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尊五代至北宋期间越窑青釉弥勒菩萨像,通高20.5厘米。造型与温州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北宋龙泉窑青瓷菩萨像”极为相似。头束高髻,戴华冠。面容长圆,微露笑意,神态安祥。肩披帔帛,上身袒露,颈、胸佩项饰、璎珞。臂、腕佩宝钏。腰束结带,下着草花纹长裙,左腿盘曲,右腿曲起,跣足,半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左手置身侧,右手置于右膝。右足前栖一鸽子,敛羽,回首。这里的鸽子寓意为供养人众生。 唐武宗会昌年间灭佛,废寺院4万余处,勒令还俗的僧尼达26万人,籍良田数十万顷,放免奴婢15万人,于是,寺院经济几被摧毁,佛学章疏著述也散佚殆尽。唯有禅宗散居各处山林,与平民接近,不讲经义,无求于佛典,所受影响较小,虽经“会昌灭佛”之难,仍能流行。 弥勒菩萨,佛典中又常称为慈氏菩萨、阿逸多菩萨,被大乘佛教唯识学派(法相宗)奉为宗祖。唐初著名的三藏法师玄奘,历经辛苦、不远万里赴印度求取真经,主要目标就是弥勒菩萨讲述的《瑜伽师地论》。 菩萨姓“弥勒”,名“阿逸多”,现居欲界第四天“兜率天”内院,一般通称为“弥勒菩萨”。菩萨被授记为释迦摩尼佛的继任者,56亿年或840万年后,将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娑婆世界”降生成佛,故也常被尊称为“弥勒佛”。 与一般佛菩萨“跏趺坐”(单盘或双盘腿)的坐姿不同,宋代以前的弥勒菩萨造像多为双腿下垂的交脚坐式,表现的是弥勒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的形象。为何是垂腿而不是常见的盘腿?可以理解为弥勒菩萨在兜率天等待下生成佛。垂腿交脚坐姿是早期汉地弥勒菩萨造像的专利,宋、元以后,一变为我们今天常见的大肚弥勒形象。藏地弥勒菩萨(强巴佛)造像虽不见明显的交脚坐姿,但基本也是垂腿而坐的,极少见跏趺坐。 “佛面犹如净满月”,弥勒菩萨,慈眉善目,两耳垂肩,笑口常开,心宽体胖,非常吉祥,与众生的缘分特别好,人见人爱,士农工商都喜欢衪。谁见到衪谁就身体好,做手工业的见到祂就招财进宝,种地的看到衪就旱涝保收,因为衪有这个功德力,所以开素斋馆的,想生意好,大堂里可供一尊弥勒菩萨。<br> “弥勒”是梵文,意译“慈氏”,由初发心即不食众生肉的广大慈心,对一切众生不起杀想,以此因缘名为“大慈”弥勒。在因地修行时,一次,大雪封山,饥寒交迫,感得一只鸽子自己投身火里,来供养这位精进修行者;弥勒菩萨想:这只鸽子为了供养我,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我又怎忍心为了自己活命而吃它的肉、吃它的命呢?此后即立下誓愿:宁死,再也不食众生肉! 毫无疑问坐像上的鸽子成了解读这尊菩萨是何方神圣的重要线索(温州博物馆将藏品描述为水月观音像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由于龙泉窑对于越窑工艺的传承和发展,综合这尊造像整体釉面的老化特征,可以大致推断这尊菩萨的年份为五代至北宋早期。此造像对于研究我国佛教文化以及越窑龙泉窑青瓷工艺传承发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