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顶顶盛开“情感花”

老右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蝶扑花传统枕头2022年1月摄</b></h3> 听我妈说,她生我时,觉意(感觉)有些肚疼,奶奶就从外面挎回满满一箩头干坷垃,奶奶用炭锤子将它捣烂,再用细麻箩架(筛)下,然后撩起后炕席子,将黄面面土倒在接头圪牢牢(读如烙,旮旯儿),我就直接降临在黄面面土之上。<br>  出生后,奶奶找来了红蓝两种颜色的布,蓝布缝成忽筒筒,红布鉸成枕顶顶,缝成娃娃枕头。她希冀自己的孙子将来光景发的蓝,社会上踢的红。她在枕头里装满了干豌豆,意思让孙子睡板头,将来成为好后生。<br>  在我满月时,因为我是头数数(第一胎),巧(读如条)刷(手巧)的姨姨拿心在意地为我缝制了一个虎头枕。我妈说,虎虎长着大头、大嘴、大眼睛,憨处处的,可吸人(漂亮)哩!过满月的女人谁见了谁夸担(夸奖)。后来它成为我睡觉的伙伴,儿时的玩伴。<br>  人生礼仪离不开枕具,我小时候,当地盛行生下娃娃送虎头枕的习俗。多为姥姥、姨姨亲手缝制。表示了她们对外甥的关爱与保护,希冀老虎镇克祸患、邪祟,保护外甥健康成长;同时还有祝福外甥娃娃虎头,虎脑,长命百岁之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虎虎生气刺绣枕顶 50年代</b></h3> 我大概是出生时跌落在黄面面上的原因,年龄都快七十啦,好赖不说也在正处级领导岗位上混过,可至今在我身上仍有一股土腥气。尤其是近年来,我捯达上这些“没使受”的老物件,土味数越来越重。以致于装修房子,住在顶层上,竟把碾轱辘、磨盘务摆(摆弄)在楼上,一个好朋友格和(开玩笑)我说:“你将来圪扁了(死了),给儿子弄下大麻烦了,那些东西冒也没法儿往下冒。”而我觉得这些东西不会成为儿子的负担,将来会变成他的精神财富。<br>  人和人处的时间长了会产生情感,人和物亦然,无论是坚硬的石头,还是柔软的布都无例外。比如我与传统的枕头。一出生枕的是奶奶豌豆枕头,满月之后枕的是姨姨的虎头枕头,当兵前一直枕的是妈妈的荞麦皮枕头。这种圆柱形的枕头整整陪伴了我18年,好像还没枕够,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碟扑花60年代(一)甘肃庆阳马秀珍2013年赠</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碟扑花60年代(二)甘肃庆阳马秀珍2013年赠</b></h3> 现在人们的枕头形状都是扁片,像家里的枕头装上荞麦皮还可凑乎。走出外面,住进旅馆,枕头里面全是装的蓬松棉,枕一个太低,枕两个,头一压喜欢侧身睡的人,枕头恰好堵在你的鼻子前,忽腥忽腩(味道不正)不知是种啥味道?而不像我们过去的传统枕头,它有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它不单单枕着舒服,更是一种念想。<br>  从2009年开始,我受县委县政府委托,连续在右玉县组织了六届全国民间剪纸大赛。为办好大赛,我全国跑了无数个剪纸之乡,接触了许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收集到大量的枕顶花样和少量枕顶刺绣作品。从那时起,我才认识到,传统绣花枕头它不仅是过去人们离不开的一种睡眠工具,更是中华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br>  从前的慢生活给了姑娘媳妇们大量的闲暇时间。为了美化生活,她们十分珍惜光阴,抓住有利时机,结合自己的喜好,充分发挥女红技艺,在枕顶上采用平针、套针、掺针、抡针、盘金绣、锁绣等多种绣法,创造出风格质朴、做工精细、造型夸张、色彩艳丽、装饰美观、内涵丰富、充满生命活力的,既通俗又含蓄、既合理又夸张,天人合一的民俗文化绣枕顶。<br>  由于人的年龄不同、经历不同、需求不同,人们便在枕顶绣花的时候,根据对象需要,创作了不同图案,表达着不同心声,唯一相同的是,绣娘们无论给谁绣都一样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都一样围绕着吉祥如意、保佑生命、歌颂生殖为主题。它像一首首民歌唱在绣娘的心坎里,体现在五颜六色的绣线上。如“鱼儿戏莲花、两口子好缘法。”“路边的野花你没采,家有牡丹等你来。”“哥是鱼儿妹是莲,恩恩爱爱永不离。”“蝙蝠捧寿桃,全家增寿数”……“莲(连)生贵子”、“莲(连)年有鱼”也是枕顶绣片的题材内容。<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连年有余 50年代</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莲生贵子 民国</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马上升官 民国</b></h3> 缝制绣花枕头,先要有枕顶花样,过去,心灵手巧的女人一般都是自己画;如不具备这方面能力的女人,那就只能找人替样子,所谓替样子,即把人家的枕顶绣花样经过油灯灯烟熏制成熏样,再鉸成剪纸绣花样;再就是关系不错的你可以直接请高手帮你在枕顶布上绘制图案;还有的女人用白纸踏在人家的画稿上,一笔一笔用铅笔描下来,回家再用毛笔重新勾勒一次,然后将想要的图案用剪子剜下来,作为枕顶绣花样。<br>  接着就该将酒红、水红、粉红、大红、大黄、明黄、草绿、墨绿、浅绿、深蓝、天蓝等,一个颜色一小股,后用小线轱辘把丝线分开以备使用。<br>  以上两项准备妥了,把绣样直接用浆糊贴在枕顶上,绣活儿便可操作了。绣花是个慢功夫,得一针一针来,只有慢功才能出细活儿。<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湖北管丽芳枕顶雕花样凤穿牡丹长13.5厘米宽13.5厘米</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湖北管丽花芳枕顶雕花样 喜鹊登梅</b></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老右玉收藏枕顶熏样 清代</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右玉业家村王大女枕顶画稿之一清代</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右玉业家村王大女枕顶画稿之二 清代</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鱼钻莲枕头 50年代</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老鼠盗葡萄 60年代</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麒麟送子 民国</b></h3> 2013年4月我曾到甘肃庆阳考察了原生态的陇东剪纸,17日上午我在当地剪纸协会主席金香莲的陪同下,专门来到西峰区什社乡文安村,拜访了72岁的“中国民间剪纸大师”马秀珍老人,参观了她50年来收藏以及本人创作的民间剪纸,她的剪纸的题材广泛,尤为擅长枕顶花。用她的绣样绣出来的枕顶很受中外客商的欢迎,当地一家刺绣厂还和他签了枕顶绣样销售合同,每对20元,作品供不应求。<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刺绣 2013年4月17日马秀珍家中摄</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喜鹊登梅60年代(一)2013年 甘肃庆阳马秀珍赠</b><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喜鹊登梅60年代(二)2013年</b><b style="color: inherit;"> 甘肃庆阳马秀珍赠</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与剪纸大师马秀珍合影2013年8月5日于右玉苍头河</b><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擀面条马秀珍遗像 2013年</b></h3> <p class="ql-block">  我一边欣赏,一边听马老师讲解,不知不觉已是中午一点钟,老人很快张罗和面为我们做白面圪瘩子(面条),她面和好后,取出一米长的擀面杖,边擀边唱《擀面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男:天黑地黑凹屋子黑,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养上黑牛种荞麦。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头明耕了二亩半 ,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怎不见你婆娘来送饭。</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女: 来了,来了。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刀又老来,案又凹,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竿面杖像个辘辘巴,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怀里抱的你“水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儿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你不吃疙瘩,你吃啥?</span></p><p class="ql-block"> 她为了逗笑,特意将最后两句进行了改编,唱到:“贺主任,你来到我们穷山村,你不吃疙瘩,你吃啥?”逗得我把茶水喷下一胸脯。我说:“我们正在举办全国信俗剪纸大赛,您一定要参加,争取获奖,颁奖会上您给全国的剪纸大师们来它一嗓子。”她笑着说:“没问题。”</p><p class="ql-block"> 她真的获奖了,那次大赛庆阳地区同时获奖的还有彭粉女、金香莲、刘玉英、雪秀梅四位老太太,她们年龄均在70以上。8月2日,她们五人一起从家乡启程到右玉领奖,结果到了西安火车站转车,安检查出五位老太太均带有剪子,车站要没收,老太太们不肯拿出,她们向工作人员解释了半天,结果误了原来的车次,车票进行了重新改签,晚上八点才到太原,无法参加第二天上午九点的颁奖仪式。金香莲老人急中生智给我打了电话,我立刻从县里找了一辆小车去太原,临晨4点总算把她们接回右玉,我还安排宾馆为老人们做了热腾腾的手擀面和炖羊肉。久不出门的老人们虽十分劳累,但她们非常高兴。她们参加完颁奖仪式,又在右玉玩了两天,第三天上午,我又驾车把她们送往朔州火车站,回到家乡,五位老人专门给我写来了感谢信。马秀珍老人还特意寄给我她二十来岁时绣的两副枕顶,后来我寄给她三百块钱也被退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2018年11月12日,我突然接到庆阳朋友的来电,说马秀珍老人走了。庆阳剪纸界的“五朵老金花”凋谢了一朵,当时我的心情很是悲痛,我给金主席打了电话并写了祭文。</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喜鹊登梅传统枕头2022年1月摄</b></h3> <p class="ql-block">  近日,我从工作室里找出马秀珍老人赠送我的两付枕顶刺绣,我问二大姨要了一块上世纪60年代的蓝市布,叫我三妹贺秀萍为我缝制了一对圆柱形的绣花大枕头,以示对老人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我将它摆放在客厅大沙发的正中间,让我客厅顿时生辉,浓郁的古韵一下子溢满整个客厅,那一针一线向人们诠释它所传承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中的某段精彩。</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