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 一根面

驿路梨花

<p class="ql-block">  明天又是周末了,水哥说摄友们在浦江古村拍的“一根面”晒场的照片美极了,问我要不要去看看。浦江古村我们学校倒是组织退休教职工去过,但那有名的“浦江一根面”制作场面当然也想去看看,于是周六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天刚放亮,可以看到江面朦胧的雾气缓缓地飘移着,太美了,我们忍不住停下车照了两张。</p> <p class="ql-block">  隶属金华八婺之一的浦江,风景如画,名人辈出,素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之美誉,在这里的盆地山谷间,更散落有一些白墙黑瓦、历史悠久的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经过的第一个古村叫嵩溪村,源头出于鸡冠岩的嵩溪,分前后两溪,前溪流经村边,是明溪,穿村而过的后溪是暗溪,村民在暗溪上建桥,桥上建民居,形成了“水在房下,人居水上”独具特色的溪文化景观,嵩溪村也因此溪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走近古村,就看到了一截残留的古墙,那历经沧桑的墙面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八百多年来古村历经磨难生存之不易,让人不由得心生一种难言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  高处的一棵古樟,像守护神似地屈身朝向被群山围绕的村庄。在浦江各个古村,都有这样的大樟树。</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嵩溪村的前后两溪汇合处建了一座桥,名为“利济桥”,后来桥又被拓宽,在桥上建水榭三间,被村民称为“桥亭”,作为旧时村门。</p><p class="ql-block"> 桥亭的两个门很奇特,一个较大的门上面是圆的,较小的门上面是方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方者正,圆者满,桥亭的两个门一方一圆,正是取自其意。嵩溪因出产石灰,因而比较富裕,外出打拼、经商或做官的人不少, 村中传统出门走方门,寓意出门走四方,为人要正,外出经商做官不做奸商贪官。回来走圆门,寓意合家团圆,和谐相安。该村历代常有不同姓氏的人来此定居,现在村民中已有二十五个姓氏,廿姓同村,从无外姓之说,这在古村中是少有的,因此方圆门也成了村民方正、刚直、和谐、包容的人格象征。</p> <p class="ql-block">  桥亭的三间水榭靠墙处设有长条石凳,常常是村民休憩的好去处,遇见熟人路过,也会打声招呼聊上几句。</p> <p class="ql-block">  作为拥有众多国家级荣誉称号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嵩溪村是浙中地区保存最完善,体量最大的古村落,至今还遗存1500余间明清时期的建筑,这其中就有桥亭旁的关帝庙,关帝庙建于明嘉靖年间,曾多次重修,现存的建筑基本为清乾隆时期格局,两侧原有清代壁画,画法简洁疏朗,人物形神兼备,关公塑像威武庄严,享誉一方,可惜毁于文革,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塑。</p> <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没有商业的气息,只有古树、老屋、清清的溪水,还有村民淳朴安详的面容,这是个流淌在诗意里的古村。</p> <p class="ql-block">  一位农妇正在溪水里冲洗拖把,看见我们在对着她拍照,站起身,朝着我们和善地笑了。</p> <p class="ql-block">  走进嵩溪村,处处都是平整的石板路。当年嵩溪因出产石灰而兴,各地商客纷至沓来,春夏之际道路泥泞难行,行人叫苦不迭,村民为之深感羞愧。民国初年,村中富户倡议修路,村人纷纷响应,出钱出力,历时十余年,村中建成通往四方的石板路近六千米,石板路也成了村中一道独特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村中除了墙上挂着的几盏红灯笼有点闹意,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p> <p class="ql-block">  走过村里的一家农舍旁,静静的,什么声音都没有听见,但是从栏杆空档中望进去,屋门口居然坐着一对老夫妻,身边有一群鸡,也没有发出一点声音。</p> <p class="ql-block">  水哥刚拿起相机,三只番鸭从栏杆里伸出了头,但并没有发出乞食时的叫声。</p> <p class="ql-block">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村里穿行,不时会遇见一群鸡鸭,或是窜出来一只狗,居然也没听到一声鸡鸣狗叫 ,即使是追着它们拍照,也只是躲避而已,绝不会向你发出一声吼叫,大概它们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想让噪音打破了村庄的平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  瞧!这里又是一对老人,连坐姿都跟前面的那对老人一样。</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时间很局促,我们在蒿溪村游览的时间不多,走出村庄,又见一棵大樟树,古村中的大樟树,像是村庄的卫士,迎来送往好像成了它们的职责。</p> <p class="ql-block">  村外是一片湿地,原先种的是莲藕,冬天莲叶都枯萎了,长出来的杂草也黄了,那地里弯曲的小路倒像是艺术家画的弧线,别有一种美感。</p> <p class="ql-block">  湿地旁的路边公园里立着一块艺术牌子,上面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写的《爱莲说》里的名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让人牢记做人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离开嵩溪村,我们走进了这次出游的主要目的地潘周家村。</p><p class="ql-block"> 虽说事先都知道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看村民做面条,可是一进村,眼前看到的景象还是让我们深感意外:空地上,家门口,甚至连村道的中间都是晒面的木架,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排排匀细的面条像金色的瀑布从木架上流泻而下。</p> <p class="ql-block">  潘周家村也是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群山环绕,山清水秀,村里有十几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厅堂,过去因处深山无人知,如今却因“一根面”上了中央电视台,从而名声远扬。</p> <p class="ql-block">  潘周家村的祖先是从北方迁居来的,“一根面”手艺可上溯600年,中国人生日吃面寓意长寿,潘周家村的一根面,充分保留了长寿面“长”的文化内涵,据说一根面可拉上几公里长,可供几十人吃一餐。村里有五百余户人家,家家都会做,面条细长滑韧,即使是用来跳绳,也不会轻易折断,有一年春节,我在金华城隍庙就亲眼看到过用面条跳绳的表演。</p><p class="ql-block"> 每年十月,天气渐凉的时候,便开始做“一根面”,春节临近时,达到高潮,我们这时候去,正是村里最忙的时候。到了春节,当地人常用“一根面”来招待宾客,并作为赠送亲朋好友的年礼。</p> <p class="ql-block">  晒场上几位老人手里拿着两根像筷子似的细竹棒,把并在一起的面条挑开,如果晒干了就分不开了。</p><p class="ql-block"> 跟我们在其它山村看到的情况一样,现在山村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不是在外面读书或工作,就是到城里去打工了,现在干活的基本上都是老人,潘周家村祖祖辈辈用制作“一根面”的精湛手艺守护着的中国美食文化,真担心以后这么好的手艺会失传了。</p> <p class="ql-block">  村里一位老农告诉我们前面有个大晒场面架更多,我们就赶了过去,看见已经有摄影爱好者在那里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  我家水花也忍不住借了二根细竹棒,学着别人的样子,让水哥拍了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里晒面的场面更大,除了晒面条,竹匾里还晒有面指,就是面晒好以后粘在竹竿上被剪下来的那些面头,因为形状像指甲,浦江话叫“面指甲”,虽然挺形象的,但是指甲不太好听,就简称“面指”,据说面指跟红薯一起煮特别好吃。</p> <p class="ql-block">  瞧这些摄影爱好者拍得多认真啊!有一位干脆就趴在地上拍了。</p> <p class="ql-block">  水哥的摄友简爱老家在浦江杨田村,每逢节假日她都会回来,今天她姑姑的家里也在做一根面,约好了叫我们去她家里吃中饭,顺便也亲眼目睹一下做面条的过程,看看潘周家村里的人已经端着碗在吃中饭,于是我们也走了。</p> <p class="ql-block">  到她家已经是12点了,为了等我们,全家人都还没吃饭,我们一到马上就端上一人一碗鲜美的牛清汤,还有一大碗牛肉,一人一碗刚做好的“米筛爬”,这东西不要说吃,我们连见都从来没见过,淳朴的农村人热情好客,一见面就让人感觉亲近如一家,真的非常感动。</p> <p class="ql-block">  从小跟在外婆身边的简爱也练就了一双巧手,做面食非常能干,吃罢饭就叫我们学做刚才吃过的名叫“米筛爬”的面食。</p> <p class="ql-block">  水花使出了吃奶的劲,好家伙第一次居然粘在竹筛上了,不过在简爱的指点下,很快就学会了。</p> <p class="ql-block">  说笑间,几个人很快就把一团面粉做完了,简爱把它装在一个塑料袋里,让我们把“劳动果实”带回去,这是这次来浦江的意外收获,学会了一种面食的新吃法。</p> <p class="ql-block">  接着简爱带我们去她姑姑家去看做一根面的程序。</p><p class="ql-block"> 她姑姑家两间还没装修的毛坯房,就是做面的场地,屋里除了她姑姑,还有几个来帮忙的亲朋好友, 在农村里经常会有这样的场面,一家有事,亲朋好友都会来帮忙,而且做一根面确实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每道工序都要有几个人一起动手,每道工序都要凭经验来操作。</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和面,面粉中加多少水多少盐都有讲究,否则会影响面团的柔韧性,和好的面放在盆里,盖上布静置一段时间,这叫醒面,当然这一步是事先做好的,我们没看到。我们看到的是第二道工序,把醒好的面团呈圆饼状平摊在一块面板上。</p> <p class="ql-block">  然后用刀在圆饼状的面团上划出螺旋状的线条,这也是个技术活,因为线条画得不均匀,面条就粗细不匀,给后面的操作带来一定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看来这是一位高手,划出来的螺旋线非常匀称。</p> <p class="ql-block">  接下去是揉面,由三个人操作,第一个人抓起划了线的面的一头,不断地甩到桌子上,第二个人接着揉面,并不断把揉圆的面绳传给第三人,第三人接着揉,并把面条来来回回很整齐地盘在面板上。</p> <p class="ql-block">  第一遍揉好以后接着揉第二遍,这个时候原来的第三人变成了第一个人,先把揉好的面扔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再把揉好的面扔给后面的人,最后一个人还是边揉面边把揉过的面条依然是来来回回的盘在板上,这样来回揉几次才算完成,这一步虽看起来简单,其实也是要有技巧的,比如说粗的地方要揉重一点,多揉几下,细的地方,要揉轻一点,使这个面条的粗细越来越均匀。</p> <p class="ql-block">  这样来回揉了几遍后,接下去是把揉好的面条刷上油,一圈圈的盘在盆子里,刷油是为了防止粘连,然后盖上布,大概这是再次醒面。听她姑姑说当天的半夜两点钟他们要起来拉面了。这应该是一道最精彩的工序,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把面条拉得那么细那么匀的,可惜我们是看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在干活的过程中,大家一直都是说说笑笑,这欢乐的气氛让人忘却了劳累,心情也格外的放松,简爱还给我们讲起了她太外婆和一根面的家世。</p><p class="ql-block"> 太外婆还很年轻的时候她的太外公就去世了,那时农村的人结婚早,留下了四个孩子要靠太外婆一人养活,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坚强的太外婆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就是靠做“一根面”去卖,养活了一家人。做“一根面”其实是个很累的话,揉粉搓面都是力气活,平时难得做一次还好,要靠做面养活全家那是非常辛苦的活,腰酸背痛不说,晒面更是要一天忙到晚,那些年太外婆含辛茹苦,仅凭一已之力硬是挺了过来,不但养大了儿女,还又帮着带大了后面的几代孙辈,老人在95岁时走了,但她留下了优良的家风,受太外婆的影响,家庭和睦,子女都孝敬老人。简爱现在在金华工作,跟母亲住在一起,每逢节假日都会带着母亲回老家看看,她得意地对我们说:“我女儿比我还更孝顺她外婆呢!”简爱拿出一张她跟太外婆的合照给我们看,照片上的老人,个子不高,那饱经沧桑的脸上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坚毅和倔强,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简爱的母亲也是一位很慈祥的老人,一直笑眯眯地陪着我们,我提出跟她拍张合影,她高兴地答应了。每次去农村,遇到一些纯朴善良的老人,我会有一种很自然的亲近感,农村人就是这样,你对他们敬一分,他们会加倍地还敬你。</p> <p class="ql-block">  简爱姑姑家的另一间屋,是用来挂拉好的细面条的,听这位老人说,面条是一圈圈绕在两根竹竿上,再两头用力慢慢拉长后先挂在房里晾干,最后才拿到外面去晒,如果马上拿到外面去晒,就很容易折断。</p> <p class="ql-block">  这是把粘在竹竿上的面指剪下来,这样原先的一根面就断开了,如果作为手艺展示,肯定是像我们在晒场上看到的那样,一根竹竿上的面是连在起不剪断的。</p> <p class="ql-block">  从简爱姑姑家出来,我们又去了登高村,这也是一个古村,地处浙中名山仙华山景区,村名与地形有关,因村子“山下不可见,登高才可见”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童话故事《神笔马良》的发源地,所以连地上都有神笔马良的人物画。</p> <p class="ql-block">  走进古村,远处像官帽似的那座山就是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的仙华山。</p> <p class="ql-block">  仙华山四面都是悬崖峭壁,唯一条小道可达山顶,而且最上面一段连路都没有,只能手抓铁链,脚蹬岩缝才能上去,那次我们学校退休教职去仙华山旅游,只有我一个人坚持爬到山顶,还好山上有个当地的农民,帮我拍了下面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村里也是石板小道,看见一个特别可爱的小孩。</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洪汛涛创作《神笔马良》时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元旦节日的山村静悄悄,只有飘扬的五星红旗,增添了节日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  在活动场地靠山的一面,有座神笔马良的雕像。当年作家洪汛涛游登高村,伫立村口,临南眺望,见巨大峡谷侧峰之处,有几指挺立的山峰犹如数支神笔,村口对面起伏的山峦酷似笔架,尚有弧形相连的几座山峰,有鼻子,有眼睛有胡须,如一位老态龙钟的长者,就是馈赠神笔的神仙爷爷了,凭此感悟遂创作了《神笔马良》。</p> <p class="ql-block">  因为疫情游客很少,连登高祈福的钟都没有人敲。</p> <p class="ql-block">  作为南宋赵家皇族的后裔居住地,登高村已有800年历史,村中有一处体量很大的古建筑,前后三进,前有祭拜祠堂“树滋堂”,中间是“永昌乐地”,后面是“又新堂”,上楼有登高古宴。</p> <p class="ql-block">  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在仙华山附近,曾发现有很多石刻的图形,有人认为这些图形可能与牛是有关联的,当地还有一个与牛有关的传说,眼前的这两头牛的雕塑不知是否为了应和上面的传说而制作的。</p> <p class="ql-block">  登高村有三口串连的水塘,第一口是生活饮用水,第二口用于洗菜和淘米,最后一口用来洗衣服农具等,利用自然落差三口水塘的水最终一级级的流入到村口的消防水池。水塘的水来自八角山顶的泉水,然后从古人凿开石槽由山脚引流入村,这就是最古老的自来水。</p> <p class="ql-block">  时间不早了,路边的家禽静静地等待着荷锄归来的主人,这是个宁静安详、让人留恋的山村。</p> <p class="ql-block">  仙华山顶的太阳马上就要隐没在山后了,这时,少年马良又拿出了他的神笔,这次他画的是落山的太阳。</p> <p class="ql-block">  从登高村下来,热心的简爱建议我们到她家原先住的杨田村去看一棵大樟树。她母亲原先的家是在杨田村,后来因为那边要建浦兰公路,她们的家刚好在路边,于是就跟住在路边的这几家一起被拆迁,搬进了他们现在住的这个楼房。</p><p class="ql-block"> 杨田村建于明洪武年间,始祖是宋代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第十二代孙周观,所以杨田村的人大都姓周,在大樟树旁边有块空地就立有周敦颐的塑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被称为大树王的古樟,屹立于浦兰公路旁,树旁立了一块青石碑,石碑正面的“大树王 ”几个字为著名书法家周昌谷所题,从石碑后面的碑刻可知树高23.5米,主干直径3.2米,树冠面积1520米,这是隋代古樟,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樟树年事已高,树干都已经中空,可以容十几个小孩躲进洞里捉迷藏,2015年11月,发生了一场大火,六七个树洞口都冒着浓烟,消防队员扑救了八个小时火依然不灭,后来把树身上一个被水泥封住的洞挖开,由一个消防队员带着防毒面具钻进去,用水枪扑灭树洞里的明火,这才把火灭了,大火烧了一天一夜,古树不死,反而抽出新枝,这真是世上奇事。</p><p class="ql-block"> 据有关人员分析这场大火可能是自燃引发的,大树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自燃的,但到了一定的树龄后,内部因虫蛀、老化等形成了“空心”,树洞里积聚了大量的鸟粪、树叶等物,天长日久便慢慢腐烂发酵产生了沼气,达到一定温度后便造成了自燃。也有可能是过往的行人顺手将烟头扔进去引起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树身上的所有洞口都用水泥封住了。</p> <p class="ql-block">  一见到大树王我们都不由得发出惊叹声,大树王之大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要站在近处拍照连主干都拍不全,站在远处拍,又只能拍出古树的形态,拍不出古树非同寻常的巨大,前面那张就是站在远处拍的。下面这张是人站在树旁边拍的,在粗大的树干前人显得这么小,但树杆已拍不全了。这棵树已经成了省重点保护古树,但是我们都认为应该作为全国重点保护才对。</p><p class="ql-block"> 当地人都称大树王为“樟树娘娘”,这里有个古老的民间故事。从前有一家人,只有孤儿寡母俩,母亲含辛恕苦把儿养大,但是儿子结婚以后娶了媳妇忘了娘,夫妻俩对老娘百般虐待,有一次儿子在田里抽水时,看到一只鸟儿捕虫喂小鸟的情景,良心忽然发现,决心以后要好好孝顺母亲。这时正好看见母亲来给他送饭,他马上就从水车上跳下来,去迎接母亲,谁知母亲以为他又像往常一样要来打她,于是就一头撞在樟树上死了,儿子悔恨交集,就砍下樟树枝作板,刻了母亲的遗像,供奉起来。后来他也有了孩子,孩子体弱多病,他就在母亲的遗像前跪拜,孩子的病就好了,消息传出去以后,大家都来跪拜,他就把母亲的遗像刻在樟树上,供大家祭拜,于是樟树娘娘的称呼就传开了。</p><p class="ql-block"> 浦江之游结束了,两次游浦江却有不同的感受,还会有第三次吗?</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