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创作简约史</p><p class="ql-block">王新/文图 </p><p class="ql-block">学龄前,开始羡慕那些背着书包进出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到了自己真正踏进校门,才知道学习不是简单的事情,特别是数学课,学起来很吃力,虽说年龄尚小,却知道自己天生的愚钝就不是学数学的料,相反,超常的喜欢学习语文课。在长达五年的小学受教中,语文成绩在班级乃至校区总是名列前茅,而数学每次考试能及格就算是很大进步了。到了升考初中的时期,语文考试的作文题就接近升初中的分数线,依旧很清晰的记得,那时候作文题满分是60分,而我的作文题考了58分,据当时教学的老师分析,被扣掉的两分是因为标点符号错用和段落错分造成的减分。</p><p class="ql-block"> 初中生学习阶段,有了文科理科之分,还是语文课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学校内外但凡能参赛的语文考试常常是荣登榜首,语文学习对我而言真的是很容易,每次老师上语文课时都会有提问环节,我总是能提前想到老师要问什么,老师有选择举手问答的过程中,我举手的回答几乎没有出过错,语文老师也习惯了课堂上常常喊我的名字问案。</p><p class="ql-block"> 记忆犹新的还有一次课堂上老师和同学的互动,那是老师刚走到讲台前,老师在班长一声“起立”学生礼过后竟然如同拉家常一样的问教室全体同学喜欢吃什么,有的同学很快纷纷举手表示自己喜欢吃什么,而我,早就知道老师开场白的潜台词,我则告诉老师喜欢吃烧饼,老师微笑喊着我的名字幽默的说这堂课还是由你来上吧,继而进入讲课正式话题,告诉全班同学今天就讲王新同学爱吃的烧饼-《黄桥烧饼》。文科类的老师说我是学文的天才,因为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学起来也很轻松,理科类老师说我是学理科的笨蛋,因为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学起来也很吃力,男同学羡慕我学文的天赋,女同学说我是未来的大作家。</p><p class="ql-block"> 十年寒窗苦做读,不觉中到了舞象之年,高中求学也正是人生转折点的关键阶段,语文课的学习夸张的讲甚至可以不需要老师,因不满足语文课范畴内的枯燥学习,开始“不务正业”的涉猎语文课教材以为的东西,除了贪婪的品读名人名著,还喜欢上了作家笔端故事里的故事描写,情节中的情节描写,并且已经能驾驭写作的一些要领,以小说创作为例,知道了长篇小说写的是人生,中篇小说写的是故事,短篇小说写的是情节,课堂之余也常常在这样或那样的刊物开始投稿,那个时候没有网络,唯一投稿的方式是手写完成文稿后邮局投寄,尽管大部分投稿是石沉大海,唯一的执着还是喜欢文字的创作,梦想着自己将来能用文字书写人生,梦想着也能用笔端在浩瀚的文字中缩写人世间沧桑故事。</p><p class="ql-block"> 步入高等学府和社会,几乎完全可以自信的驾驭写作能力,对文学创作的执着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工作之余,可以远离群体过着寡居的生活,一支素笔,一沓一沓厚厚的写作草稿纸,厚厚的方格投稿纸成了写作的乐趣,也许青年时期对人生、对社会的了解甚少,笔下的作品一直欠缺成熟感,却没有影响几十年对文学创作持之以恒的追求。喜欢写作始于年少,步入作家行列正值韶华,在进入网络发达的时代,也熟悉了运用电脑上的写作,从而为写作提供了更好的创作条件。</p><p class="ql-block"> 大半生的人世间磨砺,历经了风风雨雨和坎坎坷坷,不能放下的还是对文学创作的偏爱,随着年龄的递增,从青涩孩提时代到豆蔻年华的时代再到现今大衍之年,散文到诗歌乃至小说的创作几乎是不减当年的激情。 我庆幸,是文字给了我人生的活力,我庆幸,是生活给了我创作的源泉。</p><p class="ql-block">2022.1.16</p><p class="ql-block">于北京工作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