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羡鸳鸯不羡仙

闲散之人

大约二十天前我和朋友曾经去老虎滩的菱角湾附近拍鸳鸯,很遗憾,那天的天气不很好,能见度一般,再加上光线不好,来的鸳鸯很少,基本算是铩羽而归。<div><br></div><div> 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今天我和朋友早晨六点出发,再赴虎滩菱角湾,如愿以偿的拍到了很漂亮的鸳鸯。</div><div><br></div> 鸳鸯(学名:Aix galericula),又名乌仁哈钦、官鸭、匹鸟、邓木鸟,是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鸟类。鸳指雄鸟,鸯指雌鸟。鸳鸯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雁形目鸭科鸳鸯属,英文名为“Mandarin Duck”(即“中国官鸭”)。<div><br></div><div> 1.鸟名《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div><div><br></div><div> 2. 指饰物上的鸳鸯图案。南朝梁简文帝《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衣裁合欢襵,文作鸳鸯连。”</div><div><br></div><div> 3. 比喻夫妻。汉司马相如《琴歌》之一:“室迩人遐独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div><div><br></div><div> 4. 喻志同道合的兄弟。三国魏曹植《释思赋》:“况同生之义绝,重背亲而为疏。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div><div><br></div><div> 5. 比喻成双配对的事物。6. 比喻贤者。汉王逸《九思·怨上》:“鸳鸯兮噰噰,狐狸兮徾徾。”</div> 只羡鸳鸯不羡仙:是从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长安古意》中化来的俗语。意思就是只是羡慕能像鸳鸯一样携手同老,相伴终生。只要能这样,就算是能做天上的神仙也不要。<div> <br></div> 鸳鸯应当属于小型涉禽,胆小而敏感,确实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