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二天

陌上朵颜

<p class="ql-block">每个充实的夜晚都是命运的馈赠,人生就是在不断学习中宽厚柔软。</p><p class="ql-block">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现在我在想,我也写教学反思,甚至写了更多年,但是为什么没有成为名师?原来是因为没有写出高价值的教案,所以自然就没有思维含量和创新的反思。目前我的学校存在的情况也如书中所言,教案模式化严重,格式固定单一,虽然方便了学校的管理和评价,但是存在着教案和课堂教学脱节,应付检查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的老师讲完了课,回头为了迎接检查再来写教案。那么这一问题如何解决?或者说怎样备课,怎样写教案才能更能帮助教师成长。我觉得首先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既有可评价可操作的模式也应该给予教师教案自主创造性。其次备课组真正加强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以问题引领的方式整合教材,构建体系,形成共案。另外教师个人可以依据共案和不同类型班级学情,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并参照优秀资源写好自己的个案,再通过课堂实践检验,及时反思,补齐短板,修正完善。</p><p class="ql-block"> 从书中第一次学习到了怎么写教材解读文章,这是对自己来说比较新颖的做法。现在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中多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的解释,若能推动自己思考,怎样对教材解读。如:本节讲的是什么历史情境?为什么会出现?带来怎样的影响?自然有利于怎么教?教什么?怎么学?学什么?同时还要重视主题教学,一节课有课主题,有单元主题,主题就是教学立意,也就是课堂的灵魂,而主题确立需要依据“立德树人”要求、课标、学情、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总之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一个教师不断学习,转变理念,自我觉醒,不断成长。书中倡导写出高价值教案,目前自己基本处于第二层次,今后加强学习研究,让教学跳出经验层面,能有更多的思考,构建自己的学科课程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在教案中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探究,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最后解决问题。夜色安静,晚安,远方的你。🌸</p>

教案

教师

教学

反思

主题

名师

教材

共案

学情

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