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疫情说心理》系列之二</b></p><p class="ql-block"><b> 一样的疫情,为何感受和压力不一样</b></p> <p class="ql-block"> 一样的疫情,为什么感受和压力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面对一样的疫情,一样被封控和管控,为什么人们的情绪、感受和压力不尽相同呢?这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b>第一是认知的问题。</b>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怎样看问题才是问题”。压力是人对现实刺激的情感反应,面对现实刺激,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区别就在于是怎样看问题的:幸福的人总是看到积极的一面,不幸福的人总是看消极的一面。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情绪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压力就会降低很多。解决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的认知,比如:把危机中看成新机,把变局看成新局,把压力看成动力。</p><p class="ql-block"> <b>第二是自身的因素。</b>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身体健康的状态,身体健硕的人压力相对会少。因此,在疫情期间要用一切可能的方式锻炼身体;二是经济基础。经济条件好的人底气会更足一些,压力会小一些,反之压力会大。送给大家一句话。居家困惑的时候好好学习,出门以后好好工作努力赚钱。把隔离看作是修生养息、充电修炼的良机。三是方法的问题。在隔离的状态下,有的人度日如年,十分煎熬;有的人则把此当作千载难逢的机会,努力学习充电,把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情集中精力完成,收获满满。《易经》里有句话叫:居则观其象玩其辞,出则观其变玩其占,就是这个意思。</p><p class="ql-block"> <b>第三是现实环境的缘故。</b>人们处在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心情。如封控区的人员,面对的压力会比一般环境的人要大一些。这属于不正常的情况下的正常现象。明确自己的处境,接纳这些差异,压力会小一些。</p><p class="ql-block"> <b>第四是应对问题的模式。</b>人从幼年到成年,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一生中,会在不知不觉中重复以往的模式。早年养育好的孩子更自信,更容易面对挫折;否则将容易退缩和沮丧。有一句话说得好,幸福的童年会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来治愈。积极的思维习惯和消极的思维习惯将决定不同的行为和结果。当我们看到并明白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在解决它了。不着急,先看到,再接纳,情绪就会好许多。如果还是觉得不舒服,可以求助专业心理工作者,我们会帮到您。</p><p class="ql-block"> 最后送大家3句话:</p><p class="ql-block"> 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一定会开一扇窗户;</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会过去的;</p><p class="ql-block"> 彩虹总在风雨之后。</p><p class="ql-block"> 您喜欢吗?</p> <p class="ql-block"><b>供稿人:曹志慧 张建新</b></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b>曹志慧</b></p><p class="ql-block">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p><p class="ql-block">安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b>张建新</b></p><p class="ql-block">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p><p class="ql-block">安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专家部部长</p><p class="ql-block"><b>联系电话:15037258344</b></p><p class="ql-block"><b>安阳市乾佑文化艺术咨询有限公司</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