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探访老村记(一)

三丫头文化传媒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真快,不知不觉中,第七十四个腊八节己经到来。人常说:过了腊八,长一杈把。过了腊八即是年。如今社会富啦,啥东西都不缺。从昨天晩上,老婆就把豇豆,绿豆,小豆,黄豆,核桃仁,花生仁,毛栗子等放一起,用慢火将汤熬好。颜色红红的,特别喜庆而诱人。早晨起来,再把大枣,葡萄干,枸杞,红薯往内一加,很快腊八粥就熬好了,那香甜的味道,一进大门就能闻道,老高喝了每每一大碗。中午,把那比较厚的面頁切成三角形,四边形往内一下,腊八面就做成了。再炒了一盘大肉青椒蘑菇条,吃毕一看还剩半锅,连明天的饭都够了。吃美喝足以后,带上充好电的手机,老高要腊八节探访老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沟北是一个村寨式结合的村庄,自从高族始祖进爷,从弋家塬来到此地开垦,至今己近千年历史。曾出现过几位进士,和好多富商巨匠,知识渊博的老学究等。这里建有老城,宗庙,祠堂,官厅,坟园。还有宝塔,五座戏楼,进士弟,四合院,看家楼,当铺楼。铁匠铺,药铺,烧饼铺,杂货店,老学堂等。隨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己倒塌不存在,但还有根迹可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坐东面西的建筑。大门匾额刻有(自强斋)三个大字。两边注有:光绪戊申清和月谷旦,县长王溶题。从中间大门往内,屏门上书有:(崇文尚武),和(成德达材)匾额。小时候我就在这个学校念1至3年级,东房靠南那一半是老师宿舍,面南有一窗户,可以看清南面操场。靠北那一半,是一年级学习的地方。院子北边是二年级教室,南边是三年级。那两个窗户用木条钉成,男同学经常先把头钻过去,再侧着身子就到了操场。面西有一后门,后门南角是厕所。大门两侧有两个小房,北房是学生写字的地点,南房也是老师宿舍。</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学校门口向北十步之长,有一两层建筑,名叫观音阁,下面门洞是人车通道,上面雕有观音菩萨塑像。洞顶面北刻有(池水长清)四个大字,面南刻有(渠清如许)四个大字。注有:明万历四十四年开工,四十五年建成。洞子北边往前,大约20米,就是公路。洞的西边有一大涝池,长有30米,宽有十多米,南靠五爷后院墙,北到公路边。正应了这个村子的五行,北边属水这一古老传说。洞北口靠老池立一石狮,有多半人高,老池东南角边有一石狮,能有一米高,洗衣服人常带小孩坐在上边玩,象骑马一样。老池靠东北,彻有一丈多长的青石石条,每年雨季,老池水满时,可以在上面洗。这里每天都有村中妇女在此洗衣服,靠西场边树上,经常会绷一根绳,衣服搭在上边红红绿绿,给老池这片增添了不少风景。那大人们的说笑声,孩子们的吵闹声,如同美妙的音乐,也给这里增添了不少乐趣。夏天,老池成了男人们的洗澡玩耍之地,有人从狮子上往下跳,有人会狗刨,有人会仰咏,各种式样都有,个个玩得开心极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学校门前这一家,我称酒铺五爷,几辈人经营酒业,为这个村庄曾经的繁华,出过不少力。他的儿子,曾经是韩合游击队一名战士,叫高江月,左肩有枪伤眼,天热经常在一起干活脱衣服时,人们就会让他讲述曾经的作战经历。他掌握一手绝活厨艺,曾在下裕口单位做饭,村中谁家过事,他就会拿上自己的刀钗等前来帮忙,他活到了九十多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家南边以前那铺板门,是铁匠铺,日夜炉火通红,风箱叭哒叭哒,大小锤叮咚叮咚。四流八村人们使用的铣镢锄镰刀剪等,都是出自于这里的手功作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铁匠铺的对门,过去也是铺板门,曾经是有名的烧饼店,各式饼子供不应求。过去沟北坟园每年清明上坟,给高姓族人,每人发的那个烧饼,就是在此订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两家的南墙外,是十字交通巷。往东走三十多米,一处坐北向南的建筑,是沟北西村的总祠堂,叫五门祠(即三世五门)。规模宏大,肃穆壮观。正中两扇大门,青石门墩,门坎厚重,高过尺五。木条木板装屏,美观大方。三间门房高大,脊兽壮观威严。中间砖铺路,过亭子直通大厅。两侧厢房各有两间,两棵粗大的梧桐树,耸立在院子两旁,树冠宽大,喜鹊造巢于上,梧桐鸭隨籽经常落地,供人们品尝玩耍。大厅三间,木雕花纹,木格装拼成屏风门窗。这个大院及厅房,从六十年代由二叔一家居住。二叔,自小兄弟二人在党家村扛活,经常送小主人上学识字不少。小掌柜后来考上清华,他也在西安当上了交警。由于性格直爽,说话直截了当不会拐弯。主仆二人牵连在了一起,下到农村接受教育。改革开放恢复公职,1991年公安部授予"人民警察二级金盾勋章,孩子们也在公安和医院等工作,老婶子己九十多岁还健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祠堂门前正南,门前有架葡萄树,有口水井,上四五节台砎才到门口的那家,光看那高大的院墙,高耸的楼就会感觉不寻常。告诉大家,这家人称当铺院,那高楼远近人都叫当铺楼。曾经有多热闹,多红火沒有文献记录,只留下一句童谣:铜锣一响,黄金万两。只知道那位爷爷两口,为人忠厚善良,儿子曾经是军人,退役后带回一匹枣红马,给了生产队。他后来在铁路上退休,孙子十六岁上班,如今也已退休,一家人和睦美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村历史悠久,往事太多,下面请看(腊八节探访老村记)第二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