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西安封城第二十三天,全西安又进行了一轮核酸检测。经开区和未央区恢复了每户两天一人外出采购的政策,雁塔区有6个封控区变成了管控区,生活正在慢慢地恢复正常的秩序。</p> <p class="ql-block"> 居家的生活,不管是居家办公,还是居家学习,或是只能单纯居家的,我们唯一不能缺少的就是吃,也许之前的我们可以叫外卖,可以在各种餐馆吃或者还有别的吃到美食的可能性。居家的我们,如果想要吃到美食,只有了一种可能性和选择,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对于我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一辈的人来说,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但因为之前我说的那么多吃到美食的可能性,加上平常工作忙碌等等的原因,我们不是经常甚至很少有机会动手去尝试制作各种美食,尤其是那种比较耗费时间的,比如蒸馒头,炸油饼,做面条诸如此类的面食。想想,我们平常吃的最多的可能都是各路美食博主所交的快手餐,比如西红柿炒鸡蛋、炒土豆丝等这些万能的又能拌米饭又能拌面,还能就着馒头吃的菜便是餐桌常客了。</p> <p class="ql-block"> 记得2020年的那个冬天。因为疫情,生生的把大家都逼成了美食家,曾经一段时间,朋友圈晒得竟然都是清一色的自家做的凉皮。这二十三天也不例外,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就是做和晒各类平常没有时间去做的各类复杂而高级的美食。和闺蜜的微信聊天记录里,充斥着每日的一日三餐的图片。这里说的复杂而高级并不指的是价钱和档次,而是工艺和时耗。比如自从我在小区群里借到发酵粉,自己做的油饼被邻居晒到群里之后,就发现时不时能闻到沿着窗户缝,隔着楼层,飘飘悠悠传来的炸油饼的香味,还有各种蒸馒头烤面包香味。也许,在平常的日子里,绝没有如此统一充满勤快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突然想到小时侯妈妈给我讲的一个故事,叫什么名字记不清了。只记得说从前有一个孩子特别懒,他的妈妈要出远门了,害怕自己的孩子被饿死,就烙了一张中间有一个大的圈足以套在孩子脖子的饼,然后告诉自己的孩子说饿了就吃饼。结果呢,因为这个孩子实在懒到洗完了眼前的饼,都不愿意转一转饼,吃剩余的那一半儿,竟然等他妈妈回来的时候饿死了。当时妈妈告诉讲完这个故事告诉我,人要勤奋勤快,不然就会被饿死。当时觉得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懒的人?现在想想,可能这个故事是有点夸张,但我们现在的生活的便捷程度却是促发了我们人性深处的惰性,只要有一部手机,我们可以实现几乎所有的生活需求,开灯,买饭,买菜,缴费等等,只要愿意我们甚至可以很久不出门,宅男宅女不就是智能手机时代才出现的吗?在这场疫情之初,不就是有人说因为买不到菜各种牢骚,有人说吃了一个星期方便面,这难道不是和那个小孩一样吗?都是懒惹的祸。</p> <p class="ql-block"> 总是说唯有美景和美食不能辜负,但我们口中的美食多半是别人做的,对吗?一件事情总有两面,居家隔离地我们失去了自由,却拥有了更多自己亲手做饭的机会。在这样的葱姜蒜西红柿土豆黄瓜白菜米饭白面的煎炒烹炸蒸中,拉近了我们与美食的距离,也拉近了我们和家人的感情。也许厨房的此起彼伏的切菜声,蒸馒头升起的热腾腾的气,砂锅里咕咚咕咚冒着的汤,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合奏曲,才是最初也是最长久的幸福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