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朝阳渠”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也就是1974年至1976年之间,部分高校已开始了复课,但左的思潮还十分盛行,当时有种观点:认为农学院不应办在城里,办在城市里是远离了广大的农村脱离了贫下中农。于是当时有一所“红遍”全国的学校,就是东北的一所名叫“朝阳农学院”的学校,就把学校搬到了农村,全国各地也掀起了向“朝阳农学院”学习的热潮,伊犁师范虽不是农业院校但也受到了这股思潮的影响,于是在距离伊宁市八十公里的伊宁县十月公社的地界上开办了伊犁师范的农村分校(有人称为:哈尔巴克分校)。(十月公社这块地方,维语称为:啥尔巴克)</p><p class="ql-block">在我们入校第二年(1975)年的春季,学校也开始了学朝阳的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在分校的二千亩农田里干些农活而已,农田距离学校大约有三四公里的样子,同学们早上起来吃了些杂梗馕喝了碗清茶扛着铁铣就出发了,可能学校是为了激发大家的劳动热情,给每人都发了一个白面肉馕做为午餐(馕表面有些零星碎肉和皮芽子)味道闻起来还是挺香的。(这在当时平时是吃不到的)在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多学些知识有什么重要,所以停课去劳动还有肉馕吃同学们还觉得挺开心的。劳动的任务主要是清理毛渠,此时四月初的天气,大田里的冬麦已开始泛绿很快就该浇水了,由于同学们都经过了农村劳动的锻炼,所以修整毛渠这活儿干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到了中午学校食堂给我们送来了热茶,这时大家才拿出早上带来的肉馕开心的吃了起来。“午饭”过后大约休息了个把小时继续干活儿,约两个小时后就收工返回了,一路上大伙儿说说笑笑一天的劳动就这样结束了,这样的劳动学校大概组织了四五次并不是很多。</p><p class="ql-block">十月公社的分校虽说校内建筑的校舍面积并不是很大,但校区占有面积并不小,临近河边的荒地就有几十亩,学生食堂吃的菜全都是从伊宁市采购来的,老师们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点菜也很不容易,主要是浇水困难。学校就建在河边怎会浇不上水呢?学校边上的这条河是“喀什河”的一条支流,流量还是不小的,但河的水面低于学校地面有二十多米,所以只能“望水兴叹”了,临近的十月公社在河的上游挖有引水渠,但引来的水村民都不够用学校就更指望不上了。</p><p class="ql-block">学校有关部门原来也曾设想建一个抽水站,把坡下的河水引入校园浇树种菜的,甚至把水泵柴油机都买好了,但由于资金等困难无法请专业施工队,而学校员工本身缺乏技术和劳力,建抽水站的计划只能搁浅了。</p><p class="ql-block">时间来到了1975年,学校于1974年招收了四个班的学员人数近二百人,此时学校正掀起学习“朝阳农学院”的热潮,学生们革命热情高涨都想为学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正是在这种形势的感召下,我和几个同学商议建抽水站的计划,主要参与的同学有刘平州,韩育民等,经反复商议大家意见一致,下了大干一番的决心后,我们向学校领导做了汇报,校领导和老师们都十分支持这个设想,我们的计划和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学校之前已购置的柴油机和抽水机建成抽水站引水上坡,把学校几十亩荒地建成菜园,实现学校蔬菜部分自给,在校园里大量种植树木彻底改变环境,这些美好的目标只要有了水都是不难实现的。要想做成这件事,光有热情是不够的,我们几人以前的下乡经历也就是干过一些普通的农活儿,谁也没有接触过什么抽水机,柴油机等等,一切都从零开始,我们就到学校的图书室里寻找有关资料书籍,开始学习有关方面知识,了解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后我们就开始行动了,并没有去想成败如何的问题,当年我们也就刚二十出头,身上充滿了敢想敢干的青春活力。 </p><p class="ql-block"> 建抽水站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机器设备的配套与检修,二是土建工程,主要的工作量是土建工程,包括储水池,抽水机机房基础,引水管路,引水渠等这几项加起来,土方量也有四五百方,在那个年代没有任何机械可用完全靠人挖手抬,工作量还是不小的。而使用的工具主要是铁锨,镐头和“抬把子”,抬把子是新疆特有的一种劳动工具,是用柳条编制两人抬着运土石的工具,故名曰“抬把子”。虽然说土方工程量不小,但是学校领导老师下了决心要做成这件事,于是组织起了在校四个班近二百多人的力量,分批轮番上阵大干苦干,当时的学生都是经过上山下乡锻炼的年轻人,所以在工地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奋勇争先苦干实干。男生如此女生也不落下风,我班的张伊萍,刘瑞莉这两位女生特别突出,抬着近百斤的“抬把子”上下穿梭,和男生相比也毫不逊色,张伊萍同学不仅人长的漂亮😍,而且学习刻苦,干起体力活儿和男生也有一拼,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由于全校师生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土建工程很快就基本完成了。另外更重要的工作就是机器设备检修安装的技术性工作了。</p><p class="ql-block">这项技术工作主要由我和刘平州同学负责,我们查看了所能找到的资料,基本上弄清了水泵,柴油机的性能指标,离心式水泵与轴流式水泵的特点,以及什么是水泵的“吸程”,“扬程”,柴油机与水泵的功率匹配,及传动方式等问题,这些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又出现了个新问题,就是柴油机冷却水的散热问题,一般大多数柴油机都是自带散热水箱,而我们面前的机器是船用柴油机没有水箱,于是我们就到学校食堂找了一口不用的大锅当作冷却水箱,基本解决了冷却问题。由于学校买来的柴油机在库房已经放了几年,谁也不知道机器的状况如何,为了保险其间,学校决定把柴油机送到“团结水电站”检修,并派我和刘平州随同前往观摩学习,此时我们兵分两路,另一路是由家住伊宁市的韩育民同学,将两块起动用蓄电池带到伊宁市充电,我和刘平州随同柴油机到了团结水电站,检修机器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他娴熟的把机器拆解后,再逐个捡查各个部件后又重新组装起来,组装完成后经过试车,机器工作一切正常,顺利完成了这项检修工作,通过这次观摩我们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术,一是了解了柴油机的内部结构和组装技术,也学到了工人师傅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p><p class="ql-block">土建工程完工,机器设备也捡修好了,进入了总装阶段,在同学们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把所有的机器设备都运到了抽水机坑平台上,经过紧张安装调试,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迊来了开机试抽水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记得开机试车的那天是个下午,好多同学都来到了现场,争先目睹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发动了机器:按起动开关--关闭减压阀--机器运转正常--合上离合器,水泵开始运转,但等了一会儿并不见抽出水,我们赶快查找原因,原来是吸水管内未注满水所以抽不上来水,赶忙停车注水注满水后再次启动,这次总算是成功了,股股清流从出水口喷湧而出,见此情境同学们都喜出望外,引起众人阵阵欢呼,但没过多一会就有人大喊:“引水渠被冲坏了,赶快停机”,等等。人们围过来仔细观察,引水渠最高处距地面将近两米,修建时由于缺水是由干土堆砌而成,现在经水一冲马上垮塌,于是我们又想出了补救方法,经过短时抽水浸湿地基土层然后修补,又从河滩挖来草皮砌在引水渠内侧予以加固,经过这番努力抽水机基本可以正常工作了,眼看着清澈的河水在渠里流淌,滋润着干涸的草地和树木,同学们都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为学校的建设贡献了自已的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这一工程的完成,也是我校学“朝阳”的一个标志性成绩,以至后来由“董老师”执笔创作了以此事为题材的舞台剧“朝阳渠”。节目的编导主要由来我校实习的艺术班实习老师:贾老师,安老师(安忠萍)完成。该节目的编排训练也给我校带来一股活力,激活了同学们的“文艺细胞”,很多同学都参与了排练,其中给人印象较深的有“范瑞端”,“陈丽华”等,这几位女生像貌,身材以及舞姿表现能力都不错。后来我记得这个节目还到伊宁市表演过,这在当时也实属不易了。时光飞逝,当年的年轻人现在都已步入退休的行列,回忆当年往事,并向曾经为“朝阳渠”付出汗水努力的同学们致敬!</p><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有关抽水机安装的技术工作,主要由我和刘平洲同学负责,刘平洲同学身材修长约有1米85以上,他为人低调言语不多,但他勤于思考,善于钻研,我俩通过抽水机的安装,共同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工作中逐步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而且这种友谊延续至今,由于他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给校领导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所以还是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就派他去学习电影放映技术。很快他就掌握了该项技术,在我们毕业前,他还给师生们放映过好几部电影,后来毕业时他就直接留校工作了,这在我们这批毕业生中也是仅有的几位,另外值得一表的,还有范瑞端同学,当时她是一班的班长,范瑞端人若其名,生的端庄靓丽,性格开朗热情,工作认真负责,深得班主任王老师的青睐和同学们的拥护,前面提到过,她在“朝阳渠”那个节目中也是一个主要角色,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抽水工程的技术主角(刘平州),一个“朝阳渠”剧中的主角(范瑞端),后来两人喜结连理,终成眷属,也传为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我作为抽水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为了该工程呕心沥血,没日没夜,有段时间太忙两个星期都没去上课,对该工程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董老师也邀我参加“朝阳渠”节目的演出,但出人意料的是:让我出演一个怕苦怕累的角色,而出演男主角的徐某,在现实中才是那个懒货,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正面角色都得是“高,大,全”,而徐某身高外貌较为附和,而我当时是身高不够,又比较消瘦显然演不了正面角色,当时我演这个角色心里还是有些不平,现实和剧中的反差是如此之大,但是我思想觉悟还比较高,听从老师安排,演什么角色都是“革命工作”嘛,😊现在想起来想笑但又笑不出滋味,但这就是我们曾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张伊萍(左)刘瑞莉(右)</p> <p class="ql-block">范瑞端同学近照</p> <p class="ql-block">刘平州同学近照</p> <p class="ql-block">笔者最近生活照</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抬把子”</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陈丽华同学</p> <p class="ql-block">陈丽华同学近照</p> <p class="ql-block">范瑞端和安中萍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