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2022年第一游 带您寻访故宫秘闻

疏影

2022年新年首游—故宫。<br>腊月十三,无惧大风冷寒,22名群友雀跃出行。这一日,我们跟随陆原老师探秘紫禁城,既有从未涉足的隐秘角落,也有走过多次的大殿宫院,既有建筑设计的精妙细节,也有深藏背后的历史故事。午门两侧的左右掖门,和坤就读的官学,太和殿广场的仪仗定位石,望柱上的报警器“石别拉”,便于车辇出行的礓碴坡道,防火墙、石头房、大门海,隆宗门的箭头,御花园的石子画;皇后的礼堂交泰殿,坤宁宫前的索伦杆,乾清宫的二层仙楼,宫墙角下的低矮小屋,婉容的秋千铁环,楠木雕万字团寿纹隔扇门,德国进口的压水井,永和宫的雨水管,永寿宫的靠山龙影壁,闻所未闻的角角落落让人目不暇接。明宣宗归极门外烧烤皇叔,无权生子的成化皇帝,千里报喜讯的忠诚家臣张爵;少年康熙武英殿内智擒鳌拜,和坤一句应答青云直上,青年绵宁镇定应暴乱继大统,慈禧庆寿豪改储秀宫,溥仪宫内学骑车,精彩的历史故事一个接一个。<br>从清晨到日落,直到层层宫门在身后逐一关闭,意犹未尽,远远未尽,期待春暖花开时节,继续深度探秘故宫。 2022年1月13日,本周四看到群里@我:“@濠濮疏影 :时间由梁局长定 ,限量20人,在疫情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一个天晴无风的日子,选好了由我发报名链接。不知道预约容易吗?由梁局长去打探。带您看一次前所未闻的故宫。”下午已有N多人私开小窗问我,在大家的催促下,就这么愉快的定下了两天后(本周六)的2022年新年的一次游观活动。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时间:</b>2022年1月15日,晴,-1°~4°,阵风5-6级</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地点:</b>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主讲人&图片点评:</b>陆原老师</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文字整理:</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听雪</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拍摄:</b>海岸&众群友</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美篇编辑:</b>濠濮疏影</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参加人员:</b>按照合影顺序排列</p><p class="ql-block">前排:牛羊 九日 爱莲堂主 家本洛阳 浪漫日记 肖洁华 雪小豆</p><p class="ql-block">后排:李言 听雪 季风 紫电青霜 梁肖梅 原子 徐小萝莉 美丽的兔子 卢京影 水电战士 自由飞翔 片石孤云 微笑 峻峻 卢阳 海岸</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题名诗《新年首游》</b></p><p class="ql-block">作者:陆原</p><p class="ql-block">回望皇宫绣成堆,紫禁城头庆云飞。</p><p class="ql-block">霜天寒彻北风里,莺莺燕燕逛一回。</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走线路:</b></p><p class="ql-block">自午门入→ 武英殿区(颁奖、讲故事)→ 过熙和门/贞度门→ 太和殿广场(数“定位石”)→ 沿体仁阁向南,经昭德门往协和门(寻找报警望柱)→ 经昭德门(靠墙根,合影)→ 太和殿(讲故事,看日晷嘉量龟鹤,合影)→ 保和殿→ 乾清门广场/军机处(用餐)→ 隆宗门(讲故事)→ 西六宫(翊坤宫/体和殿/储秀宫)→ 御花园(找怕“老婆石”)—漱芳斋小院(放水)→ 重华门→ 过丽景轩→ 太极殿/长春宫—后三宫区(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讲故事)→ 东六宫之永和宫(电灯&电压水器)→ 神武门出→ 东来顺用餐。</p> 陆老师点评:总是排队枪毙,就不好玩了。下次合影,找两个腿长的,横躺在前排! <p class="ql-block">卢阳点评:一个具有六百年历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性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皇家宫殿,愣被陆老师玩成了蘑菇屯村的墙根...</p><p class="ql-block">点评1:气死永乐!逗死乾隆!恶心死慈禧!咋地啦?</p><p class="ql-block">点评2:你见过靠墙根晒老阳的老农民,可你见过靠红墙晒老阳的老干部吗?</p><p class="ql-block">点评3:手机还是干不过单反吧!谢谢海岸,谢谢永乐皇帝陛下!</p> <p class="ql-block">点评4:亮点是两只手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从天安门广场入口进入的同学,在此等待从东华门进入午门的同学们</p> 陆师:曾经,一个美女,坐在这里的御道上@九日(Grace )  此处禁止🚫起飞!@牛羊  片石点评:珍珍莲莲爱爱 我超级喜欢这张!记住,阿紫,你欠我一张,下次补上!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视频1:左右掖门的出处</b></p><p class="ql-block">1.在午门前,陆老师首先讲午门的左掖门、右掖门。掖,就是腋下,这个门是给谁走的呢?</p><p class="ql-block">2.午门有三个正门洞,中间走皇帝,左右走王爵和高官,其他地位低的官员(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上朝呢),就是走掖门(左右各一,一般人注意不到的);</p><p class="ql-block">3.左右掖门的门丁,是九行八路(东华门也是),一共72个。九九八十一,那是给皇帝用的,皇宫里处处是等级。</p> <p class="ql-block">唇红齿白奥运蓝!@自由飞翔</p><p class="ql-block">曹教授点评:感到有威虎山的豪气!</p> <font color="#ed2308"><b>视频2:入午门寻小路</b></font><div>陆老师带我们从午门西墙根小路,经南大家具库,进入武英殿区,寻得花园区石凳,坐定,准备颁奖啦。</div> <font color="#ed2308"><b>视频3:《东方红诗会》颁奖</b></font><div>古桌上摆满警察姐姐精心挑选购置的大瓷小瓷,群友发出一片惊艳声。陆老师颁奖啦:</div>编辑一等奖:梁局长、季风、片石,小瓷奖“斗笠杯”;<br>朗诵二等奖:紫电、爱莲堂主、九日(三人组),听雪,大瓷奖“景德茶杯”;<br>朗诵三等奖:水电、浪漫、海岸、洛阳、雪小豆,铁杯奖。<br>武英殿花园、断虹桥也会记得这里曾经飘过我们的欢声笑语吧!<br> 编辑一等奖,小瓷奖“斗笠杯”; 一百米起拍,十米一手,喜欢的朋友,打包带走!(虽然大瓷奖是我发的,却是徐大姐从景德镇网购的 ) 编辑一等奖:季风 编辑一等奖:梁局长(陆师点评:就是拍个照,至于上二指禅功吗@濠濮疏影 )  编辑一等奖:片石孤云 还给片石同学补发了上次地安门活动时未领的奖品(毛主席像章)<div>牛羊:我是想看看陆老师的毛主席奖章和我父母抽屉里的一样不?</div> 下次绣花,这个小碟可以做图样@雪小豆 陆老师没有忘记一直默不作声却辛勤付出的卢同学 正宗老干部专用包!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老干部管理局。@美丽的兔子  兔子哥激动的流下了两行热泪 <p class="ql-block">免子哥送给每个人一只和平鸽书签,陆老师说:这个好东西,要感谢兔子哥,送给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大老远的从卢沟桥背来的。@美丽的兔子 </p><p class="ql-block">片石:祝负重前行的兔子哥岁月静好</p><p class="ql-block">兔子哥:陆老师和徐姐最辛苦每回讲解不说还有奖品给我们,我们都非常感动感谢。能为大家服务我非常高兴谢谢各位的付出</p> <p class="ql-block"><br></p> 紫电青霜送给每人1-2只韩美林设计的文创口罩 棋炒:陆老师经常引用的明朝一位有文化的太监刘若愚的书《酌中志》说,菱形,又叫棋子形,切成面片,晾干,炒熟,叫做“棋炒”,因为耐保存,在明朝,是小吃,也是军粮。<br>发面,加鸡蛋,蜂蜜,发酵粉,切片之后,晾至半干,炒了两锅,又用烤箱烤了一盘。这是“棋炒”。 陆老师根据明朝秘书试制的“棋妙”很成功,当然这个是小刺猬,我们在明故宫里吃着明朝的食物 准备干活,有人在后面偷袭 <p class="ql-block">把桌子上的东西清理一下,准备上课!</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视频4:明宣宗归极门(即熙和门)铜缸烧烤皇叔(上)</b></p><p class="ql-block">1.熙和门在明朝叫归极门,极代表最高峰,也就是皇权,所以皇帝登上大位叫“登极”,不叫登基;</p><p class="ql-block">2.明朝永乐皇帝有四子(老四死得早,实际上是三子),老大朱高炽被立为太子,身体肥胖,不擅长骑马射箭,当年还是燕王的朱棣南下抢皇位时他负责守卫北平城,后来永乐皇帝北征蒙古,他就负责在朝理政守卫京城;</p><p class="ql-block">3.永乐的另外两子则勇猛异常,跟随父亲打天下,南征北战,多次战场救父,军功赫赫,也觊觎皇位。永乐北征蒙古病死,太子朱高炽继位只当了8个月皇帝就死了,其子(永乐的皇太孙,即后来的明宣宗)继位,其二叔朱高煦(被封为汉王)不服,在封地山东谋反,被宣德皇帝御驾亲征成功镇压,派御史于谦斥责之,汉王瑟瑟发抖认罪。</p> 认真听课的同学们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视频5:明宣宗归极门(即熙和门)铜缸烧烤皇叔(下)</b></p><p class="ql-block">1.朱高煦被带回北京就关押在紫禁城的六科廊。六科廊是什么地方?明朝有六部,部下设六科给事中,六科廊就是六科给事中办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2.关押四年后,宣德皇帝到牢内羞辱挑衅他二叔朱高遂,被二叔用腿拌了个跟头,恼羞成怒,下令将其用铜缸倒扣,铜缸四周堆满柴火,小火慢烤而死。这个故事很瘆人!</p><p class="ql-block">3.熙和门外看门海。故宫的大缸叫门海,型号分大海、小海两种,材质分铁、铜、鎏金(等级最高)共六种,后面我们一路走、一路看。</p> 陆老师在数着“排篮足”三大球,一共是几个比赛项目? 说是大缸,其实它们还自带大锅的先进功能,奥妙就在底座上,每口大缸都有一个石制底座,底座中间是空的,外面预留一个方形孔洞,随时可以通过孔洞向里面塞木炭,点燃木炭后,这些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让里面的水烧的直咕嘟,但完全可以保证不结冰。 <font color="#ed2308"><b>视频6:和坤是咸安宫官学的优秀毕业生</b></font><div>1.和坤武英殿西侧有一绿色琉璃瓦建筑,叫咸安宫,是雍正时期设的官学,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党校。咸安宫最著名的学生就是和坤与他弟弟和琳;</div><div>2.和坤是干部子弟,精通满、汉、藏、蒙四种语言,机智聪敏且英俊潇洒,他承袭父亲的轻车都卫官职,官学毕业后给乾隆当侍卫,注意他不是抬轿子的啊。</div>3.一次乾隆在宫里乘辇出行,辇还未备好,乾隆就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孰之过也”?和坤听了接下句说“奴才以为是典守之过也”,凡问对答如流。自此深得乾隆宠爱,官运亨通,直达顶峰。<br>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视频7:陆老师考证“少年康熙智擒鳌拜,是在武英殿”</b></p><p class="ql-block">1.顺治皇帝很任性,少年时差点儿被郑成功吓回东北老家,成年后险被老和尚忽悠出家,其母孝庄皇太后真是操碎了心。后来,顺治去法源寺看望替其出家的太监,感染了天花(当时的新冠疫情,不治之症),24岁不治而亡,其三子康熙8岁继位;</p><p class="ql-block">2.顺治临终前任命四位顾命大臣辅佐康熙,其中就有鳌拜,鳌拜满蒙第一勇士,欺侮康熙年幼,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康熙暗中训练少年摔跤手(都是他的侍卫亲信),在16岁那年一举擒了鳌拜。为什么说是在武英殿擒的呢?这可是陆老师独家推断出来的。</p><p class="ql-block">3.宫殿,宫是住人的,殿是举行典礼的地方。那时候,乾清宫还没修好不能住人,康熙住在位育宫(即保和殿)。1669年2月,清宫重修太和殿和乾清宫,保和殿紧临太和殿,不安全,康熙就搬到了武英殿(是故宫里少有的、没被李自成烧毁的殿堂),当年12月乾清宫修好康熙搬回。在这中间的6月14日擒了鳌拜,所以这事儿只可能发生在武英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视频8:</b></p><p class="ql-block">1.康熙勇擒鳌拜的过程;</p><p class="ql-block">2.鳌拜被擒后,康熙念其之前有功,没有杀他也没灭其族,关一年后死于狱中;</p><p class="ql-block">3.离开武英殿前往太和殿数“定位石”;</p><p class="ql-block">4.陆老师拿了两份地图,一份清朝的,一份明朝的。</p> 这个表情与骆驼有得拼@紫电青霜 @九日(Grace )  <font color="#ed2308"><b>视频9:</b></font><div>1.太和殿广场数仪仗队定位石。陆老师亲自数过,一边83块,一边84块,呈八字型;</div><div>2.太和殿广场上凸凹不平,但新砖不如几百年的旧砖,所以不拆是对的;<br></div><div>3.上坡的马道,方便运东西;广场四角的崇楼,站岗放哨用的,也是建筑上的美感;<br></div>4.寻找太和门广场两侧汉白玉栏杆上有空心的望柱头,是古时的消防报警器“石别拉”。<br> 这是最南边的一块砖,是起点! 脚踏斑马线,眼望太和殿。<br>和珅的铁海,LV的最新款!(陆师语录) 我们从源头第一块砖开始数起了 兔子哥在问“没有石头的算不算?”,陆老师回复:“一个人数算的,一个人数不算的”,哈哈,这绕口令.... 如此明显的斑马线 ,看不见,对不起永乐皇帝!对不起宋礼尚书!对不起故宫博物院!对不起40米的门票钱!@自由飞翔  <font color="#ed2308"><b>视频10:</b></font><div>1.太和门广场两侧汉白玉栏杆上的火警哨位(挨着内金水河),叫“石别拉”,长得像海螺,是值守卫兵报警用的。宫里晚上设防,宫门关上以后,如果发生了险情,守卫对着这个哨位吹小铜喇叭,向宫内报警,起到共鸣扩音的作用;</div>2.故宫各门上的锁,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2750把锁,价值3000万,平均1.1万/把,锁的正面有故宫专用的字样,还标明了使用的房间的名称,下面有编号,但没有一般锁子插钥匙的地方。这是专门为故宫开发的智能电子挂锁,不与文物接触,还不需要任何布线。但这把锁可以实现自动报警、联动周围的摄像机实时抓拍现场画面,利于迅速出警。<div>3.小圆洞是排水沟。<br></div> 陆老师讲述“石别拉”的原理 还不忘吐槽桥下那对新人”领证了吗?“。内金水河已经冻上了 进门时的外金水河没有冻,而且很美 <font color="#ed2308"><b>视频11:观象授时</b></font><div>1.明朝时太和殿的中左门、中右门是有斜廊的,但发生火灾时不易防火。清朝时,改成了斜坡道,有利于防火。</div><div>2.北京时间实际是陕西时间。</div><div>3.古代由皇帝发布时辰,有专职太监值守,这是神圣的;</div><div>4.太和殿月台西侧有嘉量,对应太和门前的五谷石匣;太和殿月台东侧有日晷,对应太和门前的时辰亭。这是成套的,明朝时都在太和殿前放置,后大殿被李自成烧毁,需要维修,清朝皇上就移到太和门听政,所以五谷石匣和时辰亭就移到了太和门前。</div> 就在我们准备登上太和殿看其缩水的证据时,片石二哥掉队了,他拿出手机想要干嘛? 后来解释道,我只是去拍服装,人就是个衣服架子....<div>卢同学:解释就是掩饰!</div><div>田园:越描越黑!</div><div>陆老师:还带着扇子呢,使劲扇!</div>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片石孤云 <font color="#ed2308"><b>视频12:</b></font><div>1.太和殿前的大香炉。过去在大殿举行典礼百官上朝时,香炉里要先放上木碳,再点燃木香,满院香烟缭绕,营造出神圣庄严之氛围;</div>2.百官行礼。百官按品级山排列站好,这时候,由銮仪卫甩鞭子,静鞭三声,但不是太监甩鞭。百官行三叩九拜礼。<br>3.太和殿表面看是11间,实际是九间,象征九五之尊。明朝初建时的太和殿比后来的殿大得多,是与月台严格相符的。但是清朝没了明朝时的大楠木和头号砖,所以大殿只能缩水了,大殿变小了。<br>4.太和殿广场的砖共有7层(这是明朝老太监亲自对康熙讲的),砖的下面还有水泥垫层,所以树是栽不活的。<br> <p class="ql-block">此处风大,录音效果受到影响,季风大哥点评:这次故宫之行尽管冷的一塌糊涂,也乐的一塌糊涂!</p>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