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之二《脚印》的步伐记载了七师高速发展的历史 <br> 出版杨新三同志回忆录。2009年春天,杨政委找到时任师文联主席的我,与我商量帮他出版回忆录《脚印》的事宜,我感觉这是件很有意义的好事。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回忆录,而是123团及七师屯垦戍边的真实写照,是历史的印迹。我就想办法解决印刷费用的困难。当年就正式出版印刷了《脚印》一书,首版的三千册发至了全师各单位,有几个团场恰逢六十年团庆,作为礼物赠送给代表和来宾,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很多人找杨政委,找文联要书,短短的几个月里,书被要光。 <br> 《脚印》的书名虽然平凡、朴实,内容却“惊天动地,似如丰碑”。我把此篇文章取名为“脚印里铸就的丰碑” 不止为过吧。借此机会,我把《脚印》里的感人故事选择几例,略加整理,以便大家从中领略和体会垦荒的艰辛、丰收的不易和发展的成就。 <br> 四十天断粮的“反击战”。1950年3月10日,杨新三所率领的部队终于到达了预定的目的地小拐。刚安顿好住下,冰封的玛纳斯河就被春风吹化了,泛滥的河水把大拐、小拐之间唯一的一条路淹没了。部队住地像在孤岛上,四处的交通都断绝了,每人一天四两麦子的状态也维持不下去了。<br> 74团领导决定组织一百多名青年战士,把粮食背到河边。没有粮袋,他们就把裤子当粮袋,一百多条裤子装满了黄橙橙的小麦。<br> 傍晚时分,送粮队伍走到一个被称为“蚊子窝”的地方,这里一巴掌下去准能打死一、二十只蚊子。战士们肩上扛着麦子,两手又要不停的打蚊子,就这样一面打蚊子,一面摸着黑往前走。走着走着,前面传来不好的消息,冰水翻岸了,到处是水,挡住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在党员同志的带头下,这一百多人踏着稀里哗啦的冰水艰难的前进。刚刚解冻的冰水,真是冰冷刺骨,说起话来嘴巴都在打颤,哼哼唧唧的。但大家还是精神抖擞的唱着:“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br> 杨新三他们三营组织了由30名身强体壮的突击队,再把团里送来的救急粮食从对面河边淌河背回来。4月的河水,冰块还没化完,手和脚一碰到河水,刺骨的冰水像刀子割了一般。战士们像长征的突击队,“扑通、扑通”地跳到齐胸深的河水里,把粮袋顶在头上,一步步地淌过上百米宽的河水,把一袋一袋的粮食转运过来。<br> 有许多同志的大腿被小刀似的冰块刺破了,鲜血流出来,水拍打着伤口,疼的钻心。很多战士都冻得脸色铁青,冷的说不出话来。就是这样,战士们一步一步背着粮食走了50里路,才走到营部。 <br> 直到四月底,兵团首长派出的骆驼运输队终于来到了大拐。麦子运来了,这才有了口粮,也有了种子。师长,政委,团政委都来慰问我们这个断粮40天的部队,兵团司令员陶峙岳也发来了慰问电。<br> 踏入“车排子”的第一支解放军部队。1950年4月18日,74团一营四百多名指战员在营长晁祯,教导员杨新三率领下,从小拐步行出发。经过一天一夜行军,到达戈壁荒原车排子的时候,天刚蒙蒙亮。比师领导规定的时间提前两天赶到目的地。<br> 当时的车排子是乌苏至塔城公路上的一个小驿站。一条短短的街道,有一个清真寺,一个派出所,乌苏至塔城的电话线路在此通过。<br> 经先遣队勘察,这里土地辽阔,地势平坦。遍地都是梭梭林、梧桐林和沙枣树、以及红柳、芦苇等,还有野猪、黄羊、野鸡、野兔和草鹿,奎屯河从这里蜿蜒流过,水利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散居着一百多户哈萨克,维吾尔,回,汉等各族农牧民。他们使用着落后的生产工具,耕种着少量的土地。<br> 战士们到达的第二天,就迅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开荒造田战斗中,先是把沙枣树、梭梭柴、红柳、苇子挖出清除,开出空地,然后刨地、打梗子。战士们个个生龙活虎,干劲冲天,把荒地当做战场,在正前方插上蒋介石的草人靶子,班长、排长一声令下,向人民公敌蒋介石冲锋开战,顿时,坎土曼扑扑的挖土声,冲锋的呐喊声,混响在尘土飞扬中,真有战场冲锋陷阵的气概!谁先砍倒蒋介石,谁就是第一名。<br> 经过大半年的辛勤劳动,我们终于赢得了艰苦创业第一年的大丰收,当年生产的粮食可供全团人马吃一年一个月零23天。圆满的完成了王震司令员赋予他们当年生产自给自足的光荣任务。<br><br><br>未完待续,敬请期待,谢谢阅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