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进入冬季,水面结冰,滑冰溺水又进入高发期。希望家长能够携手学校,对孩子加强管理,特别是上放学、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 ,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滑冰溺水事件的发生,提高孩子们的避险和自救能力。</p> <p class="ql-block">在活动课上,老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活动情景,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了防滑冰、防溺水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牢记防滑冰、防溺水的安全自我保护方法。</p> <p class="ql-block"> 冰面上有哪些危险</p><p class="ql-block">1.冰面光滑、易碎,冰水寒冷,一旦不小心落入冰窟窿中,施救难度非常大。2.冰面的承重能力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在你伸出脚试试冰面结不结实时,实际上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p><p class="ql-block">3.在北方初冬、早春季节,由于冰面还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人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时冰面很易断裂而发生危险。</p><p class="ql-block">4.如果冰面被积雪覆盖,则无从判断冰面情况。</p><p class="ql-block">5.在流动河道上结冰的冰面,由于河水水位会随着水量的大小发生变化,冰面下会形成2-3厘米的“真空”。岸边水草和冰混杂在一起,看似坚固的冰面其实隐藏着危险。</p> <p class="ql-block"> 如何预防冰面溺水</p><p class="ql-block">1.野外水域冰冻的冰面情况不明,千万别凭经验判断冰是否结实。</p><p class="ql-block">2.如果想溜冰,就去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正规冰场,一定不要溜“野冰”。</p><p class="ql-block">3.在初冬、早春季节,不要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因为此时冰面还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冰面很易断裂而发生危险。</p> <p class="ql-block"> 掉进冰窟窿如何自救</p><p class="ql-block">1.如果掉进冰窟窿里,要张开双臂趴在冰面上,刚掉下去后会因为害怕紧张、想要大口呼吸,一定要减缓这种反应,让自己放轻松,你会意识到紧张感很快就会过去。</p><p class="ql-block">2.待身体放松后不要企图直接就撑直臂膀爬起来,而是双腿不停交替向下踢水,依靠水的浮力,让身体尽量倾向水平,用双肘的力量向前爬动。</p><p class="ql-block">3.爬出来后不要立马站起来,慢慢地向前爬行到感觉很坚固的冰面,再慢慢站起来向安全地区移动。</p> <p class="ql-block">如果实在出不来,不要乱扑腾,等待救援,将双手放在冰面上,这样它们可能被冻住,当你失去意识的时候不会重新滑落到水里,从而获得更多的营救时间;尽可能多地将身体部分趴到冰面上,因为水带走身体热量的速度是空气的2.5倍。</p> <p class="ql-block">老师给孩子们讲了冬季防溺水"六不准"</p> <p class="ql-block"> 冬季防溺水“六不准”</p><p class="ql-block">1.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下私自外出滑冰或玩水。</p><p class="ql-block">2.不擅自(未经家长许可)与同学结伴滑冰或玩水。</p><p class="ql-block">3.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滑冰或玩水。</p><p class="ql-block">4.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下私自外出滑冰或玩水。</p><p class="ql-block">5.不到无人监管的河流、水库、不明水坑边玩耍。</p><p class="ql-block">6.在见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无能力救护的情况下,不要惧怕逃离或者冒然下水施救,要采取呼救及报警等措施。</p> <p class="ql-block">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而危险总是猝不及防。我们东营区一中的每一位师生和家长朋友们,请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注意防滑、防冰、防溺水,将风险降到最低,让事故减少到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