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年馍

🌈馫馫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从小就记得,每年过了腊月二十三,送走灶君爷上了天,就开始了过年的日程安排,家家户户拉开了序幕,提前淘麦磨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项就是大扫除、糊窗户、蒸年馒、做豆腐、洗衣服、搭炸、烧肉、炸腊木、丸子等,就到了年除了。就该垒火炉子、贴对子(春联)了,还要吃结年齐子(面条)留一点不吃完,象征着年年有余。如今想起来还是美滋滋的,回味无穷的幸福感。做豆腐利用豆腐原水(节水)点豆腐,还可以用节水洗衣服,农村天地小智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令人难忘的是蒸年馒。做年馒从头一天就要用酵(席窝)发面,用一个小馒头大的酵和一小盆(魁子)面,半夜起来还要投面,早上起来还要继续投,用小盆换成大盆,大盆换成更大的盆(砌魁子),面发好了,用两米左右长的大砧板放在炕上,自己一大家人就炕上地上(确几)各排一排,就展开了揉面做馍的阵势。面揉好了就把硬面做登高,软面做枣花和其它格式各样的年馒。登高意味着步步登高,枣花象征着心灵手巧,蒸馍用的枣要提前放点碱面上笼蒸了叫(油枣)颜色发黑特别的香。圆馍是圆圆满满,手馒是做给男人吃的,要让这两只手往回抓钱抓物,花花是女人吃的,女人美貌如花,兔子是活拨乱跳,我们当地的风俗是女儿吃兔子,往娘家跑得快,等多色多样的年馒。一家人说说笑笑好不热闹温馨。炕上的人还要在炕上铺上被褥把做好的馍头盖好,让它慢慢发酵。男人们在炉窝里不断的投面,看火,用二号锅和五六层高的笼盖蒸馍,卸馍,热气腾腾蒸发出来的馍枣香味真是满院子四溢,沁心入脾,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十分惬意。我们就下点酸菜边做边吃,幸福美满极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我们的霍州年馍已经上了央视“舌尖上的中国”,霍州的年馍已经成为大型专业加工,从工艺到包装一条龙。年馍纯香美味,纯天然绿色食品,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质量和外观都是十分放心美观。是春节丰盛的餐桌上一道最霸气的美味佳肴,霍州人没有登高馍那就不叫过年。包装箱也是十分漂亮,大箱中箱小相袋装样样齐全,纸箱上的图案吉祥如意充满着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的寓意。深受当地外地人的喜欢,远销省城京城,火变全国各地。霍州年馍登高也成为东门桥上的栏杆,登高雕塑成石材模型,一个一个的摆放在东门桥两边,特别耀眼壮观,成为霍州市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它象征着古霍文化,霍州人的聪明智慧。也成为霍州人民的骄傲自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现在每年过年,也是买包装箱年馍,同样的年馍也很可口,更是方便,就是感受不到从小过年的气氛和味道。家里的环境条件都比小时候天差地别,更有丰盛的年货,但是没有那种氛围,就缺少难以找回的幸福美满甜蜜,故乡的童年时光,家的味道,永远永远怀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