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我的老军营

Dr. Chen

<p class="ql-block">1972年底应征入伍,按照部队的说法算是73年的兵。所在部队是原陆军第42军126师炮团,入伍时部队驻扎在广东省翁源县。</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参军后在团部照相馆留下的第一张军装照。</p><p class="ql-block">军人有军人的情怀,即便脱去了军装,骨子里依然流淌着军人的血液。对于曾经度过军旅生涯的军营也有一种只有军人才懂的思念,总想再去看看老军营。</p> <p class="ql-block">我和我的老班长</p> <p class="ql-block">同年入伍的两个广州兵。</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当兵很少照相,这大概是我在军营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了。</p> <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9日趁在英德参加车友聚会的机会,开始了军营探寻之旅。</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106国道旁进入炮团营房的入口。其实经过几十年的变迁,凭我自己已经很难找到这个入口了。好在我的老班长曾经来过,给了我一些有用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现在手机功能强大,拍个照就可以定位。这是从公路拐入去炮团的路口。</p> <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营房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风采。进入通往炮团的路上,一路观察居然看不到营房影子,总是怀疑是否走错了路。还好当地老乡一路指路,好不容易到了团部所在位置。</p> <p class="ql-block">一路问了几个老乡,才找到团部所在地。地图标定团部所在位置。</p> <p class="ql-block">团部礼堂旁边的营房。</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炮团礼堂,残旧不堪,摇摇欲坠。这也是我唯一能够辨认出这里是老团部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礼堂门窗全无,里面成了养鸡场。🐔不少,还贼肥。</p> <p class="ql-block">养鸡的小伙说如果不是他在这养鸡,做点简单的维护,估计这礼堂也早就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有点纳闷的是营房已经残破,但树立的“军事用地,严禁占用”的牌子却很新。</p> <p class="ql-block">我是三营的兵,自然要回三营的营房看看。但三营的营房却不好找,问了几个老乡都说那里已经没有营房了,都是一人多高杂草。开车来回转了几个圈都没有找到三营的营房,几乎要放弃了,最后热心的老乡开摩托引路才看到了“军事用地”的牌子确认这里是三营的老营房。</p> <p class="ql-block">当年所在的三营直的营房只剩下一栋,从位置来看,应该是我们侦察班和有线班的住房。</p> <p class="ql-block">我身后就是我们侦察班计算兵的住房。住了这么多年,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们的营房是泥砖房!</p> <p class="ql-block">房子内部面目全非,看着我当年的床位还是有点伤感。</p> <p class="ql-block">留个影吧,这就是留下我青春的脚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营部和汽车班无线班的营房早已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记忆中八连的营房只能下残墙。</p> <p class="ql-block">三营直所在位置。</p> <p class="ql-block">找到了自己曾经住过的旧营房,也算是圆了一个心愿。所在部队曾经参加了对越反击战,一些战友负伤了,一些战友牺牲了!他们永远留在了祖国南疆的边防线上,永远看不到这曾经驻防过的军营了。有人说当兵的傻,但正是这些“傻当兵的”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换来了国家的和平稳定!</p><p class="ql-block">这里已经多年没有部队住了,但据老乡们说部队已经开始收回原来的营区,估计不久的将来会有新的部队进驻,这里依然是军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