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刚观看完影片《跨过鸭绿江》,就急匆匆地奔向学校,仿佛在刚才影片的震慑和洗礼下,内心那颗火热的种子又在沸腾和燃烧。比起过去的峥嵘岁月,我更感念先辈们给我们创造的良好条件,是的,我总得做点什么,才能对得起思想的升华和生命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第二次聆听讲座,讲座的发言人是杨玉东教授,听完杨教授讲解的关于课例研究与校本教研的结合,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古人的那句经典名言:“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节课杨教授从四个方面入手,切合实际去谈课例研究问题,首先是让我耳目一新,其次是让我疑惑重重,再次让我不知所措,最后让我回归本真!我将从六个方面谈谈我粗浅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一、追溯源头 独立创新</p><p class="ql-block"> 在谈到课例研究的发展史时,杨教授中西对比,并通过各国的发展模式,进而推及到中国的课例模式,可谓匠心独运,精雕细琢!但是基于中国的教情和国外的教情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汲取养分时要学会甄别!因此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各类呼声的荟萃下,我们只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p> <p class="ql-block">二、求同存异 基于实情</p><p class="ql-block"> 在各类模式都登上教育大舞台时,作为中国的教育者,理应担当重任,为中国的课例研究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中国模式不再是基于教研活动的“磨课研究”,更多的是要更新理念、实践改进!杨教授提到了“三备”,提到了教师的磨课的渊源以及各阶段行为,这在我看来都是新的理论,颠覆了之前的认知!正应了那句诗“壮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而在这些磨课过程中又分为原行为阶段—新设计阶段—新行为阶段—改善行为,这里面的奥秘就像浩瀚星辰一样,扑朔迷离!又像人的愁丝一般,才下眉头,却上心头!</p> <p class="ql-block">三、高屋建瓴 剥丝抽茧</p><p class="ql-block"> 如何将高深的理论与现实学情有效的结合起来,确实是我们不断深挖的主题和内容!杨教授在讲解“集体型学习”和“合作型学习”的区别时,也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好多学校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走势,更担忧的时,集体备课,最终不能彰显个人的特色,变成了集体的产物,毫无新意,四平八稳的课,不算是完美的课,而课例研究绝不是单纯的示范课和公开课,它更是一节节鲜活课堂实录之后的反思和升华!也让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课例研究!</p> <p class="ql-block">四、结合课例 现身说法</p><p class="ql-block">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真正搞教研的人,一定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杨教授以情景教学为例,通过三次磨课的变化和反应,将一节课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理论知识的构建,可以说是苦心孤诣!从目标分析—条件分析—过程分析—结果分析,又从课程论—学习论—学科评价论,估计老师们已经在孙悟空的筋斗云中绕晕了,是否一节课的建构要如此精细和科学呢?我想它里面包含着无与伦比的内涵和意义 。学生有内倦倾向,作为老师来说,如何去引领?如何去建构课堂,难道不是要如此细致和解剖吗?</p> <p class="ql-block">五、独上高楼 梯级发展</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环节的研究中,一定要结合“四有”去发展,有主题、有目标、有方法、有积淀,只有把这些理性成果积淀下来,才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向上向前更好的发展!同时要有全视角,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精神感召下,一定会有所提升和进步!</p> <p class="ql-block">六、高瞻远瞩 用心良苦</p><p class="ql-block"> 从上课到备课到磨课,课堂的主体永远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随之而变的一定是我们的理念和目标,所有的这一切源于我们的情怀和素养。从观课到议课再到改课最后到想课,一层层的发展,看似耗费功夫,但是所有的成长都是在点滴间凝聚起来的!一位老师从骨干教师到卓越教师,不仅仅靠的是一腔喷血,而是靠对专业的精益求精、对学生的细心关注、对事业的凝心聚力!赢在课堂,就是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仅仅靠宏观的把控,也要靠微观的调控!</p> <p class="ql-block">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切的美好诗句,都让我们明白了教研的魅力和真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