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战疫有我!邓州市人民医院赴郑核酸采样医疗队工作纪实----第六天

两点水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月7日32992人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月8日33566人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月9日34049人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月10日33121人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月11日33367人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日来总采集167095人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是邓州市卫生系统驰援郑州核酸采集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日来总采集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其中邓州市人民医院采集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完成了46123人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平均每天采集9225人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人采集462人次。</div> 这几天郑州争分夺秒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我们见证了一幕幕感动,那些坚守、那些付出、那些义无反顾、那些守望相助,他们是我们彻底战胜疫情的底气。 他们之中有这样一个人,既是采集人,又是带队人,不仅需要完成自己每天必须的采集任务,还要统筹协调各项工作事宜。这就是邓医人援郑核酸采集人员的一个缩影----冀媛媛。 她,从今年1月7日至今,一直驻守在郑州抗疫一线,马不停蹄的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时刻铭记领导的殷殷嘱托,努力发扬邓州特有的“四种精神”,秉承“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应检尽检、确保如期完成核酸采样工作。 寒冬时节 最美逆行 深冬的夜晚寒风凛冽、北风萧萧。但在千家万户闭门深眠的时刻,却有一辆列车疾驰在前往郑州的路上。经过一夜的舟车劳顿,1月7号凌晨4:00,车上的20名医护工作者抵达郑州。尚来不及休息,她就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工作中。点数、分工、组织、协调、后勤......一系列工作一直忙碌到清晨6点,将前期工作准备妥当后,就带队前往采集点。 落实制度 严格执行 虽然她和队员们身着厚厚的隔离服,依旧冻得瑟瑟发抖。饶是如此,她仍严格要求队员按标准针对核酸采集点的设置、采集操作规范、个人防护、环境物表消毒、医疗垃圾处置要求全员必须严格执行。之后她迅速投入采样工作中“迅速手消毒、撕开棉签、采样、样本放入试管。“好了,快带上口罩”,采集点的凳子不能满足坐着工作的需求,需要站着弯腰采集。一天下来,手僵硬通红,腰酸背痛,面部及手腕出现了深深的勒痕。 疫路有你 入户有爱 室外采集工作告一段落后,她又转身投入到“敲门行动+上门服务”活动中。此次核酸检测的服务人群主要包括居家隔离人员、卧床人员、老龄群体......这部分人群的检测难度偏大。附近几乎是老小区没有电梯,为了做到不漏一户,她和队员们来回的的上下楼梯,每到一个户都会重复“敲门、介绍、进屋、指导、检测”等系列流程,每一个步骤,她们都十分细心、耐心。十分疲累,但她却顾不上休息,召集队员将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及时进行疑难指导,会后,又继续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好一切安排,往往都已是深夜。 暖心关怀 无微不至 除了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外,她还时刻关注队员们的身体状况,经常对他们嘘寒问暖,提供必备的物质支持。“作为队长,我有义务帮扶队员,更要保证他们平平安安的回去,一个都不能少!”为了实现对队员的承诺,每天,她都是第一个行动,最后一个收工,直到将每一项工作落实、落细,她才拖着沉重的身体回到休息室,进行短暂的体能“充电”。 虽然冬日的寒风依旧凛冽,春天尚在远方。防疫工作也已经进入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面对春运和冬季带来的挑战,她丝毫不惧,经常说:“人民医院为人民,多做一点,就能少一份风险。我要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及时的检测,一个都不能少!”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也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像她一样的无畏战士,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平稳生活。<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采集

人次

核酸

工作

队员

检测

采样

邓州市

郑州

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