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零点的钟声响起,人们举杯相贺,喜迎新年,给远方的亲友发送祝福短信,其中不乏“新年快乐”“元旦快乐”的字眼:</p><p class="ql-block">“新年快乐!”</p><p class="ql-block">“是元旦哦,要说元旦快乐!”</p><p class="ql-block">近代,中国开始采用西方历法(公历),同时保留了中国本土历法(农历),所以一年中出现了两个“一月一日”——“元旦”和“春节”。那么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新年,二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p><p class="ql-block">相传上古时期,人们将祭祀天地与尧帝的那一天定为每一年的第一天,将其称为“元旦”或“元正”。元:始也;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从字义来看,“元旦”一词象征着初始与新生,所以历朝历代的“元旦”都被定在“正月一日”。</p><p class="ql-block">唐代房玄龄等人所著的《晋书》中提到“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这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元旦”一词的最早记载。按《晋书》所说,“元旦”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古代各朝采用历法不同,起初的“元旦”在确切时间上并不完全相同。夏朝使用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元旦”便是一月一日;商朝使用阴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元旦”便是十二月一日;此后的周朝以冬月(十一月)为正,秦朝以阳春月(十月)为正,“元旦”的具体日期也随之变化。直到汉武帝时期制定“太初历”,将孟喜月定为正月,才结束了“元旦”近两千年的漂泊旅程,这一日期也得以沿用到清末。这样看来,从“元旦”的含义和时间出发,称其为“新年”并无不可,而宋代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中记载的“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更是坐实了其“新年”的身份。</p><p class="ql-block">可如今人们熟知的“元旦”还是那个传承了数千年的古老节日吗?不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提出“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以便于统计”,并将滋生于中国古代历法的农历年“元旦”重新命名为“春节”,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新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保留“春节”相关,将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这才是今天带来三天短假的“元旦”。也就是说,无论是公历年“元旦”还是农历年“春节”,都有新年的寓意,自然都可以称为“新年”。</p><p class="ql-block">对于公历年,如今有人纠结于称谓,百年前的人们更是很难快速接受,因此即使有两个新年,人们还是对从小过到大的农历年更感亲切,于是古代新年的习俗并没有随名字的迁移而迁移,更多的留在了“旧历年”,也就是“春节”。到了今天,人们庆祝两个新年的方式也大不相同,大家似乎都更喜欢在“元旦”与朋友一起吃饭唱歌,或在电影院度过一年中最后的几个小时。相比之下,“元旦”没有浓厚的年味,没有“春节”热闹喜庆,但它的到来确实为“从头开始,满血复活”带来仪式感,给人们提供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契机,在高压环境中挣扎前行的人需要这一天来重整旗鼓、抖擞精神,生活安逸闲适的人也需要这一天来更加热爱世界。</p><p class="ql-block">“元旦”的背后,不仅仅是年和假期,它的诞生与发展自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不断更新却从未间断,传承千年仍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想来浪漫,从后世的灯火中极目远眺,上古时代尘雾弥漫,埙笛悠长,新一年的起点经历千年洗礼终成中华文化吉祥的起点;鸿蒙之初,江河奔流,新生的文明青涩又锐利;山河万里,静看沧桑,古老的文明厚重又内敛。艺人嘴里唱着尧舜的赞歌,手中舞着祝融的火球,那流星锤一样肆意张扬的火焰划破黑夜横空出世,将赞歌与夜的呼号卷起又凝聚成万里长风,撕裂时空的界限,与历史并肩前行、前行、前行,奔赴每一寸幸福与渴望幸福,奔赴下一次新生与光芒万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锦承文学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李可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刘秋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