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古人有许多与蚕有关的诗句。"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说养蚕人的辛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至死不渝的爱情;"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而我的"养蚕者说",是记述一个知青的放蚕经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 题记</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化 蛹 成 蛾</span> </p><p class="ql-block"> 放蚕的第一道工序是暖茧发蛾。茧种要通过提高温度来催蛹成蛾。</p><p class="ql-block"> 经过挑选的春茧就作为秋蚕的茧种成串的挂在陈大爷家里小屋内,有一盘小火炕,茧种一串串的用架子架在火炕上。虽然是在夏天,也要给火炕加加温,要经常转动,保持温度均衡。 </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公社开始推广室内产卵新技术,我说服了陈大爷,同意拿出一部分茧种作试验。 </p><p class="ql-block"> 传统的办法是蛾子出来后,将完成交配的蛾子拴到树上,让蛾子把卵直接产在树干上,在树上孵化。由于是在自然环境中产卵和孵化,天敌多,损耗大,孵化率低。新的育种技术是让蛾子在室内产卵,人工看护到快要孵化时再送到自然环境中,有效的提高孵化率。</p><p class="ql-block"> 办法是用8开大的牛皮纸,把边折起来做成一个个小盒子,然后把待产卵的蛾子剪掉翅膀放进盒子,让蛾子将卵产在纸上,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在将要孵化出幼虫前,将粘有卵子的牛皮纸消毒后剪成小块送到供幼虫生长的嫩柞树上。 </p><p class="ql-block"> 热切期盼的出蛾的日子终于来到了。一天下午,陈大爷告诉我,按照日期算,当晚应该是有少量蛾子出来了。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个消息让我高兴了一个下午,吃完晚饭早早就来到陈大爷家。</p><p class="ql-block"> 陈大爷在小屋里点了两盏油灯,显得比平时亮了许多。我们静静的坐在炕沿上,眼睛巡睃在一串串茧种上,生怕露掉破茧出蛾的每一个细节,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等一系列破词也在脑海里往外蹦。可是太监着急皇帝不急,它们一点要破壳的动静都没有。 </p><p class="ql-block"> 就在我们已经没信心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微弱的簌簌声,循声找去,一个茧在茧串中微微晃动,茧头上已经湿润,在晃动中一个灰褐色的蛾头正在一点一点的向外钻,先是触须,接着露出了玛瑙般的眼睛。突然的光明可能惊到了它,竟然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又奋力地扭动身体,艰难的撑大孔洞,一点一点的往外钻,顽强的挣扎,拼命的扭动,在坚靭的茧壳中渐渐的露出翅膀,然后快速的抽出身体,牢牢的抓在茧壳上。</p><p class="ql-block"> 我长长的呼出一口粗气,蚕蛹涅槃的过程虽然很短,但是蜕变中的那种艰难、那种顽强、那种坚持感动了我。我们的人生,不也是一次次化蛹成蝶的过程吗!</p><p class="ql-block"> 蚕蛾会不会有浴火重生后的喜悦?我非蛾,不知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时候的蛾子更象是一个大甲虫,翅膀和头上的触须都是软软的,紧贴在身上。陈大爷告诉我不要着急抓蛾子,让它翅膀和触须变硬了再抓进蛾筐,这个过程叫晾蛾。 </p><p class="ql-block"> 也就几分钟时间,眼看着蛾子的翅膀硬了,头上的触须也挑起来了。陈大爷赶紧把蛾子抓起来,并告诉我,这时候慢不得,蛾子已经会飞了,慢了就要满屋子去扑蛾了。并告诉我分辩雌雄蛾的方法,实际上也简单,头上的触须黑一点、长一点,体型瘦长的是雄蛾,触须短一点、灰一点,体型粗壮圆润的是雌蛾。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晚又陆续有二十多个蛾子出茧,但是雌雄相差过多,雌蛾只有8只。只好选了10只雄蛾和雌蛾一起放进蛾筐,盖上盖子,让它们交配。第二天早晨,就可以产卵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引自网络,致谢拍攝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