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本轮疫情<br><br>为奥密克戎在国内<br><br>引发本土感染病例最多的一次<br><br>引发社会关注<br><br>值得警惕的是<br><br>有病毒学专家指出<br><br>奥密克戎相对比较容易感染儿童<br><br>据天津市卫健委消息<br><br>天津此轮新增的20例新冠病例和感染者中<br><br>有15例是中小学生<br><br>奥密克戎病毒有何特点?<br><br>针对奥密克戎病毒,打疫苗有用吗?<br><br>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疫呢?<br><br>这些知识,家长和孩子一定要了解!<br><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01</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于“奥密克戎”</div> 至于奥密克戎的传播力、传播速度、潜伏期和发病症状,此前有国外报告显示,与其他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感染者的住院风险降低了29%。<br>这使得人们认为,奥密克戎引起的疾病比以前的变种更温和。但研究人员表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br>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提出,由于奥密克戎症状较轻,因此发现更难、更易传播。<br><br>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02</span></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奥密克戎会“咬人”</span></div>此前有数据表明,奥密克戎主要引发的是无症状或轻症感染(这有待进一步观察)。<br>这一说法,被某些自媒体解读为奥密克戎引发的是“大号流感”。<br>对此,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这种变异株“会咬人”。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强大的免疫屏障和医疗资源,才能抵御奥密克戎的威胁。 有国外专家表示,奥密克戎变体相比之前的变体更容易传播,所以对之前不太容易受病毒影响的儿童也造成了更大影响。<br>“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指出此轮疫情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即已发现的40人中,有23例为中小学生,他认为,“从天津目前疫情排查情况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感染有明显低龄化趋势。”<br><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03</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疫苗是否还有作用</div>天津此番疫情让很多人关心,我国已有疫苗对奥密克戎有没有效。<br>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br>奥密克戎的变异主要发生在刺突蛋白的部位,对以刺突蛋白为策略的疫苗影响肯定大,而对于灭活疫苗虽然也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br>我国的灭活疫苗对新冠的保护效果达到65%,对住院治疗的保护效果达到87.5%,对进ICU的保护率达到90%,对死亡的保护率达到86.3%。目前,灭活疫苗加强针后发现抗体的滴度很快上升,而且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表示:<br>“如果我们不积极接种疫苗,筑起强大的免疫屏障,就会回到1918年那次全球疫情。”张文宏认为,虽然疫苗屏障没有完全防住新冠病毒的传播,但它已让病毒的毒性大幅下降,降低了感染者的病死率。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提醒,青少年儿童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主动就医意识不高,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应高度关注。<br><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04</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常态化防控保平安</div><br>目前,常态化防控措施<br>对于防范奥密克戎<br>依旧是最有效的<br>以下这些要点<br>大家一起再次复习<br>一定牢记<font color="#39b54a">↓↓↓</font><br><br>⏩ 公共场所如何防护<br>1.不去疫情高发的地区和境外。<br>2. 减少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通性差的地方,例如网吧、KTV等;建议减少走亲访友。<br>3. 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物品,勤洗手。<br>4.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衣物、纸巾遮住口鼻。<br>5. 在人员密闭的场所,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乘坐交通工具应注意<br><br>1. 减少交谈,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口罩,尽量避免在车上进食。<br>2. 可佩戴手套,待抵达目的地脱掉手套后清洁双手。尽量减少接触公共设施,也可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湿巾进行手部清洁;切勿携带医用酒精乘车。<br>3. 乘地铁时,推荐使用个人交通卡或手机APP支付方式。若使用地铁票,请及时洗手。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 ⏩居家也要做好防护 ⏩ 生病时<br>1.有发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br>2.当有发热等症状的时候,在明确诊断前,不能再去参加聚会、旅行等有可能造成传播的行为。<br>⏩ 建议<br>在可以接种的情况下及时接种疫苗<br>必要时要打加强针