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25年修建的《四洮铁路》白城子火车站外景。</p> <p class="ql-block">1925年修建的白城子火车站站内照片。</p> <p class="ql-block">1958年改建后的白城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1999年改建后的火车站。2016年为适应高铁又改建,2017年投入运营。现在白城到长春间已运营《和谐号》城际列车,速度已达160公里/小时。</p> <p class="ql-block">沈阳局集团公司白城火车站正面图,蒙古族草原风貌的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白城二中建校于1946年5月4日,校址位于现在的白城市二中位置。</p><p class="ql-block">白城二中建校时校名为洮安县初级中学,教师多为伪满国高的教师。第一任校长为洮安县(白城)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郑介舟兼任。</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白城市二中校门。</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白城二中校门。</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白城市二中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白城市二中操场。</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白城市二中读书时的毕业照片,摄于1964年7月1日,白城市东风照像馆。(原东风剧场胡同)</p><p class="ql-block">下数二排左起:王玉茂(几何)、卜守勤(化学)、王凤仁(几何)、李汉文(语文)、才老师(语文)、闫主任、校长李信、书记徐振安、副校长阚增铨、徐福文(代数)、刘忠禄(历史)、孙锡昌(俄语)、满金山(政治)。</p> <p class="ql-block">《白城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一一白城二中》</p><p class="ql-block"> 最近,翻出一张我初中的毕业照片,浮想联翩……</p><p class="ql-block"> 我是1961年暑期小学毕业考上白城市二中的,1964年暑期初中毕业,我属于白城二中的第十七届毕业生(毕业照片显示第十七届)。</p><p class="ql-block"> 白城二中历史悠久,是白城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p><p class="ql-block">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1931年9月24日,日本关东军120名鬼子,驾车并带4辆装甲车从四平向北出发,25日占领了洮南和洮安县(白城),不费吹灰之力全面占领白城地区,为了掠夺索伦、阿尔山林区木材,修建铁路(以后称白阿线铁路),大批日本军政、铁路人员窃权管理白城子铁路各站段,其日本随从家属也陆续来到白城,日本人在白城建青山飞机场、油库(后来的九一三部队)、日本宪兵队(后来的麻袋。厂院)、为日本铁路人员建大片的铁路住宅,即现在的白城二中南墙外路南那一片砖瓦房(现已拆除)即铁路建设区和南建设区,每幢砖瓦房都是独门独院,十分宽敞,有上下水道,这在九十年前,应该是很先进了。解放后,日本铁路住宅被人民铁路收管,称为白城铁路建设区、南建设区(现在的白城铁路车务段和铁路医院以南一带),当年日本人住的一座房子,解放后,中国铁路员工改住四家。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日本人在后来的白城二中校址处修建一所日本小学校,据说1940年峻工,是一栋东西走向横着的"L"型红砖人字架红砖灰瓦房,北侧为走廊,南侧是教室的单侧走廊教室,正房中间过道处设一个锅炉房,一个30多米高灰白色的水泥预制件大烟囱。"L”的短边是一个南北走向的厢房,当年的老师办公室和会议室。校园西侧有座宽敞的大礼堂(后来做住宿生食堂)。这栋L型教室、办公室均铺的木地板、装有暖气,当时应该是很豪华的!</p><p class="ql-block"> 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对日作战,苏联红军在白城与日军作战,也牺牲了十几位苏军官兵,1947年白城子的民主政府在今天的海明路东端处修建一座苏军烈士纪念碑,白城子当时隶属于黑龙江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席于毅夫在碑正面题词:“人类伟大史诗之一页"。这座苏军烈士纪念碑“文革”后拆除了,苏军烈士遗骨迁到白城烈士陵园安葬了。在原址立起了城标一一鹤塔。后来鹤塔又迁移到火车站广场了。</p><p class="ql-block"> 话说1945年苏军进攻中国东北对日宣战,苏军在白城打击日本侵略军,经过短暂的战斗,也牺牲了十几名苏军官兵。《八.一五》日本无条件投降。日军及铁路的日本人仓惶逃串,丢下大量物资,当时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没有及时接管白城的政权,白城处于无政府状态,白城的老百姓开始“拣洋落",哄抢日本的机关、招待所、会馆、飞机场、仓库、住宅的物资,最后拆卸日本人的房屋门窗、地板、暖气片等等,一片狼籍,到处是断壁残垣。</p><p class="ql-block"> 1945年10月17日,八路军连长夏尚志带一个连一百多人到白城,接管白城,同时建立中共洮安(白城子)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袁宝华(任洮安县委书记时,年30岁。1949年建国后,袁宝华调东北人民政府任处长、厅长。国家冶金工业部部长助理、副部长,部长。国家物资管理部部长。1969年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共11届侯补中央委员,中共12届中央委员。2019年病逝,享年103岁)。洮安县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郑介舟,时年29岁(1949年随解放军四野南下,到地方工作,任江西省水利厅副厅长,1971年病逝,享年54岁)。夏尚志任洮安(白城)军分区司令员,后任我军辽吉军区(军区设在现白城军分区院内)副参谋长。</p><p class="ql-block"> 洮安县(白城)民主政府鉴于洮安县已有洮安县第一完全小学(1958年改民生路小学,现在的民生中学位置)、第二完全小学(明仁小学)。〈建国初,初级小学,1~4年,四年叫小学肄业,高级小学为5~6年,毕业叫高小毕业,有1~6年的小学叫完全小学,简称:一完小、二完小。〉</p><p class="ql-block"> 洮安县民主政府决定建一所初级中学,决定维修遭到严重破坏的洮安县原日本小学,即现在白城二中校舍,但这所建筑物的地板和暖气设备已被老百姓抢劫一空,门窗、地板、房瓦都被拆走了。只好重新维修后,办起了白城子的第一所中学。校名为洮安县(白城子)初级中学,民主政府动员刚解散的伪满国高的(伪满国高校址在白城西郊)教师任教,并招收社会青少年到洮安初级中学入学。洮安县(白城)初级中学于1946年"五四”青年节开学,洮安县民主政府县长郑介舟兼任洮安县初级中学校长。就是说1946年5月洮安县(白城子)才有了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了。1946年9月25日辽北省人民政府由洮南迁到洮安县(白城)。于是,洮安县中学更名为辽北省立第二中学(辽北省一中在郑家屯,辽北省三中在大赉城),1948年辽北省人民政府迁走后,辽北省二中又恢复洮安县初级中学名称。1949年10月1日建国后,洮安县更名为白城子,同时划归黑龙江省管辖,洮安县初级中学更名为黑龙江省白城子初级中学。</p><p class="ql-block"> 1954年8月白城子改为白城县,同年白城县成立一所高中(含初中)命名为白城县第一中学,校址在今天的洮北区实验小学院内。白城子初级中学又改为白城县第二中学,1958年10月,白城与部分郊区合并,设白城市(县级)。白城县改为县级市以后名为白城市第二中学,现在白城二中全称应该是:白城市洮北区第二中学。</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白城二中盖教学楼,把原来的校院墙、教室等一切建筑彻底拆除了,盖起了新教学楼和家属楼。如今的白城二中已完全没有当年的模样了。</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白城二中应该是1946年5月4日建校,至今已经走过76个年头了。我在白城二中读书时,初中三年级就在当年日本小学那栋“L"型大教室上课了,如今我读书时的二中校园里的土围墙、教室、办公室、校西侧的大礼堂(住宿生食堂)、宿舍、大树、厕所等等,早已不见踪影了,面目皆非。</p><p class="ql-block"> 我当年在二中读书时的老师们,应该都在八九十岁以上了吧?祝我的师长、老同学们安康幸福!</p><p class="ql-block"> 我从白城市二中毕业已经58个年头了,我依然怀念我初中的学校一一白城二中,愿我的母校白城二中永葆青春,再创辉煌!</p><p class="ql-block">〈我参考白城地方史志,撰写此文,肯请白城老乡批评指正。遗憾的是没有找到我读书时的白城二中校门、校园及教室的照片,企盼老校友提供原白城二中的校门、校园及教室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白城二中 第十七届毕业生三年一班(1964年7月毕业)</p><p class="ql-block"> 申凌志</p><p class="ql-block"> 2022.01.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