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文/郑艺 2021.5.29</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参加读书分享会的讲稿‖</i></p><p class="ql-block">谢谢主持人!</p><p class="ql-block">各位书友,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这里跟这么多喜欢汪曾祺先生的朋友们,交流分享阅读的体会。</p><p class="ql-block">有时候会想,阅读的意义是什么呢?有人说,人的一生,长度是有限的,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的扩大生命的宽度。这句话真没错,于是有人爱上旅游,要行万里路,要看遍祖国山川,(我有一个老领导,<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是记者出身,退休</span>后跟爱人一起旅游、写游记,他到了金门旅游后跟我说:国内每个省份都走遍了,要开始出国游了),他要把红旗插到全国34个省份,插到世界各个国家;也有的人说必须吃啊,作个美食家,要吃遍山珍海味。</p><p class="ql-block">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即使你到了南极北极,到了喜马拉雅世界第三极,到了欧洲澳洲非洲美洲,那你还有月球没有去过,你还有火星没有去过,宇宙,你觉得你有多大可能上去呢?对吧,你走不完!吃呢?新的物种在不断的被发现,你可能还来不及吃,牙就开始掉了。那么,何以拓宽我们有限的人生呢?唯有阅读!书里什么没有呢,都有啊!我个人认为,阅读的意义就在于:了解你不曾经历过的和你不可能经历过的事情,这将有无穷的乐趣!读书就是一个“乐”字!</p><p class="ql-block">回到我们这一次分享会的主题,汪曾祺先生身上。刚才主持人已经介绍了汪曾祺老先生。汪老著作等身,我很惭愧,读汪老的书实在太少了,今天不敢说是主讲,这个分享交流我就先抛砖引玉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想从三个层面跟书友们交流阅读体会。</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第一个层面是——跟着汪老当吃货。</p><p class="ql-block">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都是常情。现在年轻人吃饭,说是动筷子前先让手机“吃”,先“起个范儿”,从前的人没有手机,这范儿怎么起呢?我们来看看汪曾祺先生怎么起范儿,这位干饭界的作家,他可不是吃完就算了,他还喜欢做菜,要围上围裙露两手,完了还非要写两句。汪先生写的食物上百种是有了吧,南北西东,点心小吃,硬菜也写了不少,像他说的“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天下万千食物,到了他的眼前全是佳肴。他是作家中的吃货。说汪先生是吃货,首先就是他,什么都看起来好好吃。有一年,汪先生去草原林区体验生活。刚好6月的草原绿油油,开满了黄色的金莲花。他好兴奋,做了首打油诗,“草原的花真好看,好像韭菜炒鸡蛋。”你看,这该是有一颗多爱吃的心,才能看见什么就想成吃的,把全世界都看得好好吃。</p><p class="ql-block">其次,是汪先生对吃是念念不忘的。话说大二那年,汪曾祺失恋了,躺在宿舍里两天两夜没起来,给他同学吓坏了,喊他出去吃米线,汪曾祺听到吃的,蹭一下就爬起来,出去干了两碗米线,啥事儿也没有了。大概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吧。汪曾祺作为一个高级吃货,最厉害的地方还在于,他不仅喜欢吃、懂得吃、懂得做,还懂得写吃的。放到现在,汪先生最适合当的是《舌尖上的中国》编导,因为他的舌尖是有记忆的,他在记住那些让他喜欢、感动的味道。这样的吃货,才能真正谈得上爱美食,懂美食。在写入中学课本的那篇著名的《端午的鸭蛋》里,汪先生把他家乡高邮的咸鸭蛋安利给了全国人民,“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我昨天晚上在写这篇文稿的时候,写到这里,突然就特别想吃咸鸭蛋,正好家里有云谷食堂买的咸蛋,忍不住就吃了一个,味道还不错,也是有红油的,就是太咸,齁的我又去煮了一碗汤面。看来汪老的文章不能看,他是我们减肥路上的绊脚石。这个可爱的老头,写的散文,几乎都是吃的。连跟朋友通信,经常在说做菜的事。比如,有一次汪曾祺就专门在信里告诉人家,自己新发明一道菜,就是把油条劈开,切成一段一寸长,再把拌了榨菜、葱丝的肉末塞进其中,炸焦,“嚼之声动十里人”。有兴趣做菜的书友直接可以拿汪老的书当食谱用。不过,有人说,深夜千万不要看汪曾祺写的书——你会饿疯的。</p> <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跟书友们分享的第二个层面是——跟着汪老学写作。</p><p class="ql-block">我当过学生,也当过老师。当学生的时候最怕写作文;其实当老师的,也最怕教作文。那我们试着跟汪老学学怎么写作。我们说,写一篇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凤头指的是要有一个引人入胜、别具一格的开头;猪肚是说要有一个丰富详实、生动具体的正文;豹尾是说要有一个收束有力、画龙点睛的结束。这三者之间当然是要有逻辑关系的。</p><p class="ql-block">我们来看看汪先生几篇作品的开头。《桂花》:桂花以多为胜。</p><p class="ql-block">《菊花》:秋季的广交会上摆了很多盆菊花。</p><p class="ql-block">《秋葵》:秋葵我在北京没见过。</p><p class="ql-block">《美国女生》:女生是台湾的叫法。</p><p class="ql-block">《闹市闲民》:我每天在西四倒101路公交车回家。直对站牌有一户人家。</p><p class="ql-block">《泰山拾零》:我游泰山,距今已经十几年了。</p><p class="ql-block">《无事此静坐》:我外祖父家收拾的很清爽,南墙挂着一个条幅,五个正楷大字“无事此静坐”,我很欣赏。</p><p class="ql-block">《大淖记事》:这地方的名字很奇怪,叫做大淖,全县没有几个人认得这个淖字。</p><p class="ql-block">《颜色的世界》:鱼肚白、珍珠母、珠灰、葡萄灰、大红、朱红、丹红、玫瑰红、胭脂红。这个就非常意识流了。大家看,汪老文章的开头,基本都是直奔主题,很平淡很直接,是不是觉得我们都能学都能写吧。</p><p class="ql-block">好,那我们再看看结尾,我再举几个例子。</p><p class="ql-block">《水果店》,写的是江阴的几家水果店,写水果店的香味,别的地方都没有江阴的水果店香。最后一句:这家水果店的香味我时常想起,永远不忘。那年我正在恋爱,初恋。</p><p class="ql-block">小说《丑脸》,说的是一个地方,有四位有点钱的人,爱往大户人家凑,很会搞气氛,还在一起凑一桌打麻将。四个人都长的奇丑无比,一个驴脸,一个瓢把子脸,一个磨刀石脸,一个鞋拔子脸。最后一句:这四位都相继去世了,前后脚。人总是要死的,不论长了一张什么脸。</p><p class="ql-block">《虐猫》,写的是四个一个院里的小伙伴,一个是走资派的儿子,三个是造反派的儿子。那时候大人忙,没人管他们,他们就玩猫,说猫有九条命,想各种办法折腾猫,把一只只猫从6楼扔下,死了一只再扔一只。有一次,在他们准备把一只大花猫从6楼扔下的时候,来了一辆救护车,因为那个走资派从6楼跳下去了。最后一句:四个小伙伴没有把大花猫从6楼上往下扔,他们把猫放了。意味着命运常握在人的手里。</p><p class="ql-block">大家看,这三篇有小说、有散文,写的事情很简单,将生活中的琐细写的有滋有味,结尾处点睛之笔要特别注意学习。这就叫从平淡处见收放,这个没有一定的功力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你每篇文章的结尾一定要把你想表达的意思,用一句话给他拔高。</p><p class="ql-block">我们再来看中间怎么才能写的丰富呢?这个也是有方法可学的。比如,你可以把动物、植物都当朋友写。我们看汪老写的《花大姐》:“北京人把瓢虫叫做花大姐,好名字!瓢虫朱红的瓷器似的翅膀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儿也吃蚜虫吗?”你读完之后是不是觉得写的太有意思了,汪老何只是把瓢虫当朋友写的,简直有点儿当兄弟的意思了,好像瓢虫跟作者能通语言,这就把一种自然现象写出了人的趣味,就是不知道瓢虫听到了会怎么想,也许他们会说:汪兄,我们祖祖辈辈都吃马铃薯嫩叶,你现在让我们改吃牙虫这不是逼我们开荤吗,臣妾做不到啊!这段话对我们写好作文至少有两点启发:</p><p class="ql-block">第一,带着感情写。自然界的东西都可以写作朋友,比如咱们写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都可以跟他们成为我们的朋友,就拿写梅花来说吧,可以这样:你迎着风雪笑对寒冷,是要告诉我战胜困难的法宝,是坚定的意志吗?</p><p class="ql-block">第二点启发,描写事物某些特点的时候,要学会比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才能把事物特点写出来,比如我们在写桃花或者荷花的花苞时用饱胀这个词,就比圆鼓鼓更能表现出花骨朵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再有呢,就是要注意细节。我们拿汪先生的成名小说《受戒》来说。小和尚明海出家,在荸荠庵认识了邻居小英子。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一起玩儿,两小无猜。那什么时候开始有不一样的感觉呢?有一天,他们一起去拔荸荠,我们看小说是怎么描写的:</p><p class="ql-block">“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这个细节抓的非常好。就是这串小脚印,让小和尚的心怎么样啊,乱了。描写女性,不是只有写脸蛋、写胸器、写腰肢,我们看书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很多写女性脚部的,很打动人的。</p> <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第三个层面是——跟着汪老品生活。</p><p class="ql-block">我认为吃和写都还是其次的,这才是最重要的。汪老先生那一代人,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颠沛流离,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那是时代造成的,他们经历的随便一件事放在我们身上,恐怕都是会要命的。他们那个时候的苦,很多是时代造成的,时代不稳定,那是客观。而我们现在很多的苦,都是自己认为的苦,都是自己内心的不稳定带来的。</p><p class="ql-block">汪老一生走南闯北,历经苦难,但他的文字却从来不书写抱怨,而是写出了今人所没有的慢与闲。他在《随遇而安》开头写到: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然后他写到,有人问他:“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大概是很奇怪他经历了这么多苦,凭什么力量支持过来的。汪曾祺回答他们四个字,随遇而安。俗话说文如其人,真的是。当代散文家,我很喜欢的两个人,汪老是一个,还有一个是余秋雨,他人品常被人诟病,但文章真是好,华丽铺排,写的都是千年文明,你看他的文章,你都坐不住,恨不得马上出门游走世界。而汪老的文章,写的都是凡人小事,极简的笔,极淡的墨,写出草木世界、花鸟鱼虫、亲朋师友,无论到哪,他都能发现开心的事。汪先生对世界的态度,就像他在《闹市闲民》里写的:他平平静静,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抱膝闲看,带着笑意,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这是一个活庄子。</p> <p class="ql-block">看汪老的书,总是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充满希望的,人是有诗意的。这些平时看起来也许不起眼的“在平凡中挖掘快乐”的能力,这些文人的情趣,倒是生活不易时的核心竞争力了。汪老比我们多一步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好玩,而且他还会写下来告诉平凡的我们,多好!谢谢在天堂的汪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愿你贪吃不胖,愿你懒惰不丑,愿你深情不被生活辜负!开卷有益,人间值得。我的交流分享完毕,谢谢各位书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