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文点又欣 </p><p class="ql-block">后期:文点又欣</p><p class="ql-block">摄影指导:刚弟摄影</p><p class="ql-block">友情出镜:秋月心语</p><p class="ql-block">拍摄位置:明清古村海上桥</p> <p class="ql-block">几回梦里回娘家,爹娘相迎笑盈盈,互问近况话家常。如今真把娘家回,叹年少坎坷离故乡,自私狭隘只为儿女情长。只身在外尽孝少,还让爹娘把心操。</p> <p class="ql-block">娘家,是我的根;娘家,是我的港湾;娘家,是味浓、心诚、情真的地方。有人说: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娘家,更是浓缩我多少美好甜美回忆的地方;娘家,更是我感受到暖融融的地方;娘家,是我愿意报恩、愿意常回去看看的地方 娘家的味道,是我今年粘在不惑门口,一点一点亲身感受的。那种味道,就是父母身上散发出来的味道,是餐桌上心与心的碰撞过程中散发出来的味道;那种味道,浓浓的、甜甜的、香香的。</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内心深处,娘家,一直是我能量的补给源,我心灵的栖息地,我灵魂的家园。女人大多喜欢回娘家。我也如此,特别是身心疲惫劳顿,遭遇委屈或迷茫时!娘家有我的亲爹娘,有我儿时的伙伴,有我住了好多年的房子,有我熟悉的一草一木。</p> <p class="ql-block">绣楼,是中国古代女子专门做女红的地方,绣花或者织荷包,是一个劳动的场所,休闲的场所,还是一个学习技能的场所或者艺术创作的场所,那是属于女人一生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所谓的绣楼并不是休闲娱乐的地方,而是做女红的地方。小姐被送入绣楼之后除了必要的休息时间之外,是需要学习刺绣针织之类的活的,而且,除了生病之外是需要天天学习或练习的,甚至到了大年初一都不能休息。应该说小姐的生活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工作中度过的。</p> <p class="ql-block">在正常情况下,小姐在绣楼里的生活需要呆够六年才算是结束,因为呆到六年的时候小姐已经长到了一十六岁,是需要嫁人了,所以,小姐到这个时候才能够结束愁烦的生活。而六年的时光恰恰是一千八百天哪!因此,便有了“小姐入绣楼,一千八百愁”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绣楼上有一个平台花园。想当年小姐可以在这里晒太阳,看书、赏花。可以展望远方…</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家的后院已经废墟一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上桥人杰地灵,是块风水宝地。古时就是古木参天,山色秀丽,石奇泉美,人们称谓的田净意仙人就居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在距离郑州60公里的巩义市大峪沟镇有一个中国传统古村落“海上桥村”,这样诗情画意的名字可是吸引了不少朋友慕名来此地“看海”。但作为豫西文化传统村落的海上桥村,不仅放眼没有海,更是举目不见桥。那“海上桥”的名字究竟如何而来?据村中碑刻记载,海上桥村西河谷中有一眼翻花泉,终年不涸,人称“海眼”。泉水聚于河谷池中,水色碧绿。池中有鱼虾河蚌常游,人们就在碧潭上方搭一座便桥,供南北居住的人们来往、耕种。人们称这座桥为“海上桥”,村名也就随之而来。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的变迁,传说中的泉、桥早已不见,但却深深留在了一代代海上桥老百姓的回忆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