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筑防线 快乐过假期——深溪镇中心学校寒假心理健康防护指南

小伊伊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们、同学们、老师们:</p><p class="ql-block"> 寒假已经到来,经过一学期紧张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让身心得到休息,为下一个学期“充电”,家长们也可以利用这个假期增进亲子关系。老师们也可以好好疗伤、闭关修炼。以下小建议能够帮助你们度过一个充实开心的假期!</p> 家长篇 <p class="ql-block">1、享受自我</p><p class="ql-block"> 引导孩子学会与自己相处。在课间之余,放下手机,与网络保持适当的距离,安排一些个人活动,如绘画,唱歌、舞蹈、吹竹笛、阅读等;还可进行自我鼓励,可以是大声或无声的,可以这样告诉自己,这会是一段很重要的经历,他可能不友善,但是我可以应对它。</p> <p class="ql-block">2.关注心理,加强沟通。</p><p class="ql-block"> 沟通时,亲子间应该坚持说心里话,平静地展示自己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p><p class="ql-block"> 1.开展“一对一“的亲子陪伴时间,与孩子进行单独的亲密互动。</p><p class="ql-block"> 2.父母多与孩子一起玩乐,基于安全感、依赖感的陪伴,有利于巩固亲密关系。</p><p class="ql-block"> 3.让孩子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担当、独立、果断的品格和创新精神。</p> <p class="ql-block">3.加强引导和鼓励,排解情绪。</p><p class="ql-block"> 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苦衷,让孩子遇到困难时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有耐心是解决孩子情绪问题的先决条件,等待孩子情绪的“风雨”过后,再与他细作理论,并鼓励、支持孩子。</p> <p class="ql-block">4.居家劳动,锻炼身体。</p><p class="ql-block"> 家务劳动不但是一种家庭分担,更体现了我们的责任,还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技能。还应坚持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同学们在假期间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5.平等交流,做知心朋友。</p><p class="ql-block"> 及时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父母更多的时候是应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抚,使孩子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及时得到明智的指点和引导,达到解除困惑、消除烦恼,健康成长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6.加强生命教育,增强孩子自我保护意识。</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利用孩子从媒体上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抗疫事件,引导孩子认识生命的价值,建立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与热爱。指导孩子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做到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大自然。</p> 学生票 <p class="ql-block">1.规律生活作息,增强心理免疫</p><p class="ql-block"> 保持正常的作息,吃好三餐,多喝水,安排好生活内容,有计划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比如听音乐、看书、与家人或朋友聊天、在家办公和学习、做家务等。自己掌握生活节奏,每天学一点东西,追求内心充实。在必要的防护下,丰富且规律的生活能提高我们的心理免疫力,更有信心和力量面对不断变化且未知的风险。</p> <p class="ql-block">2.允许自己合理表达情绪</p><p class="ql-block"> 正确对待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积极接纳,不否定。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也可以通过运动、音乐、倾诉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体验。</p> <p class="ql-block">3.学会积极沟通</p><p class="ql-block"> 学会和父母沟通交流,在充分表达自身的感受和需要的同时,也积极理解支持父母,通过恰当的方式增进与父母的感情。学会利用电话、微信等线上沟通平台,与同学、好友交流。减轻孤独感,增强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4.培养阅读兴趣</p><p class="ql-block">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好读书、读好书,丰富知识面、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学会明辨是非。自觉远离网络游戏,拒绝网络不良信息诱惑。</p> <p class="ql-block">5.学会科学调试,发展正向思维</p><p class="ql-block"> 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运用如下的思考方式:即使在危急时期,也不要忽略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让自己有开心的时间;不能肯定将来会怎样,但这一刻我仍然拥有健康,我可以继续努力生活;同样也提醒家人。</p> <p class="ql-block">6.利用兴趣爱好,自我正向激励</p><p class="ql-block"> 想想你现在或曾经有哪些兴趣爱好?那么就花一些时间去做这些可以让自己平静和愉悦的事情,当然还可以跟家人一起分享。写下宽慰或激励自己的句子,放在随时可以拿到的地方或存在手机里,时不时朗读或默念。</p> <p class="ql-block">7.自我无法调节,寻求专业指导。</p><p class="ql-block"> 关注自己和家人的情绪状态,如果负性情绪持续时间比较长,影响到正常生活、学习或工作,自己无法解决,应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线上线下指导。</p> 教师篇 <p class="ql-block">  教师在生活中承担了多种社会角色,在假期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状况,比如担忧、焦躁、不安、惶恐等情绪,请你不要害怕,学会“心理美容”,让自己的内心撒满阳光。老师们可以这样做:</p><p class="ql-block">1.正念冥想。正念冥想是引导思想集中在美好的事物上。多想一些美好的事物,让自己的心情处于愉悦状态。</p><p class="ql-block">2.放松练习。将注意力放在深沉而缓慢的呼吸上,体会气息在体内流动的感觉;配合呼吸与意念从头到脚或从脚到头放松身体的肌肉。</p><p class="ql-block">3.转移注意。做一些能使自己产生愉悦体验的活动,如运动、瑜伽、听音乐、读书、倾诉、做家务、开展业余爱好等来转移注意力,宣泄焦虑情绪,增加积极体验。</p> 心理热线

孩子

心理

学会

自己

可以

情绪

自我

愉悦

家长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