资料的规范、完整,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 (二)发展产业、促进增收。在捆绑使用扶贫互助、扶贫产业扶持资金的基础上,她积极动员贫困户进行就业小额担保贷款,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新型农业产业。几年来,共扶持发展花椒、苹果等林果产业1300多亩,发展合作社基地辣椒种植退耕还林500余亩。</p><p class="ql-block"> (三)加大培训、提高技能。她积极整合扶贫、人社、教育、农业、卫健等各类培训资源,对贫困“两后生”和进城务工贫困劳动力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几年来,蒲家山共举办各类培训8期,培训各类人员340人。保证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p><p class="ql-block"> (四)制定计划、有效帮扶。制定完成2018年蒲家山村帮扶工作计划、村级户级各类台账资料、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2019年全村贫困退出后巩固提升计划、未脱贫人口后续帮扶计划、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计划等。与村干部、帮扶工作队一道共同商讨研究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她经常奔走于帮扶单位和县直各部门之间,争取各类扶贫资金20余万元。</p><p class="ql-block"> (五)找准路子,发展产业。按照县上统一部署,蒲家山村拟定2018年底实现整村脱贫。怎样才能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如何让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摘帽,是她日思夜想的问题。根据蒲家山村气候环境、地理特性、群众意愿,了解到当地适合种植辣椒,能给群众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后,她多次与帮扶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召开联席会议,最后大家研究决定发展集体特色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辣椒产业。她积极联系创业青年创办成立了甘谷县“辣椒红了”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修建了5000平方米的保温棚,2019年春集中种植辣椒500亩,并建成了相应的加工、保质等配套设施,对育苗、播种、施肥、加工等程序进行科技化培训。通过合作社自建的电商平台进行宣传销售,实行“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扶贫车间+电子商务”的新型经营模式。如今,合作社已经吸收50多名群众务工并优先选拔贫困户进合作社务工。种植项目建成后以承包、转让等形式经营,经营收益用于合作社贫困户分红,并于2019年9月中旬将前期收益以每户1000元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目前合作社500亩辣椒长势喜人,一片片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群众见了是喜笑颜开。预计蒲家山村今年可实现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全村贫困户通过入股合作社发展辣椒种植可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实现了贫困户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三、满怀激情、坚持不懈,在奋斗中绽放青春</p><p class="ql-block"> 驻村扶贫工作几年来,蒲家山4个自然村曲折坎坷的小路上,吕鑫同志不知走了多少遍,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鞋,流了多少汗水,村里哪里有个沟,哪里有棵树,哪个结对户家有多少口人,情况如何,她都记得一清二楚,但却与家人聚少离多。家里的事情,她几乎一样也没能帮上。由于丈夫同样是一个贫困村的扶贫专干,常年吃驻在村上,顾不上家。她只能把幼小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义无反顾地回到村里继续投入工作。她经常带病工作,情牵两地无怨无悔,父母总是打电话盯瞩她要注意身体,别忘了吃药。她每次匆匆回家,孩子总是眼泪汪汪地恳求她不要走,多陪陪他。但精准扶贫每个阶段任务都非常繁重,她更是放心不下,全村2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168人的全部资料基本上都由她一人完成。为按期完成工作任务,有时她几乎每天都挑灯工作到午夜12点以后,完全忘了自己也是一个高血压病多年,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的人。每次回到村上,我们大家都感觉她又瘦了一圈,镇上组织干部体检,她的体重让人心疼,1米68的个头才有52公斤。尽管如此,她还是不顾大家的劝说和关心,仍然坚守在驻村扶贫岗位上,直到她累的不能正常工作,才请假住院治疗,但只要病情稍有好转,倔强的她又及时回到村里扶贫工作岗位。</p><p class="ql-block">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粒沙同样可以凝聚成塔底的基石。吕鑫同志敬业奉献的精神和工作业绩得到全县各级领导、金山镇领导、村委会领导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致好评。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一名扶贫干部的初心和使命,用青春谱写出一首壮丽的赞歌。她勤奋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脚踏实地干工作、爱岗敬业作奉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