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

祺尉

<font color="#ed2308"><b>第一篇 帝王梦断大巴山</b></font><div><font color="#ed2308"><b><br></b></font></div><div> 在陕西西乡、南郑和四川通江县两省三县交界之处,有一高峰悬崖,名曰:建文崖(当地又称佛头山),崖高2183米,今属汉中市南郑区福成镇(20世纪50年代前隶属四川省通江县)。《通江县志》记载“太祖山,川北第一高峰。”又载:“五佛寺在县治北四百里,明建文帝由蜀入秦,曾挂锡于此。”清康熙《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汉中府部》载:“建文崖,在(西乡)县西南三百里,崖广四十里,碧光映文水之波,晴霞泻松澜之瀑,明建文皇帝潛此。”汉中的西乡县有“梅雪禪师塔,在左西峡,明建文帝入蜀,禪师相隨,圓寂于此。”康熙《西乡县志》,乾隆、道光、民国版《通江县志》也载有建文崖、五佛岩记载,均指为“建文帝隐居处”,其他如四川的省志、府志、乡间野史皆如不同说。清代吴秉权《纲鉴易知录》中对建文帝游汉中一事也有记载。清代西乡知县史左所写的《建文崖颂》一文,抒发对建文帝逊国隐居西乡县的感慨,文中说到建文帝与其旧臣程济隐于西乡,二人俱圆寂于此。<font color="#ed2308"><b><br></b></font></div> 陕西汉中南郑区与米仓山“北通兴汉,东下渝夔”的“茶马古道”,是基于陕西陕南境内米仓山而得名。以南郑县城边的大汉山、县境内的天池梁老龙池、分水岭山系、碑坝片区的馨坪山系、铁船山系、福成片区的佛头崖山系为代表,连通川陕,穿越大巴山、米仓山,蜿蜒向北通往古都长安,向南通达巴蜀成都。 这是一条从古巴蜀通往长安的古道,一条从历史的悲喜交织中走过的茶马古道。米仓山作为大巴山的支脉,横贯川陕,如天然屏障锁住川陕的要塞。 米仓古道开通于距今3500年,由殷代“方”国的巴人为通达古梁州治而开辟的一条通道。<div><br>《汉书·食货志》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楚汉相争之时,巴蜀争战少,生产力未遭到破坏,加之巴人兴汉有功,不贡税赋,因而成为全国最富庶的 “天府粮仓”,高祖刘邦也才能够迁关中之民“就食蜀汉”。大巴山成为灾民心中的一座大粮仓,似有运不尽的大米,故称此段山脉为“米仓山”,那绵延其间的古道,便是“米仓古道”。</div> 米仓古道又称大行道、巴岭路、宋以后叫大竹路,清始称米仓道。清嘉庆《四川通志》载“米仓关在南江县北一百里许,旧置小巴山,后迁大巴山麓,明嘉靖八年重修。”历代诗人描述米仓蜀道的诗作更是不胜枚举:“飞梁驾绝岭,栈道接危峦。”咏古道之雄险;“春风来回野,晓斗挂空山。”叹古道之秀美;“鸟道微通处,烟霞锁百辰”吟古道之神奇。正是这些文人墨客的天赋吟唱的诗章,让米仓山米仓古道增添更加神秘的韵味。 行进在陕西汉中南郑元坪村畔,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鬼斧神工般的传奇。时近深秋,山山岭岭红叶遍染,这里,峡谷高山,石笋林立,溪流遍布,松翠竹緑,丽影摇曳,巨峰围屏,红黄緑相间,犹如一幅水墨丹青画卷,点缀在山山岭岭,这里便是被誉为“陕西的第二个张家界”的白玉元坪自然原始风光景区。 这里是南郑与西乡的分水岭,抬眼望去西乡的大河镇尽收眼底,山如驼峰,一片片从佛头山伸向远方;沟如深涧一条连一条;涧如水流,奔向山下收不住,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让人倍感渺小。沿着陡峭的石壁,来到了佛头山山门。据清康熙二十四年翰林学士李钟峨编《通江县志》记载:“五佛崖在县治北四百里,明建文帝由蜀入秦,曾挂锡于此”。《通江县志》记载:“太祖山,川北第一高峰,峰顶一寺,名五佛寺。因太祖山形如佛头,故名佛头山”。 又据西乡知县史左在《建文崖颂》中所写;“千万斯年,此崖不损,於穆建文,龙德而隐”,山门正对的就是建文崖,当地人称写字岩。崖上的一首题诗隐约可见:“巍峨佛头山,高耸入云端,二水归脚下,山山近眼前,登临众山小,川陕一奇观”落款1981年川陕文物普查组题。 经过山门向西行进,来到了佛头山的下殿,这里已残破不堪,一陡峭的崖穴 建有寺庙,从残存的木柱木梁看,有四间,木结构吊脚楼式样,破败的神像,难以分辨名字,醒目的挂红和香签,爆竹纸灰足以说明香火的旺盛,一扇大石磨,见证了这里的兴衰。横梁上“皇图巩固,帝道遐昌”的对联,“地主吴大典,匠师朱世宦”。 从西乡县志和通江县志的记载:大佛头山有建基崖,寺是在山顶,有《建文崖颂》,那么小佛头山的寺庙一定就是五佛寺了,那么,当年发现的建文帝诗抄定是出自于小佛头山的五佛寺了。当地老人告诉我,那小佛头山离这儿向北五里左右有寺叫五佛寺,当地人又叫“五佛岩”“药王岩”,寺庙基本保存完好,有大量题诗和文字。看来,建文帝的诗抄应在小佛头山的五佛寺中,也许那里,就是建文帝隐居的地方吧。 从下殿向东沿石梯小道攀登,来到了险处不胜寒的著名景点捲栋门。石梯上的马蹄印传说是建文帝和随行8位大臣从西乡而来时天降大雪,马不能骑,牵马翻越时天寒地冻,一步一印,天长地久,与日月同辉。捲栋门的地势堪称奇迹,狭窄的石壁,人工用石条砌就二人能通过的石梯向山顶拐去,两边是万丈悬崖,悬崖的台阶边,石缝里到处生长着畸形的杜鹃,油松,青松,岩柏,由于高寒,大风和积雪压迫,形成奇树风光。“二水归脚下,”西面的白玉河东面的西乡大河镇一览无余。一道道山梁,层峦叠嶂,西沉的夕阳余晖洒落在山岭,红叶伴夕阳,染遍佛头山,有多美啊。 沿石梯小心登上山顶,极目远眺,一脚跨二县,“一览众山小”,那才知道这山的伟大,感觉人的渺小。东面一道红白相间的断崖,东西长约5公里,横跨南郑西乡犹如一道天然屏障。那就是“城墙岩”。一个大段层留下的断裂带。据说,建文帝当年就是站在这儿数山包的。“九龙捧圣”,这山顶明显是一颗圣珠,九条龙形的山梁,怎么数也够,为何自己 脚下的圣珠就忘记数了呢,也许是哪壮观的“城墙岩”的恢弘气势,让他分心走神了,天意难违啊。 山顶很平坦,有1600平方米之阔,古树参天,野草丛生,随处可见野生岩羊活动的踪迹,东边的石坎下,有一汪四季不甘的水池,池边一棵大树,那就是传说中的神树神水。山顶中央,就是上殿的遗址。到处是寺庙残损的遗迹,整齐的围墙,轮廓清晰。让我们来还原一下这里的原貌吧:早晨,一轮红日从西乡方向的云海里冉冉升起,霞光染在大殿红青交辉的屋檐上,白色的晨雾像轻纱缠绕在山顶,洪亮的钟声响起,僧众们开始做早课,那诵经的天籁之音飘向云端...... 这是一座木质构建有四大间的建筑,青瓦顶,红柱,红门 ,大殿的大柱上有一对联:“顽石钟灵高耸佛头开慧眼,星拱北辰长乐朝元悟三生”。大殿内供奉着太阳菩萨,月亮菩萨,观音菩萨,真武大帝,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财神菩萨,十殿闫君。殿门口一对犼天雄狮护卫着的大殿,殿前香案炷架上烛光冉冉,一口巨大的香炉内火光不断。 传说山顶的一池泉水,是观音菩萨净瓶所留,池边有一棵菩提树,乃观音所种。来这里朝山拜佛的大多是为此而来,只要喝些泉水,捡到这些树叶,如有好运,捡到菩提子,则灾祸全消,永保平安。每逢6月15日到19日,佛头山朝山观音大会,两米的牛皮大鼓和一米的大钟敲响,方圆百里可闻,二省三县的信徒,从四面八方涌来,佛头山披红挂彩,爆竹响彻云霄,人山人海,人们虔诚的来,许愿还愿,捡树叶,喝神水,香会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 当年的恢弘已难以找见,残砖断瓦,静静地述说着昔日的沧桑与壮美,那向明贤,招建文皇帝做上门女婿的离奇故事,留下的佳话,却在秦巴山区流传,印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难以抹去。 <font color="#ed2308"><b>第二篇 君问归期未有期</b></font><div><br></div><div>大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在1402年建文4年,叔父燕王朱棣起兵攻陷南京,建文帝随行大臣22人从南京出逃到云南、贵州、福建、江西、湖南、重庆、湖北、四川、陕西,最后一行六人从陕西汉中城固进入西乡,在川陕交界的米仓山腹地佛头山避难。<br></div> 建文帝与叶希贤、杨应能、程济、王升和史彬五臣,化装为三道三僧,从贵州或云南进入四川,到过夔州(重庆)、达县、平昌,通江(保宁),一路都留下了诸多痕迹,在汉中市城固县的建基岩还留住过,也许君臣六人从城固进入陕南的西乡县,为县志所记载,找到了绝佳的隐居之地。 600年前一个大雪漫天遍飞的冬天,君臣6人牵着马,艰难地在米仓山荒野里行走,他们翻过佛头山,马蹄印留在结冰的石板上,天长地久,至今可见。断水断粮三天,六人奄奄一息,碰巧被打猎回家的当地猎户向家老汉发现,得以脱险,向家老汉为他们熬了姜汤,煮包谷米饭,喝上包谷酒,安顿下来。向家老汉妻子早亡,留下一女儿相依为命,白天打猎,女儿在家照顾。几天后,逐渐恢复,大雪也停止下了,建文帝与臣子商议,暂留猎户家,其他五人分别出去打探道路风声,联络武装力量、筹措钱款。 这天天气晴好,建文帝与向家老汉拉家常,向家老汉说,你们就别走了,我们这里远离官衙,是风水宝地呢,老汉说佛头山能看见汉中府的江,山下有城墙岩,这是九龙捧圣的地形呢。建文帝心动了,说不定,这里就是东山再起复国地好地方啊,在向家幺妹的带路下,他登上了佛头山,一览众山小,红色延绵几公里的大山断裂带,俨然就是天然屏障城墙;山顶像佛头,只有一条小路到达顶峰,四周九条山峦像九条龙,高高托起山顶的圣珠。一山夹两溪,宛如护城河;山下两个堡垒一样的山峰,命名为将军寨和大臣寨;建文帝喜悦在心,复国之梦燃烧在心头。他每天都邀请向幺妹上佛头山,一天天过去了,他对向幺妹产生了好感。幺妹热情、大方、勤劳朴实,向家老汉喜在心头,就将建文帝招为上门女婿,为他们成了婚。 一年以后,叶希贤、杨应能、程济、王升和史彬五臣陆续回来,这时候已经是明永乐6年(1408年)了,带来好消息和坏消息,好消息是召集到很多建文旧部的人马、钱粮,随时号令起事,坏消息是洪武帝朱棣加紧搜捕建文帝及随行大臣以及家属,原来朱棣帝登基后改年号永乐,实行了一系列宽松的政策,制定明律、减赋税、徭役、平定边疆、重道教,派郑和下西洋沟通海外贸易联系发展经济,人民从战争中休养生息,逐渐国泰民安。建文帝犹豫起来。<div><br></div><div>几年的颠沛流离,酸甜苦辣,沿途人民的疾苦都刻在心上。一天,他在臣子们陪同下再次登上佛头山他决定让天意来决定:数一数这九龙捧圣的地方,数来数去他只数下八条龙的山,建文帝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原先是站在山顶的,站在山下数,自己脚下的就忘记数了,长叹一声,天意已定,与叶希贤商议,决定放弃复国的想法。</div> 随后安排随行大臣修建佛头山上下寺庙,就地修行。同时续建佛头山下白玉弥陀寺大寺庙上中下三殿。叶希贤、杨应能、程济、王升和史彬五臣,陪同护卫建文帝修行。程济还将家眷族人秘密迁来西乡,埋名隐居。后来程济圆寂后安葬于西乡,程氏后人守墓子嗣甚多,建有梅雪禅师塔。<div><br></div><div>建文帝心灰意冷,留下臣子、拄着禅杖从佛头山一路向南化缘、到过通江、南江、汉中城固,各个寺庙都留下了身影,三年后,佛头山、白玉弥陀寺寺庙建成,规模宏大,是川陕地区最大、香火最旺的佛教圣地,建文帝再次返回,念经修行,苦渡岁月。</div> 建文帝朱允炆饱读诗书,学识很高,在逃亡的路上,留下了许多优秀诗文,从诗文中看到尝尽人间酸甜苦辣,放弃复国的梦想后,在米仓山这块人间净土上,潜心诵经念佛,研究佛学,云游天下。 建文帝朱允炆从南京出逃到江苏云南贵州,走川陕,后来云游到湖北泸州、江西、福建,全国各地都留下了历史印记,当今各地都留下了许多古迹和传说,例如南郑福成地诸姓、其他许多的地方找到族谱,都有说是建文帝的后人。朱允炆最终圆寂于何处?有飘洋过海说、福建、江西、湖南、江苏说、云南说、贵州说、有陕西南郑说;历史尚未有权威定论,众多的传说纷纭,只是留给专家学者研究。笔者就建文帝殉难川陕这一条线,从众多史料中、遗迹中寻得一点史海浪花,供热心建文帝研究的朋友参考。<div><br></div> <p class="ql-block">程济与建文帝一路逃亡,只留下诗一首《和建文帝西粤途中》:</p><p class="ql-block"> 吴霜点点鬓毛侵,不改惟余匪石心。</p><p class="ql-block"> 作客岁寒应自久,避人崖壑未曾深。</p><p class="ql-block"> 龙蛇远逐知心少,鱼雁依稀远山沉。</p><p class="ql-block"> 回首金陵悲往事,短筇高岫一登临。</p><p class="ql-block"> ——康熙《鹤庆府志》</p> 建文帝的法名应文,叶希贤就是应贤、杨应能就是应能,建文帝一行六人于永乐10年(1412年)在米仓山佛头山五佛寺正式出家。10年仓惶奔走的亡命之旅,在陕南佛头山,洗去扑扑风尘,置身于禅室佛境,晨钟暮鼓,一切似乎已尘埃落定,远离了城市繁华,远离官道,也远离了是非厄运。如同周围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山民,趋于平淡,打发着一天天单调枯燥的日子。 <font color="#ed2308"><b>第三篇 西望米仓又一年</b></font><div><br></div><div>“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br>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br>这是唐代诗人于鹄仿巴山民歌写下的《巴女竹枝词》:诗中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大巴山米仓山世外桃源的绚丽画卷:在长满荷叶的大通江边,一个乡村女子骑着牛,唱着竹枝格律的巴山民歌,悠闲自在即使太阳落山才也不会忘记篱笆小屋和芭蕉掩映下的家,这就是皇天下的乐土。</div><div><br>作为诗人皇帝的朱允炆也喜欢这样的境界吗?<br></div><div><br></div> 延绵几千里的巴蜀米仓古道上往来的背二哥,何尝又不想呢?他们精神焕发,背着米仓古道的春夏秋冬,一步步丈量着生活的尺度。<div><br>“弯弯背架一张弓,背起背架上汉中。<br>你背背架小心些,谨防啄个火鸡公。”</div><div><br>这是米仓山的山妹子唱给背二哥的调侃歌;</div><div><br>“大巴山来诺水河,造孽不过背二哥。<br>夏天两头顶日月,冬天只有棕裹脚”。</div><div><br>你听:“东御河,北御河,我是巴山背二哥,太阳陪我上米仓,月亮陪我过巴河。”这是背二哥唱给自己的山歌;他们与太阳同行,与月儿为伴以苦为乐。<br>你再听:<br>“贤妹当门一条河,日日夜夜门前过。我背背架想看你,为啥只露一只脚?”背二哥唱毕,马上从米仓茶马古道上的吊脚楼里就有回声:<br>“背二老哥心莫慌,妹妹今天人不爽。<br>等到哪天人爽了,叫你背架背不长”。</div> 充满生活情趣的山歌,让米仓山在夕阳中羞红了面庞,尽管心想事不成,那也是一股从骨子里迸发的力量,一种信念和向往憧憬,背二哥们凭借着山歌,走短了米仓道,走长了岁月。<div><br>我在想,当年流亡的建文皇帝朱允炆,一定也在这个情趣盎然,艰苦异常的队伍里行走,来往于米仓古道上;诗人于鹄也一定行走过,不然笔下那会写出这等美妙的诗章?</div> 米仓山这片神奇的土地还有多少文人墨客行走过呢?诸葛亮屯兵修建栈道伐蜀、李翰林、向玉轩、陆游、李商隐、乃至唐僖宗、武则天;张献忠白莲教义军以至于湖广迁徙移民,它浸染了多少血泪史,晚唐诗人李商隐为官巴蜀,长期往来长安与巴蜀之间的米仓古道:<br>“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br>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r>千古名篇《夜雨寄北》便写于米仓古道“牟阳古城”。另一首《初起》:“想象咸池日欲光,五更钟后更回肠。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向我们描绘了身在巴山蜀水,心却思念繁华长安的苦闷情绪。那些满载诗人心中的渴求和哀怨,都被遗失在苍茫、神秘、的米仓山里,积淀出耀眼的星光。 爱国诗人陆游在米仓道上向我们吟唱:“转尽穷山入翠微,松阴拂拂冷侵衣。长天秋水自一色,断山里孤云空飞。客路何年闲马足,番溪平昔负鱼矶。僧窗不得呤清昼,又拥蓝舆到夕晖”,道出了报国无门,山河破碎的焦虑心情。 最后向我们走来的是告老还乡的通江籍乾隆翰林编修大才子李钟峨,李翰林为乾隆皇帝钦命《四库全书》编修,退休后回到通江主持撰写和编修地方志《保宁府志》《通江县志》为后人研究巴蜀文化、风土人情留下了珍贵的文史史料,他的足迹和众多文墨,是留给后人宝贵的遗产。 如今米仓古道已变天堑为通途,水泥高速公路桥梁飞架,车辆穿梭于国道省道,历史上那些古栈道古驿站,茅庵草舍吊脚楼即将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钢筋混凝土堆砌起来现代文明生活,一切历史都随宕水河、渃水河的浪花飘流走,只有米仓山默默地陪伴着它,注视着它,证明着他曾经辉煌过,喧嚣过。那弥陀寺的钟声在香烟缭绕的白玉河飘荡;那街房坪和店子坪的集市和夜店的鼎沸;那建文墓、臣子坟的石棺;希希呼呼地背二哥仰天叹息,那仓促脚步声中的星星月亮,伴随着背二哥的脚步更替,悄悄地追逐着岁月。 在这条米仓古道上,那路人疲倦的眼睛象永远像闪烁的路灯,照亮着古道也照亮着世人,也许米仓山在默默地数着历史留下的一串串脚印,那是一条充满神秘的沧桑之路。<div><br>李商隐幽怨的诗里,不知与建文皇帝缠绵爱恋的何姑娘,佛头山下向家老汉的女儿向姑娘,还在等待着朱允炆归来,那巴山淅淅沥沥的夜雨打在芭蕉上,愁绪哀怨,期待已久的建文帝是否该回来故地重游了呢?</div><div><br></div><div>又说东玉河挂榜岩两扇门的石门快开了,建文帝快回来了,不知这石门何时能开?</div><div><br></div><div>图文原创拍摄,选自张祺尉文集《巴山雨.米仓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