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俺小学学习阶段,是在咸阳国棉一厂子弟学校度过的,学校有几十间教室,一大操场,低年级教室,在校园的最后,一排共6间教室,中间有一个拱形门,通往厂里的养猪场,夏天,教室靠养猪场那边的窗户都不敢开。那时,企业办社会,厂里什么部门都有,连作息时间,也是和社会上不同,星期天上班,星期一全厂休息,大家说时间概念都是,社会星期几?厂里星期几?</p> <p class="ql-block"> 我是小学一年级,因家搬到一厂,才转到国棉一厂子弟学校,那时同学们都说,班里有一个从社会学校转来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刚转到新班级,我还不适应,同学们都一律的河南话,我听不太懂,也不敢和大家交流,好在过了一段时间,俺也学会了河南话,能顺畅通和大家沟通了。后来了解到,有些同学也不是河南人,河南话是厂里的通用语言,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一律的河南腔。</p> <p class="ql-block"> 国棉一厂,曾涌现过赵梦桃、吴桂贤这样的全国劳动模范,和"赵梦桃小组"这样的全国先进单位,俺们的父母们,都是一心扑在工作上,早、中、晚三班倒,根本顾不上俺们,平时在家自己管自己,这也给了俺们自由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刚到班上时,班主任是位姓惠的老师,名字记不起来了,是体育课老师,他个头不高,很健硕,走路挺胸抬头,有些同学说老师是体院毕业的,也有说是复转军人,他气质非常像军人,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绝对是军人作风,俺们班走队列,是年级最整齐的。有外校老师或领导参观,代表年级走队列。记得有段时间,学校全用的是部队序列,年级叫连,班级叫排,小组叫班,"连、排、班"很有点儿意思。惠老师给同学们上体育课教跳箱,先横着跳,后纵着跳,然后再把跳箱不断增高,班主任的课,大家都不敢怠慢,大家伙高低都跳过了,也有个别女同学,跳不过去,骑在跳箱上,引起大家一片爆笑。再后来,我们换了体育老师,姓阮,是一厂足球队踢中锋的,他教同学们在足球场上如何跑位?如何配合?少盘带,多长传,对足球讲的非常到位,同学们都愿意上他的体育课,个人踢球水平和配合能力都有提高,各班都有足球队。</p> <p class="ql-block"> 那时,正是"文革"当中,同学们,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老师的管教还不太理解,上课心不在焉,下课铃声一响,就箭一般冲向操场。当时,学校足球队在全市、全省都有名,男同学个个都会踢,个个都有点技术。很多同学上学,都带着自己的足球,俺也缠着姑父花6块零4分买了一个。每天上学必带。同学们课间十分钟,在球场踢的淋漓尽致,上课铃声响了,才匆匆忙忙地往教室跑。同学们坐在教室,个个满头大汗,喘着粗气,眼睛还瞄着操场,那些上体育课的学生,心里已开始盼望着下课。</p><p class="ql-block"> 女同学们,课间跳皮筋,更是每人一根。有一边跳一边唱的,有一根皮筋跳的,有两根皮筋跳的。但看皮筋一会儿交叉,一会儿又展开;要么用脚尖挑,要么用脚跟绊,各种新跳法不断,看得人眼花缭乱。她们也是一节一节的跳,皮筋从脚腕高,一直升高到两个拉皮筋的,要把皮筋举过头顶。跳的同学几乎是把一条腿伸直了,才能够着皮筋。</p> <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小学课本很简单。记得语文课里,有一课的内容是;天上星,亮晶晶,我在大桥望北京,望见北京天安门……最后一句,记不起来了,配图是一个守护大桥的解放军战士。教语文课的老师,姓孙,好像叫孙克贤,瘦高个子,可能身体不太好,脸色有点黄,非常和蔼慈祥,老师对同学们非常好,非常耐心,她说话声音不高,但大家都认真的听讲。孙老师结合配图讲道,"解放军战士,忠于党,忠于毛主席,虽然在遥远的地方,守护着大桥,但心里却想着北京,想着毛主席。你们要向解放军战士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它语文课内容,都记不太清楚。虽然课文简单,孙老师要求同学们会背,会默写,字还要写得工整。俺们写字,如有一点功底的话,还是孙老师给打下了很好的底子,她经常说,写字要讲究框架,横平竖直,要立的端端正正的,看上去大大方方,不要把字写的贼眉鼠眼,小里小气。</p><p class="ql-block"> 孙老师还教俺们写描红。描红本一页20个字,都是看似简单,实则是精选训练毛笔字功夫的字,横、竖、撇、捺、钩、提等笔画都有,练你握笔、运笔、落笔的功夫。老师要求一笔描成,不能补写第二笔,有的同学描的太胖,出了红格,有的同学描的太瘦,再补上一笔,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有趣的是上描红课,字写的不咋样,个别同学就满手墨汁,有些都抺在脸上、衣服上,引得大家哄堂大笑。</p><p class="ql-block"> 写了一段描红,就改成写字帖,白纸本子,黑色字帖衬在下面,老师要求一笔呵成,运笔流畅,还教俺们,字的间架平衡,笔画起运平止,这些都还记得,但写起来,笔就不听使唤,写出的字一画粗一画细,不匀称,不美观。老师对交的大字作业,都用红笔圈点,是笔画有问题纠正笔画,是结构有问题的,就在旁白处写出示范。老师那遒劲的毛笔字,留在本子上,更留在同学们记忆中,只是时间不长,大字课就停了,想起来真是遗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美术课和音乐课,每周各一节,美术老师,记不清楚姓名。美术课学水彩画,先从配色学起,如紫色是蓝色和红色相配,用笔沾些红色,然后再沾点蓝色,有时把握不准,有的配出紫色深,有的配出紫色浅。印象最深的是,老师教画一条公路,伸向远方,路旁两排树,近处大,远处小,画完后,自己感到太神奇了,太像真公路了!就这幅画,记忆犹新,50多年后,5岁孙女在绘画班,画了一幅《挪威鱼村》的比希画,很有层次感,色彩搭配合理,想到俺那幅公路画,感慨万千,专门写了美篇《放飞憧憬!》看着孙女的画,想着那时的画,真感到那时学的知识确实简单肤浅了。</p> <p class="ql-block"> 那时,学习任务不重,俺们业余时间多。每个社会星期三下午,老师政治学习时间,上午大家就开始相约,下午到二道塬。来到农村,同学们分成两派,距离约30米,互相用地里的土块投掷,同学们叫"开仗"土块在空中飞来飞去,一会儿密集,一会稀疏,顶不住了,就撤退,还一边后退,一边伺机反击。追的一派,也是火力不减,穷追不舍,保持压制。过一会儿,大家再重新组合,重打鼓,另开张,就这样大家兴奋的玩着,闹着,不知累,不知渴,不知饿。在夕阳西下时,才说着笑着,你搂着俺的肩,俺搭着他的背,往家走……夕阳下的长影,也看着这些兴奋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 那个讲阶级斗争的时候,学校经常搞一些课外活动。一次,学校搞阶级教育,请来一位老贫农给大家诉苦,老贫农痛苦诉说,同学们听得满面流泪。学校还给大家专门做忆苦饭,用豆腐渣拌一些菜叶,难以下咽,大家深深记住了这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1972年,小学六年级时,学校组织学军活动,进行一次拉练。每人自备一杆红缨枪。同学们准备得非常认真,取一根竹竿,用木片裁成菱形,装在竹杆头做枪头,有的把枪头用金粉涂成金色;有的用银粉染成银色;有的用白漆油成白色;枪杆各有各的特点,虽都是红白相间的纹路,有的用一根红纸条,从竹杆头到尾,一边转竹杆,一边往下糊,再用白纸条,相间着糊好,形成斜纹:有的横着糊,一红一白间隔,形成横纹。枪头还有各式各样的穗,有用红纸剪成细细的纸穗:有用细纱染成红色纱穗:有的不知在哪里找到金色线,做成的金穗,无论哪种穗,在微风中飘动着,凭添了几份神气。左右肩一边挎书包,一边挎水壶,那时兴军绿色,个个精神气十足,雄赳赳,气昂昂。每走到村子或人多的地方,还要表演一段正步走。目的地是周陵,周文王的陵墓。在那里进行一次现场批斗会,"批林批孔,批克己复礼"俺们也不知道到底干什么?开完批斗会。同学们向周陵顶上冲去,一边喊着,一边冲着,争先恐后。上去容易,下来可难了,老师虽然教给同学们侧身侧步。可有一个同学刹不住,直往下冲,就闹得大家人仰马翻,连滚带爬,蹿到陵下。个个灰头土脸,满身泥土,就这还是狂叫着,欢笑着,好在大家都没有受伤,想起来有点滑稽。小学生参加这种活动,有多大意义和作用。可同学们感觉还是玩美了。回校时,有红缨枪没穗的,有没抢头的,有的仅剩下光竹杆了……大家还互相笑话着。</p> <p class="ql-block"> 俺们的确是非常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完成了小学学习阶段。现在想起来,确实耽误了最好的学习时光,知识基础打的不够扎实,为后来的读书学习带来了太多困难!每每回想这段时间的事情,不免心里有一阵说不清的酸楚。</p><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16日于西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照片来自网络,谢谢原创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