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就听闻南岸马鞍山,是一个具有历史风貌与现代文艺的网红之地,心心念念的想去走走看看。</p><p class="ql-block">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在友人的邀约带领下走进神秘的马鞍山。马鞍山的入口位置很不显山露水,从通往上新街路上有十余步梯坎小巷子进入,若不是有人带领,很容易忽略走过。</p> <p class="ql-block">穿过小巷,扑面而來的是马鞍山厚重历史与现代文创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居民楼墙上贴有“马鞍山十二景”壁画,清晰地标注耳熟的建筑:英国海军俱乐部、亚细亚火油公司、马嘉礼别墅、英国协会医院、益丰电池厂、华福卷烟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英国盐务管理所、立德乐洋行。</p><p class="ql-block">马鞍山是重庆开埠时期和陪都时期重要的历史见证与缩影,这些老建筑隐藏在马鞍山的树林和民居之中。</p> <p class="ql-block">一幅生动灵气的壁画映入眼帘,仿佛真看见一位撑着油纸伞走过雨巷的丁香姑娘。</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的步道里,藏着重庆的旧与新,老建筑充满文艺气息,赋予其灵魂,重塑街区历史风貌,让街区更有烟火气、历史感,穿越岁月沧桑又充满新鲜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小卖部的老式电话,充满怀旧感。</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的半坡上,有一家用竹木架围着种满花草的别致庭院,小院很有艺术感,有一个特文艺的院名“余趣雅舍”。</p> <p class="ql-block">庭院女主人见有客造访,热情的把我们迎进门攀谈起来:女主人叫余萍,是在马鞍山居住了60年的原住民,60年物是人非,60年斗转星移,马鞍山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给她留下难忘的记忆和难舍的情结。</p> <p class="ql-block">从2018年开始,余萍将自家的私房加以修缮、改造,种花栽草,打造成诗意的栖居,一方庭院,远离喧嚣,清欢而居。别具匠心的精致庭院,吸引了众多文艺爱好者,在此开展插花、化妆、烹饪等交流活动,于2019年被街道评为“美丽庭院”称号。</p> <p class="ql-block">书香四溢花满院,雅舍是喝茶、聊天、看书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余萍告诉我们,踏上马鞍山的石梯小道,触目许多老房子那些掩映在黄桷树枝间的老建筑,大多数是从前重庆开埠后英法商人和教会修建的公共建筑、花园式洋房和抗战时期内迁公司修建的高级员工住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余趣雅舍旁边1幢灰色4层楼高的建筑,就是著名传教士马嘉礼医生,于1921年开办的英国协会医院,又称万国医院,是开埠时期重要的建筑,也是南岸区最早的西医院,也是重庆最早的西医院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整幢楼中间有个圆形的拱门,显示出老医院独具匠心的美。</p> <p class="ql-block">攀谈间,两位马鞍山的老街坊路过,也来到雅舍小坐,共同聊起马鞍山的前世今生的故事。马鞍山经历百年风雨,是老城记忆的保存,有些抗战文化遗迹,老重庆岁月印记。</p><p class="ql-block">这里有“益丰电池厂”的老板贺师能,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修建的别墅;有南洋烟草公司和华福卷烟厂宿舍旧址;有英国盐务管理所旧址。很久以前马鞍山人烟稀少,只有三座山头,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工商企业内迁,才使马鞍山有了繁华的街道房舍。</p><p class="ql-block">马鞍山上的西式洋房,川居民居吊脚楼,亚细亚石油公司别墅等,是余萍儿时常去玩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是余萍成长的摇篮,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看着那山巷逶迤曲折,望着那山下繁华的南滨路和上新街头,心里总是泛起乡愁情结。站在余趣雅舍的观景楼台上,余萍总是盼望着朋友们,来这里喝茶叙旧。</p><p class="ql-block">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p> <p class="ql-block">余萍以前做婚庆,就有很多热爱文艺的乐队朋友,最初请朋友来小院聚会,朋友们来到精致的庭院,喜欢上了这个喝茶、聊天、会友的好地方。自那以后,余萍与马鞍山老邻居、朋友一起组建马鞍山小乐队。定期每周五下午,乐队在余趣雅舍开展日常文艺娱乐活动,在这里弹奏、演唱、彩排。遇节假日更要进行文艺演出,极具艺术气息。</p><p class="ql-block">今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在余趣雅舍院坝以自己文化创意形式,用灯光布置花饰穿插花艺、灯光、茶水欢迎邻里乡亲,将举行“马鞍山迎新春文娱晚会”,用多种形式营造新春的社区文化气象,为马鞍山的历史文化增光添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展示藏在马鞍山记忆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正值午餐時間,马鞍山的街巷,弥漫着烟火味,香气四溢,伴着香气,离开雅舍沿着小巷探寻在马鞍山上。</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山顶处具有艺术气息的咖啡屋“如故秘密花园”,又一处闹市中的静谧空间。</p> <p class="ql-block">马鞍山的尽头,一条山野的小道布满着绿萌的藤条,这里有一所幼儿园,南岸区上浩(机关)幼儿园。青瓦墙上展示着“幼儿园历史”、“历史沿革”、“历任园长”、“历史的印记、寻找你曾经的身影”。可知这所幼儿园历史悠久,在解放前是由重庆基督教筹办的托儿所,1954年交给南岸区区委,为机关幼儿园。所收对象区委所属机关干部子女,后来机关工作人员子女日渐减少,幼儿园逐渐对外开放,将招生范围到厂矿企业、居民等。</p><p class="ql-block">现如今,这所幼儿园依然知名度颇高,山高路长,都阻挡不了成长的小苗,300级青石梯通向马鞍山尽头,在这百年的砖房,远离世俗的喧嚣,斑斓着幼苗的梦想,如花的笑脸,在马鞍山的尽头茁状成长。</p> <p class="ql-block">南岸马鞍山经历百年风雨后,仍然在重庆山城长江南岸边上飘逸着百年风采。</p> <p class="ql-block">穿越民居,路过马鞍山教会,无处不在的历史遗址。</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马鞍山积聚人气,原汁原味的山城味道,成了网红打卡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