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致敬最可爱的老师们

空谷幽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津南区教师发展中心 赵立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问来处,不问归途,心之所往,不愧初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致敬亲爱的老师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与奥密克戎作战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人、一些事、一处场景、一幅画面、一个身影、一篇报道感动着;我的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身处封控区的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为我们的老师感到骄傲和自豪。疫情面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们是平凡的英雄。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突发,老师们走下讲台,放下粉笔,穿上战袍,勇毅出征。在讲台上,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抗疫前线,我们是不惧任何艰险的战士。我们广大教师,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新时期教师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全区教育系统近4000位教师,响应召唤,迅速集结,不顾安危,担当使命。老师们克服种种困难,从维持社区防控秩序、扫楼逐户宣传动员、指导群众扫码登记、日夜蹲守封控楼口、帮助群众采买递送到入户核酸全员检测。一个梯队下来了,另一个梯队又顶上去,没有人选择退缩,出色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勇毅之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支队伍中间,既有党员,也有群众;既有老教师的无私奉献,又有年轻人的勇敢担当。有的老教师,身患多种疾病,即将退休,疫情突发后主动请战,以羸弱之躯,与年轻老师们并肩战斗。有的老师父母年迈体弱多病,需要照顾,他们为了大家,他舍弃小家,全心投入战斗。有的夫妻同在抗疫一线,家中孩子留给老人看护,甚至有的是大一点的孩子照顾弟弟妹妹。还有为了去抗疫一线毅然绝然给孩子断奶的年轻妈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巾帼不让须眉。我们的女老师,更是克服了许多困难,在疫区、封控区,夜铺冷霜,她们以地为床;心存温暖,他们释放光芒。艰苦中,他们面带微笑,坚毅勇敢,不输儿郎。那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笑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疫情就是命令,逆行使命在肩。在与疫情赛跑的几天里,老师们昼夜兼程,无问西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时间进入丰达园疫区的突击队员刘景明老师,在2022年1月13日凌晨值守期间写下这样的诗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天凝地闭拂晓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时夜鸣彻透墙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津南战疫齐协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新冠未消终不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首铿锵有力的诗篇,抒发了津南区全体教职员工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古有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保家卫国的豪迈诗篇,今有抗疫战士“新冠未消终不还”的真情告白。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这群津南教育人彰显着伟大的抗疫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寒风中,他们伟岸的身躯,为我们筑起一道安全防线,何其有幸,生在一个伟大的祖国;何其感动,因为有你们这样一群无私无畏的教师志愿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几天来,我们被一篇篇来自前线的报道感动着:催人泪下的语言,质朴深情;照片上疲惫不堪的身影让人心疼;传递出抗疫必胜的信心,给人力量。是老师们,为我们传来抗疫前沿的消息。有的老师刚刚脱下战袍稍作休整,有的是封控隔离在家,心系一线,隔空采访,他们以生花妙笔著写文章,报道着前线的点点滴滴,带给所有的人力量与信心,也让惦记他们的亲人朋友无比慰藉,温暖着我们,鼓舞着我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鲁迅先生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疫情面前,每一位教师都是发光体,融汇成巨大的暖流,足以抵挡这个凛冽的寒冬;我们守望相助,汇成灿烂星河,温澜潮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或许有人会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三尺讲台是我们的主阵地。其实,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相信每一名老师都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抗疫一线就是一方特殊的讲台,我们用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为我们的学生上了一堂最有意义的教育课。当孩子们长大,也能承担起社会的责任的时候,我相信,他们一定也会像今天的老师们一样,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奔赴祖国需要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疫情是一部“教科书”,我们可敬的老师们,在引领学生用一生去读懂这部教科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看到老师们舍弃小家不惧风险前往红区,奋战多日不下火线的时候;当你看到老师们在寒夜中坚守,双手冻僵发红的时候;当你看到老师们忘却病痛与疲劳,争抢着去志愿服务的时候;当你看到老师们认真扫码,耐心有序组织核酸筛查的的时候;当你看到老师们从一线发回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报道,与我们分享抗疫故事的时候;当你看到老师们惦念学生的身心健康,叮咛嘱咐安慰鼓励学生的时候。甚或是看到那个最美丽的女老师,穿着笨重的防护服,面容憔悴,头发凌乱,白皙的脸颊出现勒痕的时候;那个最帅的男老师,胡须已经旁逸斜出,胡乱吃泡面的时候;那个胖胖的老师蹲在一平米逼仄的墙角睡着的时候,那个最单薄怕冷的老师以地为席的时候……你是否被他们所感动?你是否感觉到,老师是我们最敬爱的人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老师

抗疫

教师

疫情

我们

时候

讲台

看到

一线

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