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临近新春盼团圆,奈何病毒舞翩跹。泱泱中华无所惧,万众一心共克艰。</p><p class="ql-block"> 奥密克戎的阴云笼罩津城,为及时阻断疫情的传播,我区于1月15日上午6点组织第三次全民核酸筛查,接到通知后,我校全体教师自愿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决心为蓟州区的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14日下午三点半,全体教师紧急赶到学校参加核酸筛查培训会。会后,老师们需要对所属社区居民逐一进行电话以及走访排查,确保第二天的检测能不漏一人。由于居民人数太多,很多老师饿着肚子工作到八九点,即便是这样清晨5点半就已经精神饱满,已经来到工作岗位准备就绪。</p> <p class="ql-block">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三次核酸筛查,学校党总支靠前指挥,班子成员<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连续多日奋战坚守,策划安排,把</span>现场纷繁复杂的工作细致到每一个人,确保在检测开始前不漏一人,不漏一岗。</p><p class="ql-block"> 为确保本次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完成,学校党总支和领导班子成员又是连夜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制订了详实的检测方案,制作检测流程图,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做了应急预案。</p> <p class="ql-block"> 昨天,她们在三尺讲台挥洒青春,今天,她们变身“大白”抗疫在前。曾经是师者,现在是勇者!正所谓,勇者无敌,数九寒天并不能使他们屈服,个别不理解的群众也不会让他们退缩。即便笨重的防护衣,密不透风的面罩让他们“行动不便”,双手在寒风中冻得通红发肿,她们仍然耐心引导群众,一遍遍重复“请大家自觉保持一米距离”,我们吸取了第二次筛查时的经验,设了“绿色通道”,老弱病残以及小孩孕妇都能极大地减少等待的时间。得到了极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第一次学着医务工作者的样子穿上防护服,带上防护面罩,深入到了防疫一线。身穿防护服,感受到了医务人员的辛苦,一整天几乎没时间喝水、上厕所。长时间的户外工作一度冻得手没有了知觉,但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毫不松懈,认真核对每位检测者信息,这次志愿服务是我人生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希望我们携手共同努力战胜疫情”,志愿者老师们感慨到。</p> <p class="ql-block"> 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检测现场井然有序。</p><p class="ql-block"> 在此次检测中,各组群众在经过健康码、行程码的查验后,在志愿者引导下保持一米间隔有序排队,等待核酸检测。针对仍有少部分老年人没有健康码、没有手机的问题,设置定向帮助点,确保到场的老年人应测尽测。</p> <p class="ql-block"> 最让人感动的是很多教师家属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梁颖斌老师的丈夫,自愿加入我们,一直忙到收工。还有周想等教师子女,和好几个已经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也强烈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让我们倍感欣慰。</p> <p class="ql-block"> 为了确保群众的有效等待时间,不出现“排长队”的现象,负责宣传的老师们,早早等在负责宣传的居民区,并且和校内宣传组密切配合,及时通知居民来学校进行筛查。</p> <p class="ql-block"> 教师志愿者们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筑牢生命安全防线,以自身行动为学生树立了楷模,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社会担当和社会责任。</p> <p class="ql-block">撰稿:申彤</p><p class="ql-block">审核:李忠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