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水浒村传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湘中大地,苍翠的群山连绵起伏,重重叠叠,像波涛澎湃的大海一样,雄伟壮观。群山之间的晨雾,时而聚合,形成一派乳白色的雾海,时而散开,像一朵朵在空中盛开的雾花。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镶嵌着一块璀璨的明珠——水浒村。水浒村东经衡邵高速通衡阳,西望大祥区蔡锷乡,南临有湘桂咽喉之称的祁东,北抵邵东县城,交通便利,物阜民丰。来到水浒村,一座座青山如一只只蓄势待发的东北虎一样静卧着,山上野花繁多,千姿百态,溢光流彩,远远望去,犹如一片彩云,铺满山头。一条小溪从山林中自东向西奔来,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时而直脱脱地驰骋,汩汩潺潺;时而舔着岩壁静静地流淌,羞羞涩涩;时而又急忙冲出—个漩涡,飞转几圈,然后向前伸出,显得那么大大方方,舒舒展展。小溪两岸的层层梯田宛若一根根翠绿的绸带缠绕在山腰上,随风飘舞。</p><p class="ql-block"> 水浒村原名叫木瓜村,后来才改名为水浒村的。相传在北宋的宣和年间,本村一莫姓秀才赴京赶考,途径洞庭湖,突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渡船在大浪中飘忽不定,眼看要船毁人亡,在这万分危急关头,只见一黄袍道人手持羽扇,向湖中轻摇施法,顿时风平浪静,晴空万里,秀才得救。莫姓秀才一上岸,急忙跪伏拜谢道人救命之恩,因这个道人身穿黄袍,仙骨道风,莫姓秀才没来得及详细询问其姓名,就直呼其为“黄衣大圣”,捧为神灵,顶礼膜拜。道人微微颔首,飘然而去。后经打听,“黄衣大圣”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水浒英雄之一的公孙胜,梁山副军师,一百单八将中排第四位,蓟州人士,公孙胜自幼在乡中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学得许多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深藏不露,人称“入云龙”。莫姓秀才素来仰慕水浒英雄,同时为不忘英雄搭救之恩,于是把木瓜村改名为水浒村,还为“黄衣大圣”塑像膜拜,每年逢“黄衣大圣”的生日搭台唱戏,烧香还愿。此习俗莫氏宗族延续至今,以示不忘“圣恩”。</p><p class="ql-block"> 水浒村虽然是一个小山村,但钟灵毓秀,人才辈出。铁骨铮铮的革命烈士胡铮,16岁考入长沙纺织专科学校,后来毅然弃笔从戎。民国13年6月,胡考入东北讲武堂。民国14年毕业,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民国21年,胡在保卫上海的“一·二八”战役中负伤,愈后,考入北大法学院,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3年,胡在北大法学院毕业,到长沙、浏阳一带开展地下活动。民国34年冬,胡与其妻在千子丘(今仙槎桥镇内)创办千红学校,以教书作掩护,开展党的地下活动。民国38年4月底,成立华南人民解放军祁邵衡边区纵队,胡任司令员,组织部队在祁阳、邵阳边境及谷皮洞(今双凤乡内)、容家田塘(今简家陇乡内)一带开仓济贫,惩办地方反动势力。后被白崇禧部所俘,胡受各种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挥笔写有诗云:“奋斗终身何所求!工农不作马和牛。阎罗小鬼不足惧,革命从来多断头。”现在,本村有在邵阳市任纪委书记的莫有轩 ,湖南省警察学校校长 莫明其, 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书法家莫良照和莫儒林等,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来的商界英才、亿万富豪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