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迷了,太姥山</b></p> <p class="ql-block">从太姥山景区回到山下酒店就餐时,已经将近下午三点,虽然饥肠辘辘,但是同伴们都异常亢奋,争先恐后地叙说迷失在山洞中那段既刺激又后怕的遭遇。</p><p class="ql-block">餐桌上,大伙酒兴大开,连一路上滴酒不沾的人也欣然端起了酒杯,相互庆贺平安无恙地返回。这顿延迟了三个小时的中餐,饮酒量创下了整个旅程的最高记录。</p> <p class="ql-block">这次出游一共九人,除了我和驾驶员外,其他七位同伴均为来自申城的老学者,他们是我的老乡,也是我的学长,年龄最大的39,最小的也过了35,只不过他们说的都是“公岁”(1公岁等于2 虚岁)。他们鹤发童心,精神抖擞,活力四射,尽管年龄高我那么一截,倘若“老夫聊发少年狂”时,我亦不得不自叹弗如。</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我们游览了浙江双龙洞、江西龙虎山、福建大金湖,又来到了太姥山。这一站是此趟旅行的最后景区,也许他们觉得去过的景点玩得还不够刺激,这些童心未泯的老玩童便在太姥山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迷失于洞穴中的惊险剧,幸而有惊无险。这事也让我深深领悟了“幼也小孩,老也小孩”这句俗话的涵义。</p> <p class="ql-block">太姥(mu)山雄峙东海之滨,位于浙闽交界的福鼎市境内,北望雁荡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势,融山、海、川、岛为一体,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的“四绝”而闻名,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相传远古时有越女在山间鸿雪洞得道成仙,人称“太姥娘娘”,被推崇为八闽大地第一位女神,该山因此称为太姥山。还有传说每年东海诸仙都要在此举行聚会,故有“海上仙都”之美名。汉武帝时,旨令东方朔授封天下名山,太姥山脱颖而出,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座名山之首,山中有历代名人的“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观”等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太姥山,在山腰放眼前方,重峦叠嶂,峰奇石异,宛如石的海洋。据说山上共有“九鲤朝天”等石景360多个,形态各异,风情万千。有的像人,有的如兽,有的似物;有的宛如佛身,有的貌似手掌;有的浑重厚实,有的飘逸洒脱;有的雄姿挺拔,有的怪石嵯峨,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步移景异,美不胜收。前人有诗赞曰:“太姥无俗石,个个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p> <p class="ql-block">稍歇片刻继续上山时,董老感觉自己有点力不从心,为了安全起见,由我陪着董老先行下山,其余六人则由曾经游过太姥山的孙老带队去体验“幽洞”风光。</p><p class="ql-block">我和董老返回山下时已是10点30分,估计孙老他们最迟也会在12点之前下山,可是到了12点还不见他们的身影。我推测,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又是连续五六天的游玩,上山爬坡必然更费时间,我把预计他们返回的时间改在1点钟。可是,当时针划到1点钟,其他旅游团队陆续下山用餐,左顾右盼就是不见孙老他们,当时很后悔没花钱请一个导游陪孙老们同去,但仍然坚持不打电话催促他们,以免饥饿疲劳交加的老人们匆匆下山引发意外。</p> <p class="ql-block">过了下午1点30分,依然全无音信,再也等不及了,便拨通了孙老的手机,只听“嘟嘟”声,就是没人接电话,赶紧拨打洪老的手机,同样也是没人接,这时心中升腾起一丝不祥的感觉,难道他们遇到了麻烦?正在考虑如何向景区派出所报警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传来洪老激动的声音:“我们已经走出山洞了。”我连忙问:“还需要多少时间可以下山?”他回答说:“不知身在何处,不大清楚下山的路。”</p> <p class="ql-block">过了一会儿,手机再次响起,洪老告诉说:“我们迷路了,现在到了一个刚建的‘五百罗汉殿’,似乎离山下很远,大家都已累坏了,能派车来接吗?”</p><p class="ql-block">我和驾驶员询问了去后山的路线急忙开车,在半山腰的一个岔道口,看见了“五百罗汉殿”的指示牌,但旁边却设有车辆禁入牌,管不了那么多了,我们勇往直前行进在盘旋的山道上。这是一条还在修建尚未通车的窄窄山道,开着开着,前面突然断头没路了,正不知怎么办时,突然看见对面有人在高喊,还在挥舞着帽子毛巾,定睛一看,啊,是孙老他们。我赶紧下车往前面奔跑而去,那情景不亚于当年朱毛的井冈山会师,兴奋之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从孙老后来的叙述中得知,他们钻了滴水洞等山洞后,仍意犹未尽,没有听从路过导游的劝告,便又了钻起其他洞穴。太姥山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峰林山地,遍布着葫芦洞、蝙蝠洞、滴水洞、七星洞、白马洞、鸿雪洞、莲花洞等100多个山洞,为天下名山所少有的洞群景观。这些洞穴大洞套小洞,小洞连大洞,有的向低处延伸,直通海面;有的向上拓展,可达山顶,在洞内也可望海观日,格外富有韵味。虽然没有溶洞那样的光怪陆离、绮丽多姿,但亦曲折幽深,别具特色。有人称,若想遍游诸洞需时28天,有的洞一进一出便需历时一天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孙老他们玩得不亦乐乎,最后钻进了一个尚未开发的洞穴,里边越走越黑,越走越狭,有些地方要低头弯腰,屏气贴壁,或蹲或俯,或侧或趴,小心翼翼才能前行。有的关口特别狭窄,个子小点的还可以过去,身材比较高大的鲍教授就必须用高难度的动作才能勉强挤身而过。在昏暗的山洞中,他们凭着在进山售票处买来的接触不大灵敏的手电筒发出的闪闪亮光,轮流照亮每人的前进之路。在最黑暗的时候,他们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相互鼓励,携手同行,也不知走了多少时间,才看到洞口的亮光。</p> <p class="ql-block">听他们争先恐后的叙说,我真的感到有点后怕。然而老人们尽管手臂被擦红甚至擦破,个个汗湿衣背,却依旧精神抖擞,口口声声地表示有机会还要去太姥山洞穴探险。真是一班可爱可敬的老人,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丝毫的暮气,感染我的是勃勃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这次旅游路程较长,好多时间都呆在车子上。这班老学者似乎不知疲倦,总是在车里谈笑风生,欢声不断。他们是同乡有的还来自同一街巷,他们是校友有的还是同窗,因而彼此知根知底,于是车上最多的话题是青春岁月的“隐私”曝光。诸如谁在学校时暗恋谁,谁有几个相好的女同学,谁与谁的感情还藕断丝连等等,互相揭底解密,又免不了加油添醋、推测臆想,把我听得入云入雾,也不知道他们说的哪些是真,哪些是假。</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以深邃奇异的自然景观“迷”了老人们,也为他们铭记了团结互助、勇于探险的篇章,打心底钦佩他们永不服老的豁然心态,他们的“夕阳红”和太姥山一样迸射出美丽的光华。 </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之行,同伴们可谓收获多多,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我因提前匆匆下山,只在半山腰拍了一张照片留存,梦想着什么时候,让曼妙的太姥山也能把我“迷”上一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木鱼原创 (写于丁亥年桂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选自网络</p> 补记 <p class="ql-block">《迷了,太姥山》上美篇后,蔡老师转来李老师保存的当年探秘太姥山幽洞的照片,他们衣衫湿透,依然精神抖擞,回想与他们同游的日子,真是感慨良多,令人眷恋。</p> <p class="ql-block">李继朗老师看美篇之后给作者的留言:</p><p class="ql-block">我平时不看朋友圈,蔡延璜告诉我,你在朋友圈发表了一篇我们2007年9月28日游太姥山的美篇,我才细细拜读,文章写得很好,谢谢你为此游留下美好的记忆!文章勾起了我的回忆,我觉得这次太姥山洞中游,既是游览也是探险,是我一生最具兴趣,最好玩,最刺激,最惊险,留下最深刻印象、别具一格的旅游。其实这个洞是未开发的天然野洞,而孙文昌却说他来过,带我们钻了进去。我现在回想这洞其实不是洞,而是两边山体塌方堆在峽谷中的岩石形成的夹缝,洞中有不少由二块或几块岩石撑着的人字形大小洞,一进洞口不远就是一个二块岩石撑着的人字洞,我们是从旁边都是乱石的人字岩石下面钻进去的,记得人高马大的鲍教授钻不过去,只得先半个身子钻进去,坐在地上低下头。再将脚搬进去,然后人再慢慢移进去,很是辛苦。此个所谓的洞,应该就是岩石撑着的从山顶到山脚的峽谷。我们从山顶入洞,最后糊里糊涂从山脚的伐木场附近才出洞也印证了这一点。洞中有光亮处,那是岩石缝隙透入的光线,洞中黑暗处那是被两边大岩石挡住了光线。洞中崎岖不平,大小岩石遍布满地,不少处要从岩石上跨过去或爬过去,或从下面钻过去,还有一处左边下边是深坑,右边是没扶手的山崖狭窄小岩石,非常危险,我们也居然都走过去了。我只买了一只10元的小手电筒(还被文昌责怪)手电简后来交给后面的人,发挥了大作用,蔡延璜当时身体较弱,眼力欠佳,由阮体旺照应,有时扶着,有时拉着走,我和洪普清胆子大,前面摸黑开路,心中也是很紧张。奇怪的是洞中虽阴凉,但很干净,不觉得潮湿,空气也不错,没有看到飞虫,爬虫和蜘蛛网,有几处积水也很干净清洁,没有污物和青苔,大概是空气流通较好的缘故。洞中曲径通幽,形状怪异的大小乱石自由堆放遍地,别具风光。弯弯曲曲,忽明忽暗,走了很久不见洞口,好像到底了,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了,一次我们以为出不来了,忽然发现左侧旁边有一全暗的一人高暗洞,于是大胆地勇敢走进去,居然走通了。由于心情紧张,肚皮也很饿了,只想快点出去,急着在前面探路,我虽带着照相机却忘了在洞中拍几张照片,(那时手机还不能拍照。洞中没信号,电话也打不出去)最后弯弯曲曲,暗暗明明,有几处伸手不见五指,总算摸出了洞,那时心情激动不得了,我和普清在洞口等大家,大约过了十多分钟,后面的人也大呼小叫地一个个有惊无险地出来了,特别是看到你们来接,真如生死离别后的重逢,兴奋异常。当时想想很是后怕,但也很刺激很兴奋,真想有机会再去一次,可惜人已老,时光一去不再矣!那时我们饥渴交加,所以到街上饭店吃饭时,胃口特别好,再加上太姥山的海鲜价廉物美,边吃边飲,畅述洞中惊险,嘻嘻哈哈,每人吃得酒足海鲜饱!此游真可谓是旅游美食双丰收啊!太姥山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