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ed2308"><b>一、开篇</b></font><br></h1><h3>为什么阴历又叫夏历和农历?<br>从何时阴历年改称春节?<br>皇家拜年是什么阵势?<br>为什么过年要贴福字?<br>为什么立春又叫打春?<br>怎样吃春饼和“咬春”?<br>老年间的元霄节灯市设在哪里?<br>老年间的烟花炮仗是什么样子?<br>请看陆老师撰文、拍摄的图文~《老北京过年大观》</h3> <h1><font color="#ed2308"><b>二、孙中山将阳历新年定为元旦</b></font><br> <font color="#ed2308"><b>新中国将阴历新年改称春节</b></font><br></h1><h3>阴历的一月又叫正月,正月初一日在古代被称为“元旦”,意为新年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但是在远古,正月不一定就是一月。以夏历为坐标,夏代的正月定在一月,商代的正月定在十二月,周代的正月定在十一月,而秦始皇的正月则定在十月,这属于风水厌胜行为,表示新朝要胜过前朝。自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用司马迁等人编制的《太初历》以来,正月又按照夏代的历法恢复到一月,所以我国的阴历又叫夏历。</h3> 中国每次改朝换代,都要改用新的纪元,以示政权更替。辛亥革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天按清朝的纪元是“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就任次日,向各省的都督发布总统令:“中华民国改用阳历……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同时也不废除夏历,宣称“行夏正,所以顺农时”,因此夏历又称农历。从此,中国就有了阳历和阴历两个新年。但在民间仍以阴历年为“过大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迎接新中国的成立,通过了《关于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四个决议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到了1949年12月23日,政府又规定阴历的春节放假3天。据老人们回忆,从这以后,将阴历新年称为“春节”的说法才开始流行。 <h1><font color="#ed2308"><b>三、“皇历”产生在北京宣武门内的历局</b></font></h1> <h3><p><span style="color: inherit;">在古代,采用何种历法是涉及皇权的政治行为,历书要由皇帝颁布,所以称为“皇历”。1900年以前,在宣武门内天主教南堂的西侧有一个衙门叫历局,就是编制皇历的地方。历局前身是明代天启年间开办的首善书院,书院后来被太监魏忠贤查封捣毁。</span><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宣武门南堂老照片,西侧的房屋是明清历局旧址👇👇👇</b></p></h3> 到了崇祯年间,因明朝实行的《大统历》已经陈旧失准,礼部尚书徐光启在首善书院旧址上开设了历局,并聘请住在隔壁南堂里的德国人汤若望加入历局协助编修新历。汤若望采用西洋新法编成的《崇祯历书》尚未及启用,明朝即已灭亡。<br><font color="#167efb"><b>历局1634年完工的“欧洲古典天文学百科全书”《崇祯历书》</b></font>👇👇👇 1644年6月6日,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占领北京,6月15日,多尔衮下令驱逐北京内城全部居民,将腾出的房屋分配给八旗官兵居住,住在南堂里的汤若望也在驱逐之列。汤若望知道清朝也会按照传统废除明朝的历法,更知道清朝短期内无法拿出新的历法,就将尚未启用的《崇祯新历》献给了清朝,多尔衮欣然接受,命名新历为《时宪历》,下令于次年开始实行,并在封面印上“依西洋新法”字样,以示其先进性。多尔衮派兵保护了南堂,汤若望也当上了掌管天文和历法的钦天监长官。此后直至道光六年,在历局负责编制历书的官员均由西洋人担任。每年十月初一日,钦天监要将下一年的《时宪历》呈交进皇宫,由皇帝向天下颁布,称为“颁朔典礼”。 到了乾隆年间,因乾隆皇帝的名字叫“弘历”,“历”字须避讳,《时宪历》改称为《时宪书》。“时宪历局”也改称为“时宪书局”。成书于乾隆年间的《红楼梦》第62回中,史湘云在贾宝玉生日宴会上说酒令时,就提到了《时宪书》和书中的一句话,叫做“不宜出行”。<br><div><b style=""><font color="#167efb">《大清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1815年)时宪书》,俗称“皇历”</font></b>👇👇👇<br></div> 1900年,宣武门内南堂被义和团烧毁。八国联军进京后,用“庚子赔款”重建南堂时,将隔壁的历局也圈入了南堂。<br>1912年清朝被推翻以后,民国政权为淡化皇权遗迹,将皇宫改称“故宫”,皇城根改称“黄城根”,皇历也改称为“黄历”。编制历书的场所后来也改成了民国首都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 <h1><font color="#ed2308"><b>四、清代百官在太和殿给皇帝拜年</b></font></h1> 太和殿是皇宫最大的宫殿,但是在清朝除了皇帝登极、结婚、命将出征等临时典礼外,每年皇帝登临太和殿的固定日子却只有3天,即过皇帝生日那天、皇帝冬至祭天的次日和新年皇帝接受百官朝贺。<br>《清史稿•礼志》记载,正月初一日早晨天刚亮时,百官要齐集太和殿广场给皇帝拜年。那天广场上排列着銮驾仪仗,太和殿屋檐下排列着皇家乐队和金钟玉磬等乐器。到了辰时(7时),钦天监官员宣布时刻已到,午门上鸣钟击鼓,乐队奏响音乐,皇帝登上太和殿宝座,銮仪卫官员甩响静鞭(而不是电视剧演示的由太监鸣鞭),赞礼官高喊“排班”,百官就依照广场上摆放的铜制“品级山”所标注的品级位置列队下跪。这时由两名大学士跪捧贺表,由宣表官宣读。读毕,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礼毕,皇帝赐坐赐茶,百官又要叩头谢恩。茶毕,静鞭再鸣,乐队再奏,皇帝下殿,百官退朝,贺岁拜年的大典就算完成了。 <font color="#167efb"><b>给皇帝拜年时乐队使用的黄金编钟</b></font>👇 <h1><font color="#ed2308"><b>五、定位石仍在,品级山失踪</b></font></h1> 现在太和殿广场的青砖地面上,还镶嵌有两行呈“八”字形排列的石块,其东侧现存87块,西侧现存84块,每块约1尺见方,两块的间距约1.5米,那就是当年举行典礼时,供仪仗队排列銮驾时使用的定位石,只需每人站定一块石头,行列自然能整齐划一。<div><font color="#167efb"><b>太和殿广场的斑马线</b></font>👇</div> <font color="#167efb"><b>太和殿广场上排列銮驾使用的定位石</b></font>👇 太和殿广场的石板御道两侧,以前还排列有四行“品级山”,每个约一尺见方,用铜铸成,上有“正一品”、“从一品”以至“正九品”、“从九品”共九品十八级的字样,每行18个,四行总共72个,是举行典礼时供百官排班列队用的标志。1915年袁世凯图谋称帝时,他的“大典筹备处”曾将这些品级山上的字样改造为当时另外规定的一套官阶名称。<br>日寇侵华时期,因为资源匮乏,曾于1942年、1943年和1945年3次发起“献铜运动”,掠走了北京大批铜制品去造军火。故宫的大量铜古炮、铜路灯、铜缸也被掠走。在太和殿广场上陈放了200多年的72个品级山也从此失踪。<div><font color="#167efb"><b>銮驾和品级山</b></font>👇👇👇<br></div> <font color="#167efb"><b>正五品的品级山</b></font>👇👇👇 <h1><font color="#ed2308"><b>六、金杯饮屠苏,朱笔书福字</b></font></h1> 我国自古有新年饮屠苏酒迎春的习俗。王安石过年时写的《元日》诗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乾隆皇帝登上太和殿接受百官拜年之前,也要在他的寝宫养心殿里饮一杯屠苏酒。他这天专用的酒杯重达1斤,用黄金镶嵌珠宝特制,称为“金瓯永固杯”。金瓯寓意江山,“金瓯永固”意即“江山永固”。1月11日《法制晚报》“买只金杯学皇帝过年”的消息说,市面正在限量销售80只金杯,每只售价30万元,其样式就是仿照乾隆“金瓯永固杯”制做的。<br> <font color="#167efb"><b>乾隆过年饮酒用过的“金瓯永固杯”</b></font>👇 百姓过年贴福字,有时还会倒着贴,取谐音为“福到”。<br>对福字含义最早的阐述,见于儒家经典《尚书》,说是人生有5种幸福,一是长寿,二是富有,三是康宁,四是具有美德,五是老有善终。按此说法,享福的前提是要长寿。乾隆皇帝寿达89岁,儿孙五代同堂,居历代帝王之首,所以他晚年自认为五福俱全,自称是“五福五代古稀天子”。<br> <div>清代《国朝宫史续编》记载,乾隆皇帝每年腊月初一日早上,都要去北海阐福寺,登上大佛楼进香敛福,然后回到他当皇帝之前住过的重华宫,用刻有“赐福苍生”,号称“万年青管”的黑漆杆毛笔,蘸着朱砂书写福字。他每年书写的头一张福字都要郑重封存,永不开启,以示留住福气。接下来书写的福字,则赏赐给王公大臣。有个曾考中探花郎(第3名进士)的王际华,在乾隆朝为官30余年,共得赐福字24张,退休后他将这些福字全部悬挂在自家的书房,称为“二十四福堂”。<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乾隆78岁时书写的福字</b></font>👇👇👇 <h1><font color="#ed2308"><b>七、皇宫挂门神,木炭塑将军</b></font></h1> 百姓过年贴门神,皇宫过年也要挂门神。因宫门上边镶嵌有门钉,所以门神要画在木板上以便悬挂。皇宫号称千门万户,所需门神数量极多,挂过之后,要入库保存以备来年再用。清代在南池子缎库的西边还设有一座门神库,就是为皇家存放门神的地方。<br><div><font color="#167efb"><b>宫门对联</b></font>👇👇👇<br></div> <font color="#167efb"><b>故宫收藏的清代门神</b></font>👇👇👇 那两位威猛的门神是什么人,自古有两种版本。权威的说法出自《山海经》,说是东海桃都山的大桃树下有两位神将,名叫神荼、郁垒,擅长捉鬼避邪,所以人们把两位神将画在桃木板上,又称为“桃符”。世俗的说法见于《西游记》,说是唐太宗因宫里闹鬼,要由猛将秦琼和尉迟敬德守门站岗才能睡得安稳。后来将二人的画像挂在宫门上,也一样管用。<div><font color="#167efb"><b>神荼、郁垒门神图</b></font>👇👇👇<br></div>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了一则真实的故事:清军入关那年,即将攻打河间府。纪晓岚的曾祖父的两位兄长纪景星和纪景辰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出城避难,有个邻居老头指着门神感叹道,假使秦琼和尉迟敬德尚在人世,天下也不致如此大乱。纪晓岚这两位有学问的祖先当即反驳说,您讲的不对,门神应该是神荼和郁垒。结果双方搬出书本,引经据典地争论不休,误了出城时间,死在战乱之中。<div><font color="#167efb"><b>秦琼和尉迟敬德门神图</b></font>👇👇👇<br></div> 明末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记述,明代皇宫过年不但要贴门神,还要在宫殿门口摆放将军炭。那时负责向皇家供应取暖木炭的衙门叫惜薪司,设在西安门大街的惜薪司胡同。木炭用红色箩筐包装,存放在西四北大街的大红罗厂。厂内有能工巧匠,将木炭粉碎,配上香料,塑成二尺多高的将军、仙童、判官、钟馗等形象,饰以金彩,只露黑脸黑手,成对地摆放在皇宫各处门口,称为将军炭。<br>在魏忠贤掌权期间,下令把将军炭塑成八、九尺高,穿上绸缎衣服,拿上真刀真枪,还叫人在摆放将军炭的地方日夜看守,以防损坏。过年时正值天寒地冻,看守的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也”。 <h1><font color="#ed2308"><b>八、立春为何叫“打春”</b></font></h1> 立春在古代农业社会是个重要的节气,是春季的开始和农事的开端,古人认为春神在东方,春天从东方到来,所以明清时期在东直门外一里处设有春牛房和春场,每逢立春前一天,顺天府的府尹(相当于北京市长)都要率众去那里迎春。<br><div><font color="#167efb"><b>顺天府大堂</b></font>👇👇👇<br></div> <div>春天的象征,是一个男童模样的勾芒神,和一个泥土塑造的春牛。人们事先在春牛房里塑造的春牛,身高4尺,长达8尺,腹中装满五谷杂粮。立春前一天,顺天府府尹率众到春场将春牛和勾芒神抬回顺天府衙门(在鼓楼东大街交道口路北),叫做迎春。立春当天再抬到皇宫里请皇帝观看,叫做进春。进春仪式以后,春牛被抬出游街,任凭人们鞭打,以象征春耕即将开始,这就叫“打春”。泥土塑造的春牛被打破后,腹中的五谷杂粮溢出,则象征着五谷丰登。<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清代春牛芒神图</b></font>👇👇👇 年过七旬的民俗学者白仲俭先生,自幼居住在东直门外,他小时候见过春牛房和春场。他说,春牛房是一排房子,旁边的春场则是一块农田,春场里还有一座迎春亭,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现在东直门外大街路北的东湖别墅,就是昔日春场的旧址。<div><font color="#167efb"><b>民俗学者白仲俭说东直门外东湖别墅是春场旧址</b></font>👇👇👇<br></div> <font color="#167efb"><b>春牛房旧址</b></font>👇👇👇 <h1><font color="#ed2308"><b>九、立春吃春饼和“咬春”</b></font></h1> 今年的立春日在阴历正月十三日(这是2012年的旧文)。每逢立春日,老北京人都要吃春饼,还要“咬春”。<br>民国时期号称“北京通”的作家金受申,曾经详细介绍过春饼的吃法。他说,春饼是用热水烫面在两层之间抹上香油烙成的双层薄饼,揭开后用单片捲盒子菜。盒子菜因装在有许多小格的食盒里而得名,有熏肉、酱肉、肚丝、鸡鸭丝、摊鸡蛋,还要配上葱丝、面酱及豆芽、菠菜、韮菜、粉丝等。这天,家家还要吃“心里美”萝卜,称为“咬春”,说是可以除春困。<br>老北京吃春饼和“咬春”的习俗由来已久,明末的刘若愚就写道:立春这天,北京人无论贵贱都要吃萝卜“咬春”,还要互相请客吃“春饼和菜”。“和”字在此处读“货”,即各种菜搀和在一起捲饼吃。<br> <h1><font color="#ed2308"><b>十、元霄之夜举国狂欢</b></font></h1> 刘若愚说,明代的元霄,“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团者”,听起来与现在的元霄相同。刘若愚还说,明代过年吃的饺子,称为“水点心”。<br> 明代北京的灯市集中在灯市口,从正月初八到十七日,有十天灯市,白天卖花灯和百货,夜晚则万灯竞放。在此期间,灯市口临街可以观灯的酒楼都爆满,每日租金高达数百串铜钱。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述,那时的花灯有烧料夹画灯、五彩纱灯、麦秆通草做的百花鸟兽虫鱼灯、羊角灯、纸灯,还有用绸缎制成,外面再浇水冻冰而成的冰灯。 <div>清代禁止在北京内城开办游乐场所,灯市转移至南城,以正阳门外西河沿、打磨厂、廊房头条、大栅栏、琉璃厂等处为盛。街头还有舞龙灯、扭秧歌、盘杠子、跑竹马、扮大头和尚等百戏杂技表演。平时不能出头露面的妇女在灯节夜晚也会结伴逛街观灯,她们逢桥必过,称为“走百病”,还要去正阳门摸门钉,说是能生男孩子。<br>小孩们一边逛灯,一边唱着儿歌:“杨柳青,放空钟(空竹)。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正阳门的门钉,相传妇女摸了能生男孩</b></font>👇👇👇 <h1><br></h1> <h3></h3><h1><font color="#ed2308"><b>十一、民间、皇家过年都放花炮</b></font></h1><h3>过年期间,最好玩的游戏就是放花炮。清代民俗著作《帝京岁时纪胜》等书说,那时花炮的种类繁多,有双响震天雷、升高三级浪、炮打襄阳城等大炮仗,也有地老鼠、竹节花、小黄烟、水浇莲等小烟花。那时北京有首童谣说,“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有人误解为姑娘要的是头上戴的花,其实女孩要的是放起来不那么吓人的烟花。清代花炮小贩曾这样吆喝:“滴滴金,梨花香,买到家中哄姑娘”。<br>皇家燃放烟花,另是一番气象。他们把大批烟花安装在高大的棚架上,称为“鳌山”,燃放时不但能形成亭台楼阁、人物花卉,还能展现成套的戏文。</h3><div><font color="#167efb"><b>皇子在乾隆面前放鞭炮,郎世宁绘于圆明园</b></font>👇👇👇 <br></div> 明代皇帝素质较差,多次在皇宫燃放烟花引起大火。北京皇宫尚未完工时,永乐皇帝就在午门前燃放高大的鳌山,结果将午门城楼烧毁。1514年元霄节,燃放烟花将乾清宫引燃,住在北海西边豹房的明武宗皇帝远远望见,居然拍手笑道:“好大的一棚烟火啊”!过后为重建乾清宫,明武宗下令增收全国的赋税银子100万两。 清代过年时也在皇宫悬挂灯笼,称为天灯和万寿灯,至今故宫乾清宫和皇极殿门前还保留有4对安放灯杆用的石雕杆座。但是清代将燃放烟花的场所移至西郊园林。康熙皇帝过年时在畅春园(今北京大学西侧)的空地上举办烟火晚会,称为“火戏”,所搭棚架方圆五、六里,从远至近依次点燃,放至二更天。查良镛(金庸)先生的祖先查慎行曾受康熙特许,在畅春园观看火戏三晚,并将其盛况写入著作《人海记》。<br><div><font color="#167efb"><b>故宫皇极殿前安放灯杆使用的石雕杆座</b></font>👇👇👇<br></div> <font color="#167efb"><b>天灯</b></font>👇👇👇 乾隆皇帝则在圆明园西部的山高水长楼上观看火戏。楼下是宽阔的侍卫教场,搭建着烟花棚架,要连续燃放17个夜晚。大量烟花储存在圆明园西部的库房里,为防止火灾,乾隆派兵日夜看守,不许闲人靠近。<div><font color="#167efb"><b>清代绘画圆明园山高水长楼,楼前是燃放烟花的场所</b></font>👇👇👇<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撰文、摄影供图:陆原</b></font></h1><div><font color="#167efb"><b>(少部分图片来源于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b></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