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高考”,普通高中学校应该怎样科学精准应対?

刘和水

<p class="ql-block">  怀宁县教育局教研室 刘和水</p> <p class="ql-block">  安徽省普通高中高考综合改革2021年秋季学期启动,实行“3+1+2”模式,安徽正式步入“新高考”。“新高考”之“新”是时代之“新”,“新高考”之“高”是素养之“高”,“新高考”之“考”是担当之“考”。2024年将是我省第一次“新高考”,面对“新高考”,我们应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下面我想就普通高中应对“新高考”提三点建议,仅供参考。</p><p class="ql-block"> 一、摸清“家底”,精准指导选课走班</p><p class="ql-block"> 1. 精准掌握校情学情</p><p class="ql-block"> 运用"SWOT"认真分析研判校情,通过学生、家长和教师不同层面的问卷调查,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和科学的质量检测等方式精准掌握学情,为选课走班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p><p class="ql-block"> 2. 科学谋划选课走班</p><p class="ql-block"> 选课走班需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关注时间节点和走班类型。选课带来的的直接结果是“赋分制”取代“分数”。单科成绩在省内排多少名,就赋上相应的分数。因此,要基于校情和学情,建议高一年级起根据学校选修课程开展选课走班,高二年级起根据学生选考科目开展选课走班,高二年级起根据学情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的分层选课走班。</p><p class="ql-block"> 二、认清“形势”,科学开设校本课程</p><p class="ql-block"> 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安徽省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和安徽省《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精神,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有效开发和实施选修课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科学开设日常的选修课、研究性活动课和社团课。</p><p class="ql-block"> 三、厘清“变化”,全力打造高效课堂</p><p class="ql-block"> 新高考呼唤新教学,新课程需要新理念,新课堂期待新路径。</p><p class="ql-block"> 1. 健全机制,全面落实共研共享的集体备课</p><p class="ql-block"> 进一步加强教研(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备课)组功能,健全机制,凝心聚智,群策群力,全面落实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益要从教学源头抓起——抓备课。</p><p class="ql-block"> 2. 紧扣课标,全面落实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p><p class="ql-block"> 紧扣《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参考《安徽省普通高中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皖教基[2021]16号),聚焦核心素养,探索大观念下大单元教学设计,全面落实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着眼于“大”字,从“大处”着眼,进而也从“大处”着手,首先表现在教学内容大,它不再是单篇单章的内容,而是把整个小学段做为一个整体内容进行大框架的解读,再在大框架下建立系统内容和授课内容。其次是教学架构大,传统教学单兵作战,而大单元教学是以每一个学科的教师团队为作战单位,发挥的是每一个人的强项,得到的是合力。第三是教学视野大,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只盯着知识点、考点,而是“左顾右盼、上挂下连”,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视野从学习放大到了生活,真正实现了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观“学习即生活”。</p><p class="ql-block"> 3. 提高站位,全面落实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p><p class="ql-block"> “深度学习”要求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国家各学科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学科素养目标”上,借助知识载体,通过设计“引领性学习主题”和“挑战性学习任务(活动)”,让学生超越单纯的知识掌握,实现理解学科本质和独特思想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学习目标。要求教师站在学科体系之上,选择本学科最为核心的知识内容,削枝强干并进行结构化处理。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从单纯的、封闭式的、缺乏挑战性的活动,走向复杂的、开放的、探索性的学习任务的完成,从个体学习走向师生、生生共同学习和合作交流,从简单记忆走向深度思考、学以致用,进而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力打造高效课堂。</p> <p class="ql-block">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问题导向谋突破,目标导向找対策,实效导向促发展,以崭新的姿态科学应对2024年新高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